一例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的诊治等
2009-10-14陈尚文
陈尚文
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是夏天在兽医临床上经常遇到的一种产科疾病,一般发生于产后2~3d,其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精神沉郁、无乳或少乳、阴道排出分泌物等症状。严重的会引起仔猪下痢、成活率降低,以及母猪的发情率和受孕率降低。2009年6月,笔者在临床中遇到一例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的病例,现将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2009年6月2日,本镇小街村魏某饲养的1头体重160kg杂交母猪产后第3天前来求诊。主诉:该母猪产后食欲下降,体温升高,从阴道流出的脓性分泌物较多,乳汁减少。
2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39.5℃,呼吸加快,精神高度沉郁,反应迟钝,不愿站立,食欲减退,被毛粗乱,皮肤干燥、缺乏弹性,结膜、口舌黏膜苍白,外阴流出许多脓性呈炎黄色、灰白色的粘液,并散发出恶臭,多数粘附于阴部和尾巴上。冲洗子宫时回流液略浑浊,似淘米水或清鼻液。
3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笔者初步诊断为产后子宫内膜炎。
4治疗
(1)冲洗子宫。用0.1%高锰酸钾1 000~2 000mL通过简易输精管,反复冲洗子宫,清除积留在子宫内的炎性分泌物,直到冲洗子宫回流液变成澄清液即冲洗液原本的颜色即可。同时注射30U的缩宫素。
(2)宫内投药。冲洗子宫后,先用青霉素、链霉素各100万U,生理盐水20mL稀释后注入子宫中内,隔1d再重复投药1次。
(3)注射治疗。较轻的子宫内膜炎,经冲洗、宫内投药后就能治愈,重者还必须配合肌肉注射青霉素500万U/次,用复方氨基比林和蒸馏水稀释,每天2次,连续用药5~7d。
1周后回访,病猪精神、食欲均恢复正常水平。
山羊规模养殖10招
(1)建舍。羊舍应选择在地势高燥、向阳背风的地方,羊舍前留10~20m2的饲养区,安装固定饲槽和饮水器具。舍外要有排水沟,舍内要铺竹垫子或水泥地。在冬季,寒冷地区要用塑料薄膜扣棚,可以提高羊舍温度4~7℃,利于羊只生长。要轮换选用不同类型的消毒剂,如20%石灰乳、10%的漂白粉溶液等对羊舍、运动场、饲槽、饮水器皿、饲养工具及圈舍等定期进行消毒。
(2)分舍。舍饲养羊应按照工厂化生产模式,把不同年龄、不同品种、不同体况的羊分舍饲养,设立专门的产房和羔羊舍、肉羊舍、母羊舍、公羊舍、病羊隔离舍等,并配以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
(3)选种。因地制宜选择体型大、生长快、繁殖率高、适应性强、肉质好、效益高的优良品种。父本的选择首推南非波尔山羊,其次是我国的马头山羊;母本可选萨能奶山羊、河北白山羊等。
(4)交配。定期从外地调换种公羊,给种用的公、母羊戴耳号和编制配种档案,详细记录配种羊的编号、配种时间、配种方式和产羔情况,有计划地控制公、母羊本交,避免羊近亲繁殖引起的品种退化。
(5)规模。养羊规模要适宜,可根据家庭现有耕地多少、饲草饲料数量、劳力及投入的资金数量等条件决定。一般以养能繁殖的母羊20只左右为宜,年收入可达万元。若资金紧张,在刚开始养殖的时候宜小规模饲养,不断摸索总结养殖经验,采取滚雪球的方式来发展。
(6)密度。羊属反刍动物,1d中要有较长时间用来采食饲草和反刍。所以,羊的圈舍中要有足够的槽位和活动空间,每只羊应有1.5~2.5m2的活动场地。
(7)饲料。羊是以吃粗料为主、精料为辅的牲畜。规模饲养最好是“种草养羊”,这样一年四季均可吃上鲜青草。养羊户应开辟青绿饲料专用地,人工种植紫花苜蓿、黑麦草等牧草。除夏、秋两季饲喂青草外,青草在秋季收割后还可以晒制青干草或制成青贮饲料喂羊。
也可种植玉米进行青贮,供羊只常年饲用。配制精饲料时除要有一定量的玉米外,还要按比例搭配豆粕、麸皮、鱼粉、骨粉等蛋白质饲料。此外,若加入适量瘤胃代谢调节剂、尿素缓释剂等复合饲料添加剂,效益更好。另外,规模养羊一定要有清洁的饮用水供羊饮用。
(8)防病。群养山羊易发病,主要有羔羊痢疾、链球菌病、传染性脓疱、线虫、羊虱等。要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还应做好重点疾病的预防接种和综合防治工作。
(9)管理。规模养羊要立足自繁自养,合理组群。若放牧,要划区轮牧。并注意抓好刷拭、修蹄等管理工作。
(10)去势。用于育肥的羔羊,最好在出生后7~21d内去势。此时去势有利于提高肉的品质,并使之性情温顺,便于管理,快速育肥。(来源:畜牧兽医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