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几点思考

2009-10-14王明刚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7期
关键词:办学理念办学特色高职院校

摘要:文章从推动高职院校特色建设出发,把办学理念作为职业院校创建特色发展的基础,思考和研究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建设的有关问题,意在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部门、社会人士等发展高职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6-0183-02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其本质属于高等教育、类型属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高职教育,要在明确其定位的基础上打造有特色的教育,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使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立足并充分发挥作用。

办学特色是指高职院校在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发展空间和相应位置,在办学传统、办学优势等基础上逐步形成为社会所公认、在宏观上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或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风格、特点与发展方式,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办学特色一旦形成,它将成为学校的一种无形资产,在招生、就业等方面起独到的作用,产生持续的影响力。

思想决定行动,办学理念是高职院校创建办学特色的基础和先导。在当前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如何根据自身条件及社会需求,经过长期努力,形成有别于其他学校并被市场认可的独特教育风格和发展方式,以特色立足于高等教育领域,是每个高职院校都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就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贴合地方经济需求

高职教育定位是面向区域经济的,其特色的创建不能脱离其所处的环境,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模式具有更强的指向性和针对性,不同于本科院校的泛教育模式。因此,高职院校应主动贴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找准其在地方经济的定位,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工学结合等方面有所侧重,逐渐成为区域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智力技术资源中心,适应和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对高职教育特定专业、特定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这是发展高职教育的一个认知基础,高职院校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激活了自身的办学活力。

二、办学质量重于规模

由于客观的社会历史及文化原因,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一种办学层次越高、规模越大,办学水平就越高的错误观念,视职业教育为一种低层次的人才教育,不安于在大专层次上办出特色和水平,而是盲目追求扩大规模和学校升格。

纵观世界知名大学,其名望皆在于办学质量,而非办学规模。在办学质量与规模问题上,质量是前提,规模是后因。办学规模的大小并不等同学术水平的高低,高校为增加办学资金或为与同类院校竞争而盲目扩招,不仅难以提高自身教育水平,还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没有质量的教育是一种浪费,误人子弟不仅会对受教育者造成长远的影响,而且会对学校造成深远的危害。高职院校应安于本位,壮大实力,提升内涵,打造品牌,以质量取胜,不可为盲目升格而舍本逐末。

三、打造大众教育

“大众性”不仅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而且是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职业教育是服务人人、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温家宝总理在重庆和大连考察职业教育学校时曾说:“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各个方面,面向各个阶层,面向人人”,“职教大门向所有的孩子打开的。”这段话充分阐明了职业教育的大众性和社会性,大众教育相对于精英教育,却并不排斥而包含着精英人才的培养。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的大众性要求职业院校在招生时降低招生门槛,拓宽生源,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而使绝大多数人顺利就业成为可能。

四、培养技术型、创新型人才

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行业一线的、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不同于普高院校培养理论性人才的教育模式,通过高职教育培养,高职毕业生不仅需要学到一定的技术,能快速适应现代化生产需求,也需要具备对现有技术进行研究和改进的潜能,即创新能力。

这种由技术→研究→技术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即高职毕业生有能力通过实践和革新研究使现有生产技术得以更新,进一步转化为新的生产技术,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工厂师傅带徒弟的教育模式或者研究机构纯粹进行技术研究的模式,这是产学研一体化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也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表现形式。

五、理性设置专业

办学特色的形成,专业建设是核心。高校设置专业忌盲目跟风,为吸引考生,什么专业热就上什么专业,同类院校开什么专业就跟着开什么专业;忌盲目攀高,不顾自身客观条件扩充专业,追求升格换牌。很多学校由于条件限制,常常在原有专业基础上,增设相关、相近专业,这其实是变相的同一专业扩招;或者开设对师资水平、实训条件要求不高的社会性学科和文科专业,而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往往供大于求,就业困难。

世界名校耶鲁大学,取消了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工程学院,因为学校管理者清楚其不能跟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竞争工程学科,所以决定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生命科学上创一流。一所学校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只能用于有限的目标,盲目地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就会稀释办学资源。所以,高职院校在专业拓展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历史沿革、比较优势和现有办学条件,遵循有利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有利于学科专业发展、有利于学生成才的原则设置专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扶持那些有培养前景、市场有需求的专业,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在特色与质量上下工夫,办出优势学科与专业,否则就可能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六、从课程设置入手向实践性教学转变

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着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系统性偏差和结构性矛盾问题,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课程问题,从更深层次看,是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具有明显学科化倾向的课程模式不协调造成的。我国受“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了重学术、轻技术的氛围,同时在普高教育模式的惯性影响下,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极易犯“理论化”倾向的错误,忽视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空有其名。例如,传统的课程体系还没有打破,课程的学科化倾向严重,综合化程度较低;教学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较少。

可喜的是,广大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其人才培养规律不同于学术人才培养,其课程模式长期被学科性课程模式主导的局面必须改变。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高职院校积极开展课程模式改革,从课程设置入手向实践性教学转变,以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在进行职业岗位描述、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按需施教;着眼于职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组织理论和实践教学;以行业和产业为依托,打破学科型的教学模式,体现职业能力要求而形成课程体系。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建华.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及突出办学特色的思考[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朱艳.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特殊性[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2).

[3]肖玉星,苟建峰,廖桂波.浅谈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问题[J].教育与人才,2008,(10).

[4]秦佩华,邢田雨.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26).

作者简介:王明刚(1977- ),男,山东潍坊人,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管理系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办学理念办学特色高职院校
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弘扬正能量的第一课堂
树立办学新理念 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优化课程教学体系结构,凸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办学特色
试论农村中学校长的学校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