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

2009-10-14谭贵通梁肖丽方经华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7期
关键词:项目成本建筑企业成本核算

谭贵通 梁肖丽 方经华

摘要:施工项目成本是施工企业的主要产品成本,一般以项目的单位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通过各单位工程成本核算的综合来反映施工项目成本。文章以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管理作为研究背景,介绍了施工项目管理理论及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理论。

关键词:建筑企业;项目成本;成本核算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6-0099-02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有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与国外先进建筑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存在着项目管理模式落后、项目管理人员成本意识差、项目成本管理手段和方法落后、不重视成本过程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施工项目成本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以施工项目作为费用核算对象的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所创造的货币形式。

一、建筑企业项目成本分析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内容就是对施工项目成本变动因素的分析。影响施工项目成本变动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的属于市场经济的因素;二是内部的属于企业经营的因素。它是揭示施工项目成本变化情况及其变化原因的过程。

由于施工项目成本涉及的范围很广,需要分析的内容也很多,应该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成本分析方法有几种:(1)指标对比分析法,简称“比较法”。就是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找到差异的原因,认真核对,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这样充分发展生产,挖掘内部潜力。该方法通俗易懂,简单明了,适用性较广,唯一注意的就是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要具有前后或横向的可比性。(2)连锁置换法,又称因素分析法或连环替代法。此方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必须先假定其中一个因素发生了改变或变化,而其他参照值可不改变,然后对每个因素进行连锁置换,并分别计算其结果,把计算值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很好地确定每个因素对其他因素的影响程度。(3)差额计算法,该方法是因素分析法的—种简化形式,计算过程参照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是利用各个因素的计划与实际的差额来计算其对成本的影响程度,这样可以做好机会与实际的比较。(4)比率法,就是指用两个以上的指标进行比例分析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首先把对比分析的数值变成相对数,再观察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建筑企业项目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是以施工生产计划和有关成本资料为基础,并结合施工进度计划,对计划期内施工项目的成本水平所作的安排,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施工项目成本计划是编制施工项目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费用、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展开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施工项目成本计划一经颁布,便具有约束力。成本计划属于成本的事前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成本的计划与控制,分析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指出有待加强控制和改进的领域,达到评价有关部门的业绩,增产节约,从而促进改进发展的目的。

施工项目成本计划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任务的指导性文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编制施工项目成本计划也是施工项目成本预测的继续。如果对承包项目所编制的成本计划达不到目标成本要求时,就必须组织施工项目管理班子的有关人员重新研究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再进行重新编制,从第一次所编的成本计划到改变成第二次或第三次等的成本计划直至最后定案,实际上意味着进行了一次次的成本预测,同时编制成本计划的过程也是一次动员施工项目经理部全体职工,挖掘降低成本潜力的过程;也是检验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工期管理、物资消耗和劳动力消耗管理等效果的全过程。

各个施工项目成本计划汇总到企业,又是事先规划企业生产技术经营活动预期经济效果的综合性计划,是建立企业成本管理责任制、开展经济核算和控制生产费用的基础。

成本计划的编制流程为:(1)制定成本计划的编制原则;(2)收集资料;(3)预计和分析上年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确定生产预算;(4)成本指标的试算平衡;(5)编制成本计划。

三、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基础

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的管理的基础,也是搞好整个项目成本管理的前提,所以要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必须搞好基础。

(一)必须强化施工项目成本观念

任何管理的理念,首先需从思想观念上加以强化,建筑施工企业全员需要有成本观念,实行项目管理并以项目经理部作为核算单位,要求上至项目经理、中到项目管理班子和下到基层的作业层全体人员都必须具有经济观念、效益观念和成本观念,对项目的盈亏负责。

(二)加强定额和预算管理

为了进行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必须具有完善的定额资料,搞好施工预算。实践证明,加强定额和预算管理,不断完善企业内部定额资料,对节约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施工项目成本,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与统计工作

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对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费用开支等,都必须做好及时的、完整的、准确的记录。

(四)建立和健全各项责任制度

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不仅需要有周密的成本计划和目标,更重要的是为实现这种计划和目标的控制方法和项目施工中有关的各项责任制度。

四、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原则

认识到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在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成本管理时,提出了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都必须遵守的原则:

(一)成本最低化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研究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一方面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潜力,使可能性变为现实;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通过主观努力可能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并据此进行分析、考核、评比。

(二)全面成本管理原则

全面成本管理是企业内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环节的综合性的成本管理。其特点表现在以下四方面:(1)企业内部全员参加的成本管理;(2)企业内部生产全过程的成本管理;(3)市场、科技、人力资源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成本管理;(4)成本管理各环节的全面管理。全过程即为施工项目全寿命周期,主要是按阶段划分为:施工项目前期管理、现场管理、交工管理、施工项目总结评价。

(三)成本责任制原则

为了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层层分解,以分级、分工、分人的成本责任制作保证,划清责任,并要与奖惩制度挂钩,使各部门、各班组和个人都关心施工项目成本。

五、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制

施工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制就是项目经理部将施工项目的成本目标,按管理层次进行再分解为各项活动的子目标,落实到每个职能部门和作业班组,把与施工项目成本有关的各项工作组织起来,并且和经济责任制挂钩,形成一个严密的成本管理工作体系。可以将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等科学管理环节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应用和具体化。

(一)施工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制的确立

施工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制的核心是对成本目标的分解和制定项目经理部每一个成员的责任,并使责、权、利相对应。建立施工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制,需要解决以下两个关键问题。

第一,责任者责任范围的划分。施工项目经理部中的管理人员都是成本目标的责任者,但并不对施工项目的所有成本目标和总的目标成本负责,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范围。例如,一个工长仅对其负责的工段所消耗的各种资源用量负有责任,而对这些资源的进货价格的高低,则不属其职责范围。

第二,责任者对费用的可控程度。在施工过程中,某一种材料费用的控制往往由若干个责任体系共同负责。因此,必须对该材料费用按其性能和控制主体来进行划分,以便分清各责任体的控制对象和对业绩进行考核。实行施工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制的关键是:要赋予责任者相应的权力和制定适当的奖罚措施,以充分调动项目经理部中各个责任体和责任人对成本控制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施工项目的成本目标。

(二)施工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制的分解

施工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制是施工项目经理负责制中一个重要部分,主要是以施工项目经理为责任中心,将成本目标和相应的责任进行分解落实到各个管理部门和具体人员,这样严格的分解与控制,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控制目标实现,并挖掘企业降低成本的潜力。成本目标的分解后,需对各项成本目标责任人员进行考核,奖惩明确,公平、公正,充分调动全体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施工成本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贾开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建筑业,2005,(8).

[2]曾建杰.对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若干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

[3]阂丽,谢宇辉.项目成本管理在施工中的实际应用[J].施工企业管理,2004,(6).

[4]刘牛生.施工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J].施工企业管理,2006,(9).

猜你喜欢

项目成本建筑企业成本核算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运用工程经济分析控制项目成本技术探析
新形势下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的探讨
当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如何做好工程投标的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