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党校教师自身素质,做合格基层党校教师
2009-10-14穆福达
摘要:党校,作为党委的重要部门,作用十分重要。而基层党校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党校的培训质量,因此,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就显得非常紧迫,文章指出提高教师素质的原因及内涵,同时针对教师自身素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基层党校;培训质量;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6-0066-03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原因
(一)历史与现实
1.历史:党校的历史定位是什么?具体地说,为什么要有党校,对于这个问题,可能有各种说法,但是从根本上讲,无非以下几点:(1)传道。这个道,就是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它们来武装全党的头脑。(2)授业。主要指培训学员的各种业务技能,使他们更好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3)解惑。主要指我们党校的老师应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针对实际的热点难点问题,联系实际加以分析,得出符合客观情况的结论来指导实际工作。显然这个任务对于党校来说在现阶段表现得尤其重要。在知道这个历史定位后,我们不难发现,要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对党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铁更需自身硬,给人一杯水,自需一桶水”,都是说明对自身素质较高要求的。因此,从党校的历史角度来说,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这是党校的历史属性决定的。
2.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虽然我们现处的阶段环境比以前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党校的历史定位来说,本质上没有发生变化,而且任务要求更高了,从而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从理论的创新的要求来看,我们党从建党之初,就十分注意理论创新,毛泽东同志十分注意理论创新的问题,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同志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集体针对我国所处的新任务,阐明了“实现怎样发展,发展为了什么”的重大问题,形成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这一切理论的形成对于我们教授理论的教师来说,就存在一个怎样把这些理论联系实际学懂、学透、学真并把它传授给学员的问题。让学员也学懂并运用到工作当中去,说实在的真的很难。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要提高党校教师的自身素质,做到真学、真懂、真运用,这样才能胜任这一任务的要求。
(2)从当代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阶段来看。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经济、社会、文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有些问题还很突出,稍不注意加以解决就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有些问题,我们党可能从未遇见过,对于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可能没有现成的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偏差,从而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这一点在基层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县委的重要部门—党校,就应该当好县委的助手、参谋的作用。针对基层出现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一些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措施来,给县委出谋划策。而要做到这一点,无疑给基层党校的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不能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只懂得喊一些空口号,那么如何去完成新的历史任务?我们党校的地位又如何提升呢?
(3)从基层党校教师的状况来看。从总体来看,基层党校教师的素质很高,我们知道,随着改革开放,对人才需求的增加,我们党校开始办中函班,招收脱产的中专班,当时没有专职教师,就从学校调来一些骨干教师充实党校教师队伍。他们普遍素质高,理论强,专业过硬能够胜任党校的培训教育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党校的函授教育规模越来越大,在校生数量急剧增加,对教师的需求加大,因此通过调动、招考等方式充实党校教师队伍,他们年轻、学历高、能力强,对新事物的接受理解能力强,给党校教师队伍带来新鲜血液。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1)理论学习尤其对马克思主义学习不够深入理解不够透彻;2)偏重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不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不够密切存在眼高手;3)自觉性主动性不够,由于党校特殊的环境平时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学习缺乏自觉性,存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不求上进。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对基层党校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弱化了,而是提高了、强化了。基层党校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面对这种要求,基层党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就自然而然地摆上重要位置。那我们基层教师怎么办呢?唯一的方法就是苦练内功,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就这样才能胜任基层党校教师的职责。
(二)挑战与任务
1.挑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面临新的问题、新的矛盾,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那样,“当代中国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同样基层党校也面临机遇和挑战,从而对党校的建设和教师的素质也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
(1)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来看。随着有革命党转成执政党后,我们党对如何执政,是老革命遇到新问题,还缺乏经验。同样,对于党委的助手、参谋的党校来说也是新问题,需要进行研究,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那么我们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吗?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要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他们要具备较深的理论功底、敏锐的观察力、广博的知识,这无疑对基层党校教师自身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能否担负起这任务,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素质。
(2)从落后闭塞转为改革开放来看。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对于基层党校来说,改革开放带来思想得到解放、锐意进取、敢于争先风的形成。实际上,改革开放也是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党校教师应该怎样做呢?除了解放思想、与时进,别无选择。无疑,要适应这场革命,教师必须从提高自身素质上狠下工夫,使之跟上时代的潮流、社会前进的步伐。
(3)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来看。从一定形式上讲,基层党校也存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由过去的“等饭吃”转为市场经济“等饭吃,吃不饱,还得要饭吃”。那么,怎样才能“把饭要来”呢?首先,人家得愿意来。市场经济嘛,遵循平等、竞争的原则。那么如何要人家来呢?有多方面的原因,硬件、软件缺一不可,但是主要还靠软件——教师。因为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影响的大与小,主要靠教师的授课质量来表现。其次,随着党校改革的深入,一些新的授课方法如“研讨式、案例式”等出现都对基层党校教师的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挑战和机遇同在,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迎接挑战,创造机遇,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2.任务:新的挑战带来新的任务,新的任务带来新的机遇。基层党校认真贯彻中央、省有关党校建设的指示,投入到大规模培训干部和大规模轮训干部新的历史任务之中,充分发挥“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作用,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而能否更好地发挥阵地的作用,关键还得看战斗员——教师、战斗力的强弱。而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战斗力强弱,从而影响任务完成的好坏。
二、提高教师素质的内涵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头脑,理论联系实践,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把自己锻炼成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者、传播者、研究者,做合格的基层党校教师。
三、提高教师素质的对策
(一)理论修养
理论修养主要是指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历来是党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以理论为主导的干部教育培训,使干部的理论水平得以不断地提高。针对基层党校,理论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使理论教学培训在实践中真正起到指导启迪作用。以阳谷党校为例,教学师资力量比较强,专兼职教师15人,专职教师有12人。虽然,大部分教师都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理论功底,在教学过程中态度认真,教学水平逐年提高,为干部培训工作付出了很多心血,并得到了较好的社会认可。但教学过程中总是留有遗憾,纯粹的理论授课内容太多,结合阳谷工作实际的内容较少,帮助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欠缺。教师与学员的互动交流较少,不能做到真正走近学员、走进企业。走马观花的调研不仅不能把教师和学员的距离拉近。教师缺乏深入基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正如毛泽东主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党校同志不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死教条。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能精通它、应用它,理论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所以,理论修养的目的是使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二)业务修养
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授课质量高低,研究问题深浅。怎样提高业务水平呢?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知己,也就是说要知道党校教育特点:(1)政治性强;(2)上课不完全是知识传授,学员有自己的经验和价值判断,听课选择性强;(3)是教学评估复杂。高校评估有一个客观标准,有教学大纲,评估标准比较客观。党校现在没有完整的评估体系,很大程度上看学员的即兴反映。评估标准不好把握,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从根本上讲,党校教师是靠真理吃饭,不靠资格吃饭,在讲台面前人人平等,因为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知彼,要了解党校学员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具体分析,学员有三多:看的文件多,实践经验多,到过的地方多。教师有三强:一是专业知识比较强。二是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强。三是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三点对比,确立信心,摆正心态。第一,既要谦虚又要自信,看到自己在很多方面要向学员学习,同时要有“底气”,发挥优势。你讲微观我讲宏观,你讲过程我讲趋势,你讲现象我讲本质。这样,理论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教育学讲的教育机智结合,一堂课下来能让学员有所收获。第二,要了解领导干部的心理特点,善于引导和启发。
3.扬长,即要发挥党校教师的语言优势。教师与学员交流的要素是语言,应当掌握语言的艺术,形成语言风格,可以气势磅礴,声如洪钟,也可以细致入微,娓娓道来,真正做到语言鲜明、生动风趣,使学员真正融入到教师讲课之中,学有所得。
4.联系实际,党校教师要善于运用理论来回答实际问题。什么叫理论联系实际?书中找观点,生活中找例子,对号入座,这是简单化。把理论当百科全书,要从中找到所有现实问题的答案,这是庸俗化。理论联系实际的特定含义是,运用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得出科学结论,或为解决问题提供思路。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是提高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
在理论联系实际中要注意两个问题:
(1)了解现在理论和实际的差距,坚定理论信念。马克思说过,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都成为多余的了。要从本质上回答这个问题。理论和实际确实有差距,但并不证明理论不对,造成这个差距有四个原因:1)对理论的理解不准确不全面,本来理论是全面的、科学的,如果理解不准确不全面,没办法指导实际;2)思想意识和利益趋动妨碍了正确理论原则的贯彻;3)理论转化为实际的“中介”即政策、法规、制度、措施等不完备;4)理论本身还要在实际中发展。现在妨碍理论联系和指导实际的主要是第二和第三个因素。这恰恰证明了在理论指导下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必要性。
(2)党校教师要了解实际情况包括国情、市情乃至基层的具体情况,才能运用理论来分析问题,得出应有的结论。这是党校教员的基本功。
毛泽东同志说过,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么就要受到称赞,被你说明的越多、越普通、越深刻,你的成绩越大。这段话就是说明联系实际学习的重要性。
(三)道德修养
儒家学说代表人物孔子说过:“子欲为事,先为人圣”,“德才兼备,以德为首”,“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中华民族历来讲究做人的道理。如何把事情做好,关键是如何先做一个好人。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一个“好人”,这却是很多人始终弄不明白的问题。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也是党校每一位教师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党校是一个神圣的殿堂,它代表的是正义、正直和高尚。正义、正直和高尚并不是看你说的有多好,重要的是看你做得如何。细节决定成败,小事看出人品,人品不能直接当饭吃,但毫无疑问的是立身之本。
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仅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需要改进的问题,更多的可能是党校内部管理和教师如何练好内功、塑好形象的问题。作为一个教师不是上完一堂课,而是如何上好一堂课的问题,而上好一堂课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老师所应具备的知识水平,而首先的要求是这个老师得是一个高尚的人,有品质修养的人,一个有丰富知识底蕴的人,一个有热情有爱心有美好追求的人,否则,那也是难以想象的。
党校的教师不但要在讲台上用理论去引导学员,更要在讲台下用行动去感染学员,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只有做到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才能让人真正地信服。党校姓党,要求我们教师要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三尺讲台上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说、不做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背的话与事。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中共中央党校工作条例[N].学习时报,2008-11-03(1).
[3]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穆福达(1969- ),男,山东阳谷人,阳谷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