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危机背景下高校设计专业教育模式探析

2009-10-14胡文锦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设计

胡文锦 黄 凯

摘要:目前,在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高校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已经成为我们关注的新课题,我国的高等设计教育体系基本建成,但是,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对设计的理解还处于初期阶段;课程设置不科学存在大一统的局面;教育手段和途径单一等弊端极大的制约了我国设计教育的发展,造成了高校设计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的设计专业人才脱节的尴尬局面,为此,我们应该在立足本民族传统教育的基础上,顺应现代设计教育时代环境,改革传统的设计教学的模式,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师资等方面出发,构建在经济危机背景下以创新思维为主导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模式。

关键词:设计教育创新性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015-02

1 目前我国设计教育状况分析

中国的设计教育从80年代开始起步,就一直在争论和探索中发展,在很短的时间里,国内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表面上来看,我国的高校设计专业似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是,事实上,由于盲目扩招带来了设计教育过度膨胀,在专业设置与课程教学体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大部分学校的专业设置几乎雷同,没有专业特色。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的要求差距越来越大。高校培养的设计专业的学生不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企业对设计专业教育的要求却越来越高,教育滞后于产业发展。真正适合的专业设计人才匮乏,设计教育与企业对接产生了严重错位。在目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高校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和企业的人才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尤显突出。

我国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

1.1 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陈旧

目前,我国的高等设计教育体系已基本建立,但是尚未形成完整的基础设计教育体系。高校在办学的思想和方法上落后与现代教育的发展,现代设计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充分、自由的沟通,师生围坐在一起,共同讨论,才能激发创新。然而,目前高校的设计专业教育模式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仍在沿用传统的填鸭式上课方式,这样的方法缺乏启发性,缺乏对话研讨,无法培养学生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同时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开拓思维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的设计教育培养人才的需求。

1.2 专业设置不合理,忽略技能水平的实践能力培养

现代设计的理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正日新月异地发展着。现代设计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正逐步提高,不仅要擅长艺术设计还要懂得科技、工程知识,然而这是各校较为薄弱的方面。目前,高校设计专业的教学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专业覆盖面相对较窄,知识老化、方法陈旧,目标过高或目标不清,实践环节缺乏。大量事实证明,学生的素质和水平,并不仅仅取决于专业,同时取决于所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及从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而知识、技术的获取能力和素质必须参与具体实践。一般来说,在发达国家像家电行业,大学毕业后必须在企业设计部门从事至少5年设计实践,在汽车行业则需10年以上才能独立从事本专业设计工作,要有相当水平则需10—20年时间。而我们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明显侧重于书本知识教育,忽略技能水平的训练。

1.3 师资队伍、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的高校国内院校在招收设计教师时通常选择应届毕业的硕士、博士生,重学历而轻实践能力。此外,大多数专业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很多老师从由绘画、工艺美术、材料、机械等转行,教授基础课程,缺乏艺术设计的实践和全面系统训练。还有一部分教师流动性大,热衷于创收,对教学持敷衍态度缺乏敬业精神。

1.4 学生素质有待提高

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文化素质较低综合能力不够,明显地表现为艺术与技术的脱节。学生中已经形成了一种“上不了理科上文科,上不了文科上艺术”观点,通过短暂的所谓“速成培训”与“考前辅导”就能应付专业考试,专业考试成了一种形式,只要交钱就能上艺术设计专业。然而,高水平的设计师应是具较高文化知识水平和设计专业素质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学生的素质决定了将来设计师的水平,提高学生的质量,才能提高我国设计产业的质量,才能在当前的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解决好学生的就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问题。因此提高艺术设计专业生源的门槛和质量,是培养合格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前提之一。

2 高校设计教育专业模式创新的思考

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现代设计的本质决定了设计师必然是阐明技术、文化对生活意义的主要责任者。作为创造主体的设计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大量事实证明,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创造性思维等能力主要取决于所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及从中获得的知识。培养全面的高素质设计人才学科改造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高等设计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抓好学科特色,深入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设计艺术学具有很鲜明的科学性、时代性、综合性、应用性、创造性和实践性。因此,我国以美术教学为主体的设计教学模式必须解放思想多模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培养和现代企业需求接轨的新型设计人才。

2.1 合理科学的课程设置

从根本上打破专业的严格区分,加强文理基础知识储备。艺术设计的领域是宽广的,艺术设计的创意没有专业的界限。作为设计师的根本是要有宽泛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专业水准,并以创新精神贯通自己的设计表现。不同专业之间往往能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在今后的大学设计艺术教育中,先从生源问题入手,重点解决生源知识面单一狭窄的现状,应采取文理兼收的原则。可采取专业粗分,以课题授课为中心,注重团队精神培养,完善设计专业中存在的感性过剩、理性不足的状态,从而达到一种以艺术和科学并重的态度和理念来进行现代设计。

完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全才。目前,我们的毕业生往往出现知识面窄、技能不全的问题,在设计教育中应考虑到各专业的特色和专业间的交叉,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综合性强的设计人才。国内很多院校在课程安排上习惯于一、二年级是素描、三大构成、机械制图、力学等基础课程,到了三年级才开始安排专业课程,学生经常是等到毕业时才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普遍反应专业课开设太晚。因此,在课程安排上,将基础和专业课程交叉安排有利于学生明确专业学习目标,兼顾学生的水平提前培养介入专业的兴趣。

2.2 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

高校设计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可以包括,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美学教育,传统文化等。

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美学教育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基础知识涉及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文学水平关系到人的想象力,外语水平会影响设计国际化的文化视野,数学知识会涉及到人的条理性、逻辑性,对于设计师来说都是必备的基础。文化知识是专业知识的基础,没有文化基础的设计教育,只有数量而没有质量。因此必须重视高等设计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素质培养的完善和提高,当然,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和教育,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设计思想的美育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的修养和审美的能力,在创作的理念上有更多的知识储备。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把创造性思维教育与美学教育贯穿在一起,提倡培养创意表现,更多的是引导人们的思维运动力。

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立足本土化文化的吸收传承。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可供挖掘和吸收的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在创建中国特色的设计教育时,应充分挖掘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精神。现代设计对形式和造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对于借鉴,绝不是简单的拼凑组合或加工复制,核心在于表达主题的内涵——中国传统造型背后表达的“意味”是关键,这种“意味”与现代人的观念并不矛盾,同样适用于现代设计,对于有些主题,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设计,反而因具有文化内涵而更具亲和力。如果我们能在传承中国人特有的哲学观念和审美意识时,摆脱传统美学的物化表象,又兼收并蓄西方现代设计思想,自然会培养出本土化的高层次设计人才,最终创造出富有中国特色并为国际社会认同的现代设计。

2.3 多元化、综合化教学方法

我国设计教育教学方法以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为主。这必须加以改变和突破,可以学习和借鉴包豪斯的多元、综合化教学方法,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分析学生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应重视学生的想法,不做简单的否定,同时,还注意引导学生分析知识的特点,寻求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因为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对设计思维具有特殊的作用,不同知识的结合实际上是产生设计思维的重要火花。并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创造性的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重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走向社会后综合处理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以综合性观念指导的教育方法有助于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2.4 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不断充实、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大学可以聘请兼职教师。将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精英请到学校来,给学生们从实际生活角度授课,开拓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的思维。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中去。越来越多的院校在低年级,除了专业基础课之外我们还开设很多人文和社科方面的课程,并邀请到很多著名的当代艺术家和评论家来授课和做讲座,使学生对视觉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态有根本的认识。而在高年级,由行业精英组成的教师团队会把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学会如何有效地表现自己的创意,并能在毕业后立即进人他们的职业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授应该挂牌授课,让学生选择老师。有压力,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有发展,学生如此,老师也同样。双方在互相选择中实现共同提升。

我国高校的设计教育只有在高度重视设计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的前提下,认清当前国内外的环境,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的时代背景,对于传统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课程体系加以改革和完善,在立足于本土化设计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本国国情的高等设计教育模式,推动高等设计教育的发展再上新台阶。从源头上解决好高校设计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难题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张秀芳.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巫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年1、2期.

[2] 张剑.试析当代设计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意义[J].高等教育研究,2008.3.

[3] 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走向整合的旅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专业设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BUBA台灯设计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有种设计叫而专
书封与现代艺术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