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探究学习课例
2009-10-13王丽娜
王丽娜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而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了假设性、预计性和内省性,辩证思维能力正迅速发展,推理能力已比较完善。只要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适时加以引导,并与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取其长、避其短,质疑——探究就真的可以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能力,成为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质疑;探究;引导
2008年河北省正式进入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阶段。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程总目标”中也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保持学生个性的持续发展。我进行了探究教学的尝试,以《鸿门宴》为例,与各位同行共同学习、探讨。
一、课前作业布置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斗争开始的标志。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结果,刘邦胜利,项羽却落得个乌江自刎的悲剧下场。请你结合自己搜寻到的资料细读课文,寻找项羽失败的原因。
在预习课文时布置查阅资料的任务,至少给学生两至三天的时间,这样学生的质疑、探究才有可能。
二、课堂节录
学生质疑:项羽在遭到樊哙的责备后,为什么“未有应”?与坑杀秦兵20万的项羽截然不同。
该组学生在积极地查阅资料,仔细地研究课文后,得到了自己的探究成果。在课堂上展示,另有其他组的同学对此问题进行了补充。以下是探究得来的答案:
1.樊哙是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危急形势下闯入宴会的,他“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引起了项王的注意。痛饮卮酒、拔剑切而啖生彘肩,他的勇敢、豪爽让项羽英雄惜英雄。
2.项羽知道他是保护刘邦来的,赞赏樊哙的忠心护主。再者,项羽此时已改变了主意,在刘邦道歉之后,项羽气已消了大半,请刘邦众人饮宴即可证明,所以项羽并未介意樊哙的表现,对其宽宏大量。
3.樊哙提到了怀王与诸将的约定,声称刘邦先入关,理应为王。项羽无话可说。樊哙又尊项羽为大王,项羽碍于声名也不好发怒。这也体现了项羽沽名钓誉的性格特点。
应该说,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有一定的深度。教师此时应加以必要的引导。引领学生分层分析樊哙的话,揣摩其中包含的含义;比较阅读樊哙与刘邦二人的话有何不同之处。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进一步,又陆续有学生得到了以下的见解:
1.樊哙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他的话中包含三层含义,即表明自己不怕死,项王莫要以死相威胁;提出怀王与诸将的约定,挟制项羽;秦暴虐导致灭亡,项王杀刘邦是亡秦之续。在看似严厉无情的斥责之中含有对项羽的规劝之意,奉项羽为大王,抬高其身份地位,为刘邦邀功请赏,暗合了项羽“自矜功伐”的性格。
2.看起来,樊哙与刘邦的话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重在为自己辩解,表明自己不想“王关中”;樊哙不仅配合了刘邦的回答,更用“亡秦”警告项羽。而在秦刚刚灭亡的时候,人们普遍认为秦亡的原因是过于暴虐,对于想南面称王的项羽来说,这一点是有很大威慑力的。
三、课堂设计及效果
学生的质疑、探究是在教师示范引导下进行的(教师示范探究活动:从座位安排上了解项王迷信武力、自高自大的性格特点),从模仿中逐渐训练独立的思维能力。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积极寻找答案,独立思考,并相互启发。教师提供轻松、愉快的发言环境,耐心倾听学生们的发言,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樊哙的话作多层分析理解。师生共同努力,此问题得到了比较圆满的解决。
四、教学后记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提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这对教师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首先,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与其他学习方式结合起来,不同学习方式各有所长,相互之间应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可偏废。课堂上不仅要有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也要有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必要时教师须对学生的不同观点进行综合归纳。
其次,教师备课要全面、深入、细致,但不必全部展示在课堂上,要做到游刃有余;不要苛求学生,要允许学生探究得不够透,但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与文本对话、交流,在探索研究中得到属于自己的结论,哪怕这个结论还比较幼稚。像这节课中有学生探究第一段中项羽的大怒,得到结论:项羽脾气暴躁,为人骄横,不可一世。这个结论较肤浅,未结合当时的背景(两方军队力量的对比、项羽自重尊严的心理),所以也就不能解释第二、第三段中项羽态度的忽然转变。此时教师加以引导,提示学生注意双方力量,分析项羽“旦日为我击破沛公军”一句,再提巨鹿之战中项羽大败秦军主力,刘邦乘机进入关中的史实,项羽冲动的原因便找到了:沛公“王关中”冒犯了项羽的尊严。此时学生对项羽性格的认识便到位了。这样的指导会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分析中再深入。
再次,探究式的学习一定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认识、理解。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发言,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引导,促使其探究得深入、细致;另要教会学生倾听他人的观点,用他山之石激发自己的智慧火花。
参考文献:
1.韩兆琦,《史记通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吴汝煜,《项羽本纪》
3.王水照,《鸿门宴》
4.任长松,《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