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作文教学结合例谈
2009-10-13闻雪松
闻雪松
摘要:作文教学为学生创造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为思维本身的不可接触性,所以,“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借助于物化的外力,而作文,就是展示、检验与训练“创新”能力的极好媒介。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创新能力
一、思维的敏锐性
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对思维的敏锐性的训练开始。作文,是对大千世界感受的文字表述;大千世界是纷繁复杂的,有声有色的,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或明显或隐蔽的各种变化,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任意”选材的广阔空间。然而“写作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切体验”。因此,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采取针对性的训练,要让他们保持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热爱和关注的心态,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不易觉察的存在和变化的信息,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抓住作文指导这一关键环节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例如,在进行半命题作文“我的_____”指导时,我曾遇到了这样的情况。课堂上,经过释题后,多数学生填写完整了题目:《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朋友》等, 然后一个个满怀信心地等待着列提纲。出人意料的是一位平时表现十分积极的同学却一直低着头。我有些纳闷,随后就让他谈一谈自己的题目:《我的鞋》此题引起了同学们哄堂大笑,我对他说:“你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的作文思路吗?”“我想通过写从小到大所穿鞋的变化来反映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多么好的选材呀!以生活中的一个细节变化表现一个大的主题。对此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希望其他的学生能够效仿。结果这节课上,有很多同学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了很好的素材,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表达出了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
英国教育理论家斯宾塞说:“应当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对学生进行思维敏锐性的训练。
二、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面对某一具体事物或现象,能够激发自己多方面丰富的联想。众所周知,世界上各个事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联系显而易见,有的联系却不那么明显,只有善于进行深入思考的人才能发现那些不易为人们所觉察的联系。联想有助于人们多方向、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把人们的思维引向广阔的天地;有利于人们随机应变,不依常规进行超常的思考,使人们的思维跨上创造性的阶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例如,在教学命题作文《线·树》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自己的思维领域里自由地翱翔。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出示各式各样的线,让学生尽量说出它们的用途,接着用多媒体展示小树成长的过程,各种各样的树木,让同学们在头脑中呈现树的总体印象,最后把两者摆放在一起,让学生谈一谈两者之间的联系。他们积极开动脑筋,产生了丰富的联想:有的叙述“用一条小绳挽救了一棵小树的生命”;有的写到“父母像一条线,捆绑着自己这棵小树”;有的利用童话的形式谈“线和树的优缺点”……教学产生了“百花齐放,争相斗艳”的效果。
由浅显的若干概念之间联系的揭示,逐渐转向有一定难度的若干概念之间联系的揭示,反复训练,持续训练,必能使学生练出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
三、思维的独特性
思维的独特性,是“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张志公先生在《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曾这样说道:“创造是目的,模仿既然只是个学习过程,不是目的,就不能以教学生会模仿为满足,而要不断地从模仿之中跳出来,把学到的好东西化为自己的,在自己的创造活动中去活用。”“不断地从模仿之中跳出”指的就是思维的“独特性”。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适时地引导学生从一般的材料当中挖掘特殊的意义,让他们的思维得到锻炼。如对这样一则材料:“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便把巢穴里松软的铺垫物全部扔出去。这样,幼鹰们就会被树枝上的针刺扎到,不得不爬到巢穴的边缘,而此时,鹰妈妈就把它们从巢穴的边缘赶下去。当这些幼鹰开始坠向谷底时,它们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最后,它们的性命保住了,因为它们掌握了作为一只鹰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本领——飞翔!”教学时,几乎所有的同学想到的都是“人生的道路上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只有迎接挑战,才能拥有灿烂的生命。”“父母不要溺爱孩子”,并以此构思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为了充分挖掘这则材料的独特之处,我让学生反复地阅读材料,并在阅读时每次只是从一个方面来考虑。渐渐地同学们发现,这篇材料还可以围绕“动物的生存方式”来写一篇说明文;抓住课文中细节(如鹰妈妈把孩子从巢穴边缘赶下去时的心理活动)展开叙述写一篇童话等。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作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但不能忽视学生的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而且应当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特殊性,使其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
四、思维的多向性
思维的多向性,是指智力活动的灵活程度。“多向”就是多端点,多角度,多方向。“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写作要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依托一定的作文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维多向性的训练。如可以帮助学生摆脱传统习惯的禁锢,突破常规的束缚,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闯出写作的新路子;可以帮助学生充分挖掘各方面的素材为作文所用,把感知到的、分散的、彼此不相联系的生活片段和知识联结在一起,使作文内容丰富多彩,表达角度多种多样。
例如: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
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
我是怎样变得成熟?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
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
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
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
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
感谢光照日晒,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学生构思时,可以从“要学会感恩”、“成功之路少不了磨难”、“阳光总在风雨后”、“人生需要磨炼”等方面提炼写作角度。
总之,从思维的敏捷性到思维的多向性,实际上经历了一个由广度到深度的创新过程。由于思维本身的不可接触性,所以,“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借助于物化的外力。作文,就是展示、检验与训练“创新”能力的极好媒介,并且初中作文的各种形式(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提供强大的保证。实践证明,创造性地融创新能力训练于作文教学中,能够构建一种充满生命力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