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型教学模式在中考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2009-10-12何顺娇
何顺娇
2006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中考改革的推进,历史学科第一次步入了中考的行列,这对改革历史科的教学方式,提高历史科的教学质量是一次很好的机遇,同时也对历史科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成了新的挑战。
由于学科特点,中学历史以陈述性知识为主,时间纵贯古今,地域横通中外,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文化和科学技术等诸多领域。中考复习时知识点多、记忆量大;而且由于新课程的中考命题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着重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创新精神,所以传统的“讲授—记忆—测验—讲评”复习模式和强调死记硬背的复习方法行不通了。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进行历史复习,达到事半而功倍,当务之急是复习的方式方法要有所改变和创新。因此,笔者在学习新课程理论和参加新课程培训的基础上,在近两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尝试采用竞赛型复习模式,减少单元测试次数,改用在课堂上用小组知识竞赛形式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具体做法
1.科学分组。科学分组是竞赛型复习模式的基础。为了更好的发挥竞争的作用,培养合作的能力,分组时遵循“自愿结合,合理搭配”和“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两个原则。每班根据班上人数分成8个小组,再根据学校电教室座位的特点,分成前面4个小组每组6人,后面4个小组7、8人不等。每班同学先自愿分组后,教师再依据男女生比例、成员学习成绩情况、表达能力水平等合理调整搭配,尽量保证各小组的总体实力相当。把班上同学分组后,还要求各组选出组长,并明确小组各成员在竞赛中的分工。
2.精心选题。竞赛型复习模式只是复学方法和手段的改变,目的还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中考成绩,所以精心编写竞赛试题是小组竞赛复习模式成功的关键。选题时要依纲托本,“纲”即是《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本”就是教材课本。重点落实新课程中的基础历史知识,主要包括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每次编写竞赛试题时,笔者都要从相关章节的中考原题、各市模拟题和手中复习资料中精心挑选,同时注意选择题、判断订正题、材料分析题、情境简答题等各种题型的搭配,考点、重点、热点问题的渗透。
3.有效组织。作为一种尝试,通过竞赛型复习模式把竞争和合作引入历史复习,笔者最初的想法就是在第一轮复习时减少测试次数,而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来评价和检验学生对所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基本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模块内容每班进行4次。选择在电教室进行,利用多媒体容量大、投影直观显示、方便作答的特点,各小组同学按就近原则就座。
(1)竞赛试题编写方法如下:选择题编40道,分成8组构成每组5道必答题;20道判断订正题组成抢答题I;再编12道材料分析题与情境简答题,前8道为每小组的选答题,后4道题构成抢答题II。
(2)竞赛规则如下:竞赛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积分,上课前由各小组长抽签决定必答题的答题顺序和选答题题号。必答题每题分值5分,各组按组长抽到的顺序作答,并由组内同学举手回答,组内同学每人只能回答一次,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抢答题I由全班学生举手抢答,个人可重复抢答但每题只准答一次,答对一题该组加5分答错扣5分,必答题和抢答题I的时间都限制为15秒;选答题各小组按组号自然顺序回答小组长抽中题号所对应的题目,该组一同学回答完后允许组内另一同学补答,每题分值为10分且按答题情况加分,时间限制为80秒;抢答题II由小组长举手抢夺答题权,抢权后允许组内同学讨论再由一人或两人作答,每题分值为20分按答题情况加分和扣分,答题时间限制为2分钟。
整个竞赛过程控制在35分钟左右,以不超过40分钟为准。剩下的时间由教师统计积分榜上各小组的得分和排名情况,并对竞赛过程中同学们的表现作点评,给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小组以表扬和激励,对落后小组和答题不好的同学给予鼓励和希望。最后由教师给出全部题目的参考答案,并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讲评试题。
二、初见成效
1.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学严重程式化,复习强调死记硬背,复习模式枯燥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所以新课程改革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竞赛型复习方式有别于以往课堂讲解和试卷评价模式,学生觉得新鲜刺激,而且非常符合初中生好胜心和表现欲强的心理特点,在竞争的环境和气氛下,绝大多数学生在参赛意识的支配下努力表现自己,争取小组获胜,并且在此过程心情愉快,兴趣盎然,这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自然而然得到了强化。
2.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和“以考为主”的评价模式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两大任务,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教学的一切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强调教师主导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竞赛型复习模式利用竞赛的形式与多媒体平台的结合,能真正创造“教师在导,学生在演”的教学情境和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必答题、选答题和抢答题等多种题型的穿叉,不但可以给不同层次学生表现的机会,也能让多数同学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和回答等学习活动,从而充分发挥班上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自己不同的基础上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成功。
3.有利于学生学会竞争与合作。竞争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身能力,认真思考,积极抢答,力争使自己或小组超过对手的过程。在学校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竞争是无法避免的,所以要教会学生正确地对待竞争和参与竞争。合作就是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在课堂上一起学习,合作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合作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交际能力,是新课程改革过程如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之一。竞赛型复习模式结合组间竞争、组内合作,使同学们产生求胜、表现的强烈愿望,并通过相互合作讨论、共同作答,从而以正当的、合作的手段和方式来进行竞争。
三、两点反思
1.竞赛型复习模式作为一种方法、手段,必须服从于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复习目标和大部分学生的实际,不能庸俗化。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考备课,依纲托本,精心选题,按照复习计划和复习目标合理开展竞赛,切忌为了形式而搞竞赛。
2.竞赛型复习模式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要求巧妙地组织竞赛过程,尽可能发挥竞争的色彩,同时也要注意小组内的合作讨论和教师的讲评,让学生充分活动同时要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各种题型和竞赛方式的选择与搭配,灵活有效地控制好竞赛过程,积极评价同学表现,注意生成型课堂,认真评讲相关试题,力求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