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

2009-10-12孙依婷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7期
关键词:课文语文教师

孙依婷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其学习过程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对所学的一切知识,学生总要通过自己的头脑加工整理后才能消化、理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是我国历代教育家倡导的教学思想。叶圣陶先生把学生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因此,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努力满足学生这种内在的学习需求,保护他们“自读自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阅读时间和畅想空间,让学生去“读”去“悟”,使他们的个性和灵性在课堂上飞扬。

1.创设情境,促进自悟。教师在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的过程中,创设相应的情境,弥补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是帮助学生顺利阅读的重要途径。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用实物和多媒体创设情境是教学中运用最普遍、最有效的两种方法。例如,《月光曲》第九自然段描写了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课堂上教师边播放这首乐曲,边用课件演示三幅图。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这是一个平静的大海的月夜。此刻,音乐轻幽、舒缓。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随着天气的变化,音乐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强音乐骤然响起。浪花“涌过来”,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让学生充分感受乐曲后再让学生品读课文,此时的教学效果比教师大量费口舌讲解要强上好几倍。

2.自主学习,深化自悟。注重学生“自读自悟”,应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上,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得知识,在提高能力中不断发现问题。一篇文章,是由字、词、句、段紧密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所以,在语文学习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整体感悟。即使是理解一个字、一个词,也应该把它放到整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品析,去体会,在前后联系中理解它的含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表现在如何指导学生巧妙地寻找理解语言文字的方法。掌握了学习方法,就可以使学生在整体感知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找到开启课文宝库的金钥匙。课文的重点词句往往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关键,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在语言文字的前后联系中自读、自悟、自得。例如《军神》一文中,沃克医生说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这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主旨。课文是怎样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表现这一主旨的呢?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抓住沃克医生的感受,即了解使他的情感和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也就是在体会故事情节的一步步发展与变化中,通过自己读文、仔细思考、体会、感悟,从而使学生的理解逐层深入。

3.引导质疑,提高自悟。自读自悟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好教法和学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切实提高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古人称学习为“学问”,要学必要问,不无道理。“问”是开山斧,“问”是深耕犁,打开一切知识大门的钥匙都是问号,学生能提出疑问,就会引着他们对课文进一步理解,不断地提出探索性问题,就会到达深入理解课文的彼岸。学生质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师问生答的一统天下,改变了学生机械被动的应答行为,课上学生有机会发表疑见、异见、创见,这是多么可贵的品质!《军神》一文中,刘伯承将军接受手术这一部分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所在。教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后问:“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有的问:为什么沃克医生那么想知道刘伯承的真实姓名?有的问:为什么沃克医生就知道“刘大川”是假名?有的问:我想与刘伯承对话,问问他为什么数刀数?为什么宁可抓破白垫单也不吭一声?学们经过自读、讨论,顿时醒悟,通过体会人物神态、情绪的变化,把握事情的发展变化,深入体会人物感情,体会到“军神”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质疑,独立解疑,这样就能提高自读自悟的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从“读”到“悟”的过程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好教法和学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切实提高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4.阅读积累,增强自悟。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文思。《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抓好阅读环节,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好办法。感悟是一个思维过程,思维活动主要依赖于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知识面。因此,扩大阅读、增加积累是学生“自读自悟”的关键。语言积累越丰富,“自读自悟”的能力就越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仅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高度重视课外阅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才能拨动学生心中想学的心弦,使其自然而愉快地接受知识。学生对阅读具有浓厚兴趣,本身就是课外阅读实践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小学生喜欢看故事书,可以引导他们读好书,读一本完整的书。同时,引导他们看一些名人爱读书的故事,如鲁迅、周恩来、雷锋等,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和健康成长的营养。学生崇拜名人,崇拜英雄,善于模仿,很容易产生兴趣,自然他们就会学着去做。

很少有人能够过目不忘,如果只看不记,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就会忘记了。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这是巩固阅读成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不同年级特点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扩大了阅读面,语言的积累也必然丰富了,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必然随之增强。

猜你喜欢

课文语文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