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语言媒介
2009-10-12陈爱东
陈爱东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应该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鉴赏不仅要在聆听中加强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而且要通过联想与想象去丰富作品的内涵。在这里,语言媒介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将起着展示欣赏主体的审美成果的作用。
一、传递审美信息
人们之所以借助语言传递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成果,是因为语言承载着变化无穷的信息。语言在表达和交流中使存在于主体内心世界的审美意象得以物质外化。这种能将主体审美意象物质外化的艺术符号除语言外,还有人体、色彩、光线等。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物质材料只有按照美的规律被改造结合为整体——艺术作品,才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也就是说,存在于审美主体内心世界的审美意象要转化为艺术的形象,可有不同的作品存在方式和艺术形象展开方式——“文本”(按照美的规律予以改造结合成的色彩、线条、动作、语言、音调等)。到底以何种方式外化,这是由审美主体的感知方式决定的。或者是诉诸于视觉的空间方式,或者是诉诸于听觉的时间方式。卡希尔指出,艺术作品存在的特殊形式“不仅表现它的构成的形式,而且表现它的真实涵义”。从这一意义上说,贝多芬的“直觉”(感知方式)是音乐的(动态的空间的),维吉的直觉是造型的,弥尔顿的“直觉”是叙事的,而歌德的“直觉”是抒情的。他们通过预定的意向性结构而产生的“文本”向读者展示一个意义世界——“审美意象”。当我们通过“阅读”文本窥见审美意象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自己最熟悉的最擅长的感知方式表达心中的审美意象,这就为用语言表达对音乐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与联想提供了条件。这样,语言作为音乐鉴赏的媒介,将这些审美信息或部分或全部表现并传递,与此同时,鉴赏性语言也在音乐这块百花苑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正如罗素在读到语言时所说:“语言有两种互相联系的优点:第一,它是社会性质的;第二,它对‘思想提供了共同的表达方式,这种思想如果没有语言恐怕永远没有人知道……如果没有语言,那么可以传达给别人的东西就只有大家具有相同感觉的人。”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如果只是被动聆听,那只能体验音乐的感情。为了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品的内涵,教师应该让学生在体验音乐美的同时对各种音乐活动作出反映:语言反映(对音乐进行描述)、形体反映(运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心反映(内在音乐体验)、歌唱反映(配合音乐主题)以及演奏反映等。在这些反映方式中,语言因其高效、迅捷的特点而被采用,它在音乐鉴赏中的媒介作用就显得分外鲜明。
二、创造审美价值
我们知道,现实的同一对象在不同的人(审美主体)那里,甚至是同一个人那里,会引起不同的反映,其决定因素是这个人在具体实践中能感受到对象的客观属性。接受美学认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具有“不确定性”与“空白”,都是一个“召唤结构”,它的意义实现要靠接受环节使之具体化,有待接受者感知经验将作品的空白处加以填充。
音乐也一样。同一部音乐作品在不同的时代或不同的欣赏者那里将显示出不同的面貌。即使是同班同学在同一时空,不同的欣赏主体最终所获得的对某一作品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像联想及理解认识是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当欣赏者将自己的体验、人生沧桑感、生命苍茫感以及独特的生命意义置入“本文”,通过活生生的体验对音乐进行具体化,将音乐中的空白处填充起来,这时,音乐就成了“我”的音乐,音乐的世界成了“我”的世界,成为“我”的生命意义的折射和揭示。例如,在进行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这一欣赏课的教学时,笔者试图将音乐与绘画、文学、演奏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说一段对音乐理解的文字,表情朗读张若虚的唐诗《春江花月夜》,具有玩弄乐器特长的同学为大家演奏一段乐曲,还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观赏《春江花月夜》的舞蹈,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想像力,使音乐形象更为具体化、更为立体化、更为创意化。可见,借助于口头语言,或以随笔的形式,不仅能将欣赏者的音乐阐释外化,而且能通过交流分享他人对作品的独特欣赏体验。从而,有效地加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文化素质和整体艺术修养。
三、引起审美想像
人类审美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审美心理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初始阶段、高潮阶段和效果延续阶段。审美活动进入第二阶段即高潮阶段,亦即实现阶段,首先形成审美知觉,然后进入审美认识阶段。对于审美认识,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高度直觉感性的非推理性认识活动,它超感性又不离开感性,趋向概念又无确定概念;它实质上是由联想、想像、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朦胧、宽泛的理解,并带来独特的审美愉悦。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同样需要依靠主观的想像和联想去发展其审美成果。当欣赏者对作品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之后,就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对音乐中的情感内容沿着非音乐因素所指方向进行联想,即由抽象的情感特征联想到具体的情感内容,或者由音乐中的感情引起生活中产生的类似感情,从而把握住音乐作品中感情内容的本质。
比如,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托尔斯泰听后感动得流泪。他说他似乎从音乐中感受到俄罗斯人民的苦难。但实际上这段音乐并没有也不可能描绘出19世纪俄罗斯人民苦难生活的情景。托尔斯泰之所以有这种感受,是因为他由音乐中的感情回忆起以往生活中目睹人民的苦难而引起与此类似的感情。我们在欣赏这部作品时,可以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柴可夫斯基的感受(包含非音乐性内容)传达给欣赏者,引发他们由此及彼的联想,使其“感同身受”;或者引导欣赏者动情讲述耳闻目睹的生活经历,营造进行非音乐因素定向联想的“情感场”,让学生在感情场中沿着非音乐因素所提示的内容方向进行联想。这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作曲家通过音响把时代和民族的特征、作曲家的个性和创作意图以及作曲家彼时的心境和特殊的环境条件融为一体的特定的情感内容,从而使审美想像在丰富作品内涵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语言可以传递审美信息,创造审美价值,引起审美联想,其实用功能及审美功能不可低估,更不可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