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效与问题

2009-10-12王青汉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7期
关键词:新课程新课改

王青汉

【摘 要】新课程实施以来是有成效的,但也存在着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没有真正理解领会、教育教学的管理方式与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不相适应、对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没有重视起来、考试的甄别性作用没有弱化下来等问题。新课程要扎实推进,还需要继续进行配套的深入改革。

【关键词】新课程 新课改 课改问题

陕西省汉中市是从2003年9月开始在初中逐步实施新课程的,现在,初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已经好几年了,新课程实施的情况如何?有没有成效呢?前不久,笔者就此问题询问一位乡镇初中的老师,他说,实施新课程后,成效是有的,班上学生明显的变化是“胆大、话多、脸皮厚”。笔者听了有点吃惊,也有些不解,听他再一说,才明白他是有点开玩笑,“脸皮厚”在这里不是贬义,而是让他高兴的积极现象。据他说,以前学生在课堂上都不爱说话,死气沉沉的,现在话多的不得了,都挺爱说,敢于表现自己。

这确实是新课程的一个积极的成效,可以想象,如果学生在课堂上都比较腼腆、内向、被动,课堂气氛很沉闷,在这样缺乏活力,令人压抑的情境中,学生的思维不可能是活跃的,想象的翅膀也不可能展开,创造的意识和能力当然也就不可能得到培养和发展。现在实施新课程让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爱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在充满灵动活泼的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很容易被激活,创造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表达沟通的能力都自然会得到培养和发展。

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有没有问题呢?去年十月间,笔者曾到几所初中做了一些调查,并旁听观摩了几节课,感到新课程实施中问题也是不少的。

问题一:一些老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并没有真正理解、领会,更没有在内心深处真正接受,在工作中当然也就谈不上融会贯通了。

笔者在某初一(七)年级观摩旁听了几节语文课。这几节课学习的均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这个单元包括四篇散文,分别是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李汉荣的《山中访友》,何其芳的《秋天》;还包括5首诗歌,分别是曹操的《观沧海》,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辛其疾的《西江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些散文和诗歌都是写景,并且通过写景来抒情的。

教材中要求:阅读这些文章,然后要求同学们通过接近自然、感受自然,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描摹现实世界或想象中的一种景致,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

教材中的这个要求是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的,因为它让学生动起来,自主学习,自己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但显然这个语文老师并没有理解教材中那样要求的深意,他在指导学生阅读完这个单元里的那些散文和诗歌后,不是让学生利用放学后和周末时间自己去接近自然、感受自然,然后让学生自拟题目作文,而是由他当老师的给学生们出了个题目:“美在秋日”,要求学生按这个题目去描写秋景,写自己的感受。

这个老师在这里的错误非常明显,他将教材中要求学生接近自然后自拟题目作文,改成了老师命题作文,这看起来是个很小的改变,但这样一来,学生就不是自主的,而是他主的,不是主动的,仍然是被动的了。这样在接近自然前,先有了题目,也就先有了倾向,等于先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再去观察自然、感受自然,这样一来,视野就不可避免地会被限制,想象也会不可避免地被束缚。这样在无形中就剥夺了学生用自己全部的感官、无限丰富和多样的情感和想象力去感受自然、观察自然的机会。而且“美在秋日”这样的题目限定了学生只能去观察和感受秋日的“美”,难道“秋日”只能给人“美”的感受吗?难道无限丰富的人类情感面对秋日就会全都变得那样简单划一、只会产生单一的反应么?这不是非常荒唐滑稽么?实际上教材在这个单元提供的四篇散文、五首诗歌,虽然都是写景的,但作者抒发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有喜悦的情感,悲苦的情感,感伤的情感,惆怅的情感,可谓喜怒哀乐,百感杂陈;在情感表达的方式上也是非常多样的,有的豪迈奔放,有的婉约低沉,真是千姿百态,风情万种。老师如果真的理解领会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自己去感受,独立去探究,学生们感受到的自然该会是多么丰富、多么富有个性色彩、多么精彩呀?可惜现在这样命题作文,学生完全是被动的,情况全变了。笔者看了几个同学按这个题目写的作文,在景物的描写上大致雷同,在情感的抒发上也非常相似。这确实是很遗憾很让人失望的。

在笔者接触的教师中,真正对新课程理念有透彻理解的人并不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培训的时间过于短暂仓促有很大关系。据了解,在新课程实施前,老师们只接受了一周左右时间的集中培训。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与以往教育教学中遵循的东西相比,是全新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让每位老师突破长久以来遵循的东西,去充分理解领会这样一种全新的理念,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

问题二:新课程对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个性化要求,与目前教学管理中仍然过多强调统一化和规范化之间的矛盾。

新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整个构建过程的参与者,不能只是做现成的既定课程的执行者和传递者,应该把课程作为一种动态的、只有师生双方主动参与才能最终构建完全的活动的过程。这就赋予了教师和学生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教和学的自由,给教学过程赋予了灵魂和活力。只有在这样一种比较宽松自由能够发挥教学双方主动性的独特的个性化的过程中,想象力和创造性才有可能施展和发挥,学生的各种潜能才会得到发掘和发展。而这样的一种教学,必然是一种带上教师和学生双方个性的独特的过程,是很难由教师一个人单方面事先对教和学的全过程做出详尽细致的设计、规划和安排的,如果教师真的这么做的话,反而会束缚限制学生的主动性,会使教学过程走向模式化和僵化。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从以往重视课前备课,转向重视课后反思。当然,实施新课程并不是说教师可以不备课,课肯定还是要备的,但这种备课,应当不同于以往,应当是一种对教学的粗线条的框架式设计,应当把发挥的空间和余地留给学生。

但很明显的,就笔者了解到的一些学校的情况看,学校领导们对新课程的这种全新的变化并不很明白,他们还在沿用着以往对教学的要求,有的学校甚至对教师备课的教案是否合乎某种格式、是否达到一定的长度和厚度、是否手写而不是打印的等都有硬性的规定。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情况,很多学校也仍然是像以前那样,是以教师的板书是否整齐美观、语言是否明晰精练等教的情况在评判教学,是在以教论教,而不是像新课程倡导的以学论教——以学生学的需要和学的状态,来看教师是否选择和决定了恰当的教的内容和教的方式;以学生学的状态和学的效果,来考察和评价教师教的水平和教的质量。这样一种老的僵化的管理方式,自然会剥夺掉新课程原本要赋予教师和学生的自由,会把教学过程中的活力扼杀掉。

现在还有不少地方在搞赛教活动,既然赛教,当然肯定要有几条统一的竞赛标准,而且主要是针对教师“教”的统一标准。这样按统一标准来赛教,来对教学活动论高低,还怎么可能进行新课程所倡导的个性化的教和学?

问题三:是成长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还没有真正重视起来。考试考查这一类结果性评价,也仍然只是在发挥它的甄别功能,而没有去重视发挥它的诊断作用。

新课程主张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平时的发展情况,要让每个学生即时看到自己的成长足迹,从而树立信心,更好地进步。因此,新课程主张要在自评、互评与他评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建立记录他们成长的“个人成长记录档案袋”。但据笔者了解,多数学校都还没有对学生的成长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真正重视起来,还没有建立起这种成长记录袋,因为进行这项工作非常繁琐,工作量也很大,在目前很多学校还在沿用老的僵化的管理方式的情况下,教师们几乎没有时间再去做这项工作。有几所搞了“成长档案”的学校,据老师讲,那都是为了应付上面检查的,里面的东西并不是平时认真实施这项工作自然积累的结果,而是靠临时拼凑甚至编造弄起来的。

新课程主张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和发展情况的诊断作用,而应当淡化考试考查的甄别功能,但在大多数学校,考试考查仍然并没有被当作诊断工具,它主要还是在发挥甄别功能,仍然主要是教师用来对学生、学校用来对教师、教育局用来对学校进行排名次搞评比的手段,它仍然保持着新课程试图纠正的那种高利害度和高压力度,在打击伤害着多数学生的自信,让多数学生产生失败感自卑感,并且同时对教师和学校也制造着沉重的压力。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很多方面很多问题的系统工程,从现在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来看,有教师方面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更新的问题,也有一些重要的配套工程,如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的改革,还有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评价方面的改革,没有及时跟上、进展太迟缓的原因。所以,新课程要扎实认真地推进,真正取得全面的良好成效,还需要继续进行不懈努力和进行深入的配套改革才行。

猜你喜欢

新课程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