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整合模式研究
2009-10-12李宏艳
李宏艳
【摘 要】目前,国内外对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整合问题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及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整合模式。该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阶段:选择课题、确定课题、设计方案、研究课题、结题答辩、评价反思。详细分析了各阶段中信息技术的作用,并对各阶段中教师的角色以及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进行了具体阐述。希望能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整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模式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包含三个基本属性:营造(或建构)新型的教学环境,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
二、研究性学习课程
1.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国外称为主题研究、项目课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社会比较普遍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的课程模式。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 (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给出定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了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所以,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向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定向型课程。
2.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特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根本特点是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整体性,即研究性学习课程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实践性,即研究性学习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放性,即课程内容、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生成性,即研究性学习课程注重活动前的精心设计,更注重发挥教育机智,捕捉活动展开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价值。自主性,即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其个性和创造性。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
目前常用的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有: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Learn about IT)。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课程整合理念指导下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Learn from IT)。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整个教学的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
3.与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learn with IT),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一般的研究型课程的程序如图3:
以上三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模式的课程设计,都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由于三种模式的课程定位不同,导致相应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学生所需的必备技能等都不一样。
四、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的模式
1.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的模式的提出。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整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又可以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优势,从而更好的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我们要实现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整合,最直接的就是要构建整合的模式,即设计一种指导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教学实践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简易模型。
2.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的模式的实现。笔者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基于上述现有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及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成果,结合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构建了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的实现模式。该实现模式如图4所示:
第一阶段:选择课题。
这是整个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成功的选题是在对日常生活、社会生活、学习生活的细心观察中发现和提出的。课题类型大体分四类:调查报告、实验报告、规划设计报告、研究性论文等。第一阶段的另一个任务就是组建课题小组。学生按兴趣或特长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课题小组规模一般以4~6人为宜,且允许人员流动,采取自愿结合、适当调节的建组原则和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活动原则。
这一阶段中,教师的主要活动就是在研究开始前,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因势利导,最优化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还要创设充分参与的情境,实现有意义的自主学习。要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在指导学生分组时,教师要在分组之前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从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学习方式等几个方面采集资料。根据研究课题、资源环境的不同,采用异质分组,对各组的组成人员进行必要的调节,使小组成员在性别、成绩、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具有互补性,以均衡各组的研究实力,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
第二阶段:确定研究课题。
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辅导活动以小组或个别辅导为主,教师要在了解各组研究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学生所提问题的明确程度,解决问题所需的背景资料,通过对问题诸要素的分析及学习者内部准备状态的诊断,帮助学生把问题转变为课题。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选题,以开阔他们的思路。此阶段中,学生确立各自的研究主题,并提出研究假设。
第三阶段:设计研究方案。
课题敲定后,辅导教师就要与学生一起制定研究方案。研究方案包括:课题的组成部分、课题研究步骤、组员分工、收集资料的方法等。教师首先应指导学生明确研究目标,同时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给他们介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他们的研究提供支持。各研究小组通过初步收集资料,确定研究计划后,还要确定小组成员的分工。分工时,特别强调人员的搭配,既要扬长避短,又要考虑在实践中提高每一个人各方面的能力。
在立项开题辅导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课题的社会价值,帮助学生修订研究计划。此阶段可组织如下基本活动:小组咨询、个别辅导、方案交流、开题论证等。同时安排如下的重要教学活动:小组咨询和讨论,开题答辩论证。
第四阶段:实施研究。
这是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阶段,学生开始收集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图书目录、统计年鉴、专题报刊或Internet查找他们最想知道的信息,逐步建构起自己的关于该领域知识结构的原形,并形成自主思维的能力与习惯。
这一阶段首要的任务是收集大量资料。此阶段,教师认真追踪研究活动动态落实与协同小组成员协作分工,根据学习者遇到的具体困难,随时给予疑难咨询,提供各类专项辅导。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将他们所学的知识进行外化,使新知识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得到巩固与应用,产生广泛的联结,从而牢固地建构起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和激励信息,以减轻他们的挫折感,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第五阶段:结题答辩。
教师要进行小组咨询,帮助学生整理思想、组织表达,对创造性表现行为给予及时确认和激励,促进交流展示活动的开展。一个单元的研究性学习结束,要能够引发更多新问题的提出,从而形成新的发展起点。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碰撞,使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答辩论证活动可以在网上进行,也可以开展虚拟的答辩活动,具体方法与开题论证答辩相同。此时的答辩活动应更注重成果的用户界定与推广设想,要关注学习过程的反思、活动中的感悟,及时捕捉认识上的独特性、表达上的独创性,促进形成新问题。
第六阶段:评价反思。
评价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在实施评价时,应该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而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的鉴定;在评价原则上,应坚持激励性原则和指导性原则;在评价标准上,要体现开放性原则,不求结论的标准化、唯一化,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具有以下特点:①评价主体的多元性。②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包括对学生态度的评价(通过各种记录)、活动体验的评价(记录和表述)、学生学习和研究方法的评价,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情况的评价、研究结果的评价、结果表述的评价等等。③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需要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的组合应用,可以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小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口头报告、活动和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目前,可资借鉴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式主要有“电子档案袋”(E-learning portfolio)评价。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体现了评价的开放性和过程性,实现了评价的自我反思和激励的作用。④评价的发展性。评价是围绕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激励进行的,自始至终都要贯彻形成性评价的原则。
强调用户意识,是研究性学习中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因此,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课题开展初始,就要逐步清晰自己的服务用户,又要为学习者创造服务推广的途径。 答辩结束后,要求学生总结成败得失的经验,抒发感想、体会,这也是课题研究的一部分。研究课题完成后,为了提炼和升华,需要讨论其他相关的相似问题或不相似问题,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让学生开始有意识地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并对自己或他人的表现做出评价,辅导教师适当作一些关键点上的点评,帮助学生作归纳与总结。最后指导教师也要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并对整个研究过程,包括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研究成果的质量和研究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体验感受及其他方面的得失,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反思,以获得更深一步的理性认识,从而使下一流程的研究性学习开展得更好。
概括而言,信息技术在以上各阶段主要发挥了以下四种功能:①对学习的管理监控。它可以支持对学习活动的规划设计,搜集和保留关于学习者学习情况的信息,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测评、反馈和建议,并在必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控制。②提供资源性支持。信息技术作为媒体可以承载和传输各种内容资源,提高了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交互性、灵活性和开放性。③提供信息处理工具。在信息时代,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加工信息。④作为学习小组互动工具。网络等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一种人类沟通交流的有力工具,而人际交往与互动则在教育过程中占有核心地位。虽然,信息技术的功能非常强大,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排斥以往使用的手段工具,相反,信息技术需要与传统的手段结合起来,以便更经济高效地支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研究性学习课程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信息技术又使资源的分配方式发生了本质变化。面对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平等,教师不得不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在上述的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整合模式中,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整合阶段中,教师的角色也要相应地发生改变。例如,在选择课题阶段,教师主要是一个兴趣激发者与情境的创设者,而在研究课题阶段,教师又成为一个实践支持者、学习组织者、信息咨询者以及学习小组间关系的协调者。为此,笔者特别将教师在每个不同整合阶段的不同角色列出来,以便对教师在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的实施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能,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保证整合能有效、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2]何克抗.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9).
[3]张际平,高丹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与层面实质分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7).
[4]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EB/OL].http://www.cerne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