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方华:制度治街
2009-10-12黄佳渝
黄佳渝
【印象】
阳春三月,见到两鬓微白的杨方华,他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厚重、踏实。
说起街道发展,他头头是道;可一说起自己,他腼腆不语。旁边一位同事忍不住吱声:“杨书记离开广兴镇时,群众拦道,不让他走。”
一个受群众爱戴的干部,工作肯定很忙。但令记者意外的是,杨方华一脸轻松:“我在市委党校学习两周了,街道没有给我打一个电话。”
“身为‘一把手,那么多公务要处理,真能放下手头的工作潜心学习?”记者追问。
“我就是两三个月不回去都没问题,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完善,我们的干部已经实现了按制度办事。”杨方华淡定自若。
2005年7月,杨方华从江津区广兴镇党委书记调任德感街道党工委书记时,朋友向他祝贺,说他从“小书记”变成“大书记”了。
可杨方华高兴不起来。上任之前,他作了一番对比:广兴镇只有万把人,而德感是它的8倍多,光街道机关干部就有160多人,而且德感是典型的大工业、大农村、大城镇,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管理难度非常大。
■ 号脉
走马上任后,杨方华一头扎入基层调研。这是他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每到一个新地方,先作“火力侦察”。短短两周,“侦察”到的情况令他倒吸一口凉气。
“德感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可潜伏的矛盾特别多,稍有一点闪失,就会引爆一片‘地雷,有的干部在困难面前绕道走,一些时候,干群关系比较僵。”杨方华说起当时情景,不禁唏嘘。
他上任不久,一颗“地雷”被引爆。
街道辖区内有一家企业在九龙坡区承建了一个工程。施工中,由于安全措施没到位,两位民工从脚手架上摔下来,一死一伤。这家企业想私了,没有及时向街道汇报。
一周后,由于厂方和死者家属就赔偿问题没谈拢,200多名群众把民工尸体抬到厂门口静坐。
企业没办法,向街道告急。当时,没有一个干部愿意去现场调解。身为“一把手”,杨方华二话没说,带着办事处副主任钟明立即前往。经过几小时协调,终于平息了这场风波。
“辖区有11家中央和重庆所属企业,由于拆迁安置等问题,稍不满意,一个电话就直接捅到市里,弄得我们很被动。那段时间,我几乎成了灭火队长。”杨方华笑言。
事无巨细都要“一把手”出场,这样的状况令杨方华十分头疼:“如果干部遇到难题都绕道走,什么事都要我来处理,德感还怎么发展?”
如何变被动为主动?“我记得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职责,其中就有建章立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要求。”杨方华脑中灵光一闪。
受此启发,凭着多年从政经验,杨方华摸准了德感街道的脉:“表象上看是一些突发事件,但根子却出在体制上,人管人只能管一时,只有定好标尺才能长治久安。”
■ 定尺
“定尺,就是制定各种制度,用制度去管人、管权、管事。”杨方华说。
可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哪儿入手?
“我剛上任时,中心组学习名存实亡,很多制度挂在墙上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杨方华说,“俗话说,上行下效,针对班子成员思想混乱的情况,我觉得应先拿中心组‘开刀。”
很快,中心组学习制度出台了。
“这个制度的最大亮点在于学以致用,而不是为学习而学习。”杨方华说。
记者拿起这份制度,仔细看起来。除了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及考核外,还有“六个一”要求,包括写一篇学习体会、解决一件历史遗留问题、写一份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为群众办一件好事等。
“六个一”看似简单,真的要做到却不易,除了一两项可以坐在办公室完成外,其余的都需要实地调研。
“除了雷打不动的每月一次中心组学习外,我们还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带着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杨方华举例说,街道组织中心组成员到沿海一带学习服务企业的理念,到四川宜宾学习征地拆迁的经验,“学与不学,大不一样”。
通过学习,中心组成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党工委副书记李今泉,全身心投入拆迁工作,从来没有节假日。2008年,他带领工作人员完成征地5000多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96件,调解各类纠纷987件。办事处副主任钟明扑到“灭火”第一线,经他调解的纠纷占街道突发事件的90%以上……
在中心组学习制度率先执行以后,杨方华和他的班子从规范办事程序入手,拟定了一整套从上到下的工作流程。
说起便民利民厅,四川成都江津商会会长刘德华赞不绝口:“想不到,一个电话就能搞定!”
前不久,有一批在成都打工的德感民工急需补办劳务输出证。他们找到刘德华,请他帮忙。
刘德华试着给德感有关部门打了一个电话。一会儿,德感便民利民厅工作人员就主动回电,承诺在两个小时内办好。令刘德华感动的是,工作人员还托人把几十个劳务输出证带到了成都。
从2007年至今,杨方华主持制定和完善了领导集体决策重大问题议事规则、干部年终考核办法、财政收支管理办法等33项制度。
■ 逗硬
“制度上墙,就要逗硬到底,容不得半点人情。”杨方华说。
2007年,德感街道机关工作人员的年终考核在江津引起了一次震憾。
街道动真格,一位机关干部因平时缺乏责任心而被评定为基本称职,当年的年终奖被扣发。
这位干部曾是一位区管领导干部。当看到自己被评为基本称职时,傻眼了,一时想不通,就跑到区有关部门反映,把这事搅得沸沸扬扬。
后经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查实,得出结论:制度合法,程序合规。
“这些制度都是经过大家充分酝酿制定的,上了墙,就对事不对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杨方华一脸严肃。
经过谈话,这位干部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2008年工作中痛改前非,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大有长进,年终考核被评为称职。
说起对事不对人,杨方华笑着说:“制度是大家制定的,我自己也不能搞特殊,我也有做不了主的时候。”
前不久,街道聘请的一位法律顾问合同到期。对于是否续聘的问题,班子成员出现了三种意见:一是内定,二是续聘,三是外聘。
杨方华力主续聘,但按制度规定,当班子成员存在分歧时,只能实行票决。经过票决,三种方案都未过半,按照规定,只能待思想统一后再作表决。
“正是从源头上杜绝了家长制,充分听取班子成员意见,所以凡是通过集体研究决策的事项至今还没有一次失误。”杨方华一字一顿地说。
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健全,德感就像一部快速运转的机器,助推经济发展再创新高:2008年,全街生产总值实现34亿元,比上年增长32%;实现工业总产值82亿元,同比增长49%。
“下一步,我们将向‘百亿德感发起冲锋!”望着工业园区的规划图,杨方华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