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2009-10-12王奔
王 奔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总是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顿悟和体验。教师只会讲解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内容。而课文的艺术空白、课文语言的多解之处却极少涉及。多数老师都是采用“满堂灌”的办法,把现成结论塞给学生,使学生失去“品出自己的味道”的机会,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思考、鉴赏和创造的才智。一句话,语文教学没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精神。
随着部颁语文新课标的实施,语文教学如何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以为,语文教学能够做到“五少”、“五多”,就必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情、知、意、行诸方面的发展。
一、少分析,多朗读
传统的语文课,就是语言、结构、情节的分析。一上课,教师从开始讲到结尾,从段意讲到中心思想,一切都由老师主讲。而学生对知识掌握与否,能否迁移运用,其情感和智力是否得到发展,教师顾及甚少。这种传统的教法忽视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违背了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规律。
语文教学,教师要抓住关键,详略得当,精讲重点,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时间。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自己能弄懂的东西比听教师讲的要记得更扎实。
笔者讲《菏塘月色》时,让学生自己细读每个句子,一边读,一边悟出菏塘月色清幽、静美、素淡、朦胧的特点和作者想用片刻宁静来排遣心头郁闷,试图摆脱黑暗现实造成的精神空虚而终于无法实现的心情,效果较好。笔者引导学生读书,除采取悟读法之外,还采取朗读法,使激昂处激昂,优美处优美,深沉处深沉。悦耳的朗读、情感的感染,能使语文教学做到文道统一。
课堂上,笔者以读为主线,采取各种读书的形式和方法,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边读、边画、边思考。仔细揣摩所读课文“理”的所在,“道”的信念,体会重点词句、重点语段的思想内容及情感变化。
读,能够使学生积累语言,发展智力。再加上学生本身的理解,自己记忆,自己思维,自己想像,学生的语感能力将大大提高,进而为运用语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少提问,多点拨
许多教师认为,要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在课堂上多提问。实际上,课堂上设计的问题多了,不但使整篇文章支离破碎,教学过程杂乱无章,而且占去学生自主学习和语言训练的时间。教师的短距离提问“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被动地、不动脑筋地应付老师的问话,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要精心设计提问,要抓住教学上的重点、难点、疑点设计提问。问题的提出只有“一石激起千层浪”,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跃跃欲试,争相发言。在讲《科学家与春蚕》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春蚕有什么特点?(2)居里夫人有什么特点?两个问题可以统领全篇,做到少而精,并且可以水到渠成地引出“这种用已知的具体事物通过比较来推论未知事物的论证方法就叫类比论证”。
如果学生不发言,教师要尽量管住自己的嘴。能让学生说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说,学生不能说的教师要进行点拨、引导。通过“众星捧月”法、前后联系法、层层剥笋法等不同的方法,使得问题得到解决。同时要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唱主角,切忌包办代替。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好,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少灌输,多训练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而谴词造句是学生学好语言的关键,只凭教是学不会的。要形成一定的语言能力,必须进行大量的语言训练,使学生在大量的语言训练中“习得”,而不是“学得”。
语文课要以训练为主,做到少讲、精讲,把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只有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关训练才能落到实处,做到实效。把语文课当成训练课,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重点、难点,注重选准训练点,选好训练方法,加大训练力度,训练到位。教师尽量少的把自己的观点看法、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少研究写什么,多研究怎么写,让学生在大量语言材料的训练中去理解作者意图,摸索谴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规律,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规律,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在教学《诗词曲赋六章· 日出入行》时,首先要求学生齐读“预习提示”,再引导学生理解预习提示中关于诗的体裁、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然后由老师对全诗带读两遍(强调注意生字的读音和朗读的节拍节奏),再要求学生集体朗读两遍。第四步就要求学生理解阅读:根据课文注释翻译全诗(课文注释比较详细),然后教师串讲一遍以补学生自己理解的不足,并简要引导学生理解全诗的三层大意。这样实践下来,突出了学生朗读背诵的训练,再辅理解和翻译的训练,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背诵全诗,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也激发起来了,效果很好。
四、少统一,多分类
素质教育的要义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全员参与。所以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注意处理好个别和一般的关系。既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又注意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分类要求,分层指导。
1.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考虑学生的共性,更要考虑学生的个性,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
2.课堂提问
要注意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堂提问,难度大的问题对优生提问,难度小的对水平较差的学生提问。
3.语言训练
实施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的方法,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获得第二次成功的机会。
4.课堂作业
要分层练习,有明显的梯度。在质和量上有不同要求,使差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练习时,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给差生吃偏饭,助一臂之力。对差生切忌“揠苗助长”,对优等生应该扬鞭策马,不搞一刀切、齐步走。要注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只有注意“全体性”,才能体现“主体性”。
五、少听讲,多参与
学习如果只有“听”一种途径、单调刺激,容易使学生情绪低沉,注意力分散。与其让学生被动听讲,不如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主动参与,容易把未知的变成已知的。如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呢?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1.激发兴趣,乐于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说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找知识,开拓眼界,用心钻研,乐于努力,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好的导语,设置悬念,幽默诙谐,表扬激励等,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时,用问题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生活中都可能继承这样或那样的遗产,假如有一天你继承了一幢农村的大土屋,你会怎么办?这一导语马上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有的说:先打扫干净,进行整理;有的说请人设计,进行修葺改造;有的说找主卖掉,择新址建幢小楼等等。
教师还可以利用评价手段激励学生参与,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参与,使学生形成积极参与的心理倾向,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创设情境,主动参与
创设情境,就是形象地再现教材本身描述过的情境,使学生感到情境之美,让学生扮演角色,进入角色,体会教材的情境。如在教学《诗词曲赋六章<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电教手段演示橘子洲头充满生机、美丽壮观的深秋景色,并配上优美的音乐,然后指名学生诵读或要求学生齐读,让学生设想毛泽东“当年”的身份,体会“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意境。这样教学,能巧妙地把教材、学生、教师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学生在思维流动过程中,又纳入新的知识和情感,形成新的认识结构。
叶圣陶说过:“作者原有境,入境始于亲。”创设美、智、趣的教学环境,缩短了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诱发了学生的内驱力,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获得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3.发散思维,创造参与
古希腊生物学家、教育家普罗塔弋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对教育而言,这个火把需要点燃的正是学生们头脑中的创新思维。有位伟人说过:一束伟大的火花,会带来一连串伟大的行动。同样,一次创新的思维活动,也会带来一连串的创造。学生具有创造性,他们一旦发现自己的创造力为老师所欣赏,就可能做出更多的创造,进而有助于形成创造性的人格。教师要尽力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使他们的创造性发挥出来。比如,在结束《项链》的教学时,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当路瓦栽夫人发现项链是假的,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路瓦栽夫人会怎么样?佛来思节夫人又会怎样?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人物性格发挥合理的想象,进行续写。其目的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侧面,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石二鸟。
教学中也可采取改变人称、改变处所、改变体裁、补充情节等方式,对课文进行创造性复述,还可以通过给背景、作铺垫、议论、人物等方法,引导学生编写简单的故事,使学生发现自己的创造性,体验创造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使学生明白,一个人的发展主要靠自己,别人只是辅助,不能代替。学生要自信,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广东省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