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课程的探索和实践
2009-10-12黎祺陈建刚朱亚利
黎 祺 陈建刚 朱亚利
口腔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部分,是一门很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学科,但以往我们的实践课时不足,而理论课基本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针对口腔医学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积极探索和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教师一边教,学生一边学、一边实践,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问题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教学
我们积极探索和推行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把课程内容划分为一个个与临床工作相似的任务,知识点隐含在每个任务中,教师引导学生边学边做,解决问题,完成相应的任务。如对部分专业理论知识实行“以问题为中心教学”,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布置一系列问题或任务,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一般为几天)通过自己查询翻阅教学资料、思考、分析、归纳、总结来解答问题,最后教师课堂提问、同学分组讨论,由教师循序渐进地一步步推论,最后讲解答案。对于部分实践操作项目,如牙体雕刻、石膏牙洞型制备、活动或全口义齿制作、社区口腔疾病调查统计等实行“任务驱动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实验课和课余时间完成实验任务,一段时间后上交实验作业,教师最后公开评价和讲解。这样的教学方法完全突破课时的限制,有利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学生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同时,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分析思考和动手实践,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对知识点的掌握就会更加深刻和透彻。
二、接触真实病例的引导式教学
旧的医学教育方法多是教师在教室里根据教科书来讲述疾病,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基本无自主思考和发言空间,且医学内容抽象,难以理解和记忆。因此我们对讲述疾病为主的教学内容(如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牙列畸形、口腔颌面外科疾病)及临床医患问题等实行 “医院床边教学”和“病例讨论教学”。具体方法是:把理论课设在附属医院或合作教学医院,先让学生在医院由教师带领下去接触真实病人病例,然后在示教课室里,教师以教科书为基础结合典型病例进行相关疾病的讲授,接着引导学生站在医生的角度去分析病例、分组讨论和提出各自诊治方案,解决实际医学问题,最后教师进行评价、讲解和总结。这种真实病例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疾病有一个生动真实的形象记忆,给每个学生自主思考和发言空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可有效培养学生对常见疾病的逆向思维、横向思维和临床分析能力。
三、模拟临床真实情景教学
我们在原有口腔实验室的基础上,又在附属医院建立了口腔模拟诊室,配置口腔临床设备,模仿真正口腔诊室环境,进行“模拟情景教学”,如口腔临床检查、口腔局部麻醉、口腔颌面部外伤急救、取印模技术、牙周刮治术、全口洁治术等模拟诊疗实践项目。教师先进行相关内容的理论讲授,再进行操作技能示教和讲解,然后学生二人一组模仿临床治疗情景,互相扮演医生和患者,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口腔临床真实技能操作。而对于牙体预备、洞型制备和充填术、开髓术、根管治疗术等不能同学间互相进行的实验,可利用口腔JSC300仿真模拟教学系统,通过仿真头模和牙颌模型来模拟患者,通过牙科涡轮机和技工训练器等仪器进行“仿真模型教学”,让学生在仿真模型上进行综合性实践训练。
四、社区活动式教学
我们大力开展课间社区实践和假期社区见习,安排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走进社区,早接触临床、早接触社会、早接触病人。如口腔预防医学的部分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口腔健康调查、常见病义诊咨询、口腔健康宣教等社区活动,培养学生对口腔疾病的预防、保健、康复、调研等岗位技能,提高学生的社区卫生服务意识及医疗工作能力。
以上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关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真正成为教育过程的主角。在考核方面我们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模式,把实践技能考核所占比例提高至40%~50%,并参照口腔执业医师考核的要求,注重基本操作技能、病史采集、病例分析等内容的考核。当然,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除了科学的教学方法外,还要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资源、师资团队能力等方面创新改革。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