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荷塘月色》的朦胧美

2009-10-12董淑红

职业·下旬 2009年8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朱自清荷塘

董淑红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用情感的经线和荷香月色的纬线织成的一面漂亮缜密的锦绣。每读之,即被带入一种诗情画意般的境界之中,往往有柳染轻烟,雾锁楼台的感觉。初读时无法尽情领略,后反复咀嚼,即暗暗滋生一种说不出的美感,这大概也是一种美的极致——朦胧美了。

一、 “文章无意不立”

这种朦胧的意境与作者当时所处的迷惘、幻灭的状态有关。 “五四”以来的一系列历史事件,使作者经历了由希望到幻灭的心灵历程。虽然“城头变幻大王旗”,但是“黑暗重复落在我们面前,我的心充满了幻灭的情思”。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命运,时刻牵动着朱自清的心。然而,他不是一个革命者,无法从纷乱的社会斗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路。他在《哪里走》一文中写道:“我在小布乔亚(小资产阶级)里生活了十几年,生活、情趣、嗜好彻头彻尾浃肤沦髓都是小布尔乔亚的。我也知道年岁比我大的人本来也在小布尔乔亚里的,竟一变成为晋列罗塔里亚(无产阶级)。但我想这也许是天才,而我不是的”。他是君子,不会欺骗别人,也无法欺骗自己。回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迷惘使他感到虚无与寂寞,忧郁使他夜不能寐,于是他的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对超脱的向往与追求,其实也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一生”。他有个人的痛苦,对作为一个自由人充满了深深的向往;他有爱国的蕴情,对在狂风巨澜中行进的民族之舟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在这向往与忧虑中,明显地流露出一种无路可走的失落感和迷惘情绪,表现到作品中,使得《荷塘月色》具有迷人的朦胧感。

朱自清的这种理想追求中的茫然,显示了当时一代知识分子失去精神自由的痛苦和从彷徨到幻灭的心灵历程。他是个被生活的灰烬埋住了心灵之火的人,一种灰色的阴影时常笼罩在心头,他既不满现实,却又无力改变,只好退到艺术之宫去,通过艺术的折光反映现实社会。而他忧郁的性格和孱弱的心理,不能使他产生金刚怒目式的“匕首投枪”,唯有缠绵悱恻的悲伤。反映在作品中便是他淡淡的、朦胧的哀怨:“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在这段自我剖白中,可以体会出作者当时的忧思愁绪,这时来到荷塘并非有心玩赏,显然是为了排遣烦恼,寻得解脱和自由。这种心境对于作品,正像摄像中的虚光一样,焦距没有调好,也就是说作者的心理没有达到平衡,自然这“摄影作品”也就有些模糊,但也正是这种模糊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感效果。

二、“一切景语皆情语”

作者主观意识的迷惘,使用语言的模糊性,以及描写对象本身的朦胧,共同构建了一种特殊的氛围。它不同于生活的真实,而是加入了艺术的虚构,注入了感情的因素,形成一种艺术化、人格化了的景物。

作者描写的是荷塘,又是在月下,所以就笼罩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显得空灵、虚幻、缥缈和含蓄。作者在描写荷塘时采用比喻、通感等修辞格,这正是作者现实感受的艺术体现,是潜意识的自然外露,也是现实环境与思想认识之间的纽带。在月光下,“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云作月的陪衬,如少女粉颈上的纱巾,轻柔、飘逸,使月光增加了朦胧美和神秘感。月光便更加甜淡风雅,给人许多美好而遥远的遐想。“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缈茫的歌声似的。”我心系于月,月光便有情,谁言月无声,静听乃天籁,那是微风和荷香的低唱,是月光和树影的和声,是朱自清用心灵去倾听,用意念去感应的妙不可言的朦胧境界。

三、语言的模糊性增加了情感寄托的丰富性

这并非语意上的含混不清,令读者费解,而是作者无意而有意留给读者思索回味的天地,是可以接近且能想像的艺术境界。朱自清曾说:“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荷塘月色》就是一幅用线条、色彩、音符绘制而成的水墨画。虽有绮丽纤巧,工细白描的形似,然而更多的则是飘逸洒脱,传情写意的神似,也有使画面富有层次感,而充满诗意的生动之笔(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还有一点与作画相通的就是留白,中国水墨画讲究知白守墨,所以对空白处精心安排,使空白中见其美,此犹如帘外观美人,因为想像与渴慕,总觉更有滋味。

(作者单位:河南省许昌市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朱自清荷塘
荷塘月色
匆匆
作品:荷塘月色
清芬正气朱自清
荷塘月色
小荷塘
热闹的荷塘
荷塘
荷塘三记
荷塘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