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2009-10-12周静
周 静
目前,IT行业对于底层研发、管理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随着高等教育通信专业、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扩招,中专学生在就业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力,而且企业对中专学生的信任程度也越来越低。调查发现,我国中专计算机教育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培养出来的只是些具有一定书本知识,却没有任何实际经验,更没有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的毕业生。因此,中专学校要及时地调整计算机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培养出具有真才实学的IT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改变目前的教学方法,必须从教学观念开始,即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这里所说的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应用能力等。
一、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必须加强对学生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在中专的计算机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将对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很大的益处,对以后即将进入社会并对广告设计、平面设计有兴趣的学生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1.运用分析方法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分析的实质是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通过对整体的解剖,分析各组成部分,阐明各部分所处的地位、作用及与其他部门存在的相互联系及其内在规律。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人的认识才能深入,没有分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就会肤浅空洞;分析的材料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如在VB语言指针概念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多个实例让学生掌握指针的多种用法。
2.运用抽象、概括方法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抽象是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概括是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特征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紧密联系的。如在讲解C语言基础中的子函数时,通过讲解多个包含子函数的C函数,使学生深刻理解子函数中的数据传递、函数返回值等,学生通过概括这些例子,得出其中的共性,可以更好地掌握C程序中的子函数概念和应用。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一切能力当中,创新能力是学生最为缺乏的,同时也是整个职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所以中专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最为关键的就是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和教学观,打破传统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协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学习多媒体设计时,可以抛开各种限制,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内容和工具,自行设计,这样他们就可以选择自己熟悉或者感兴趣的东西,充分挖掘自己的创新意识,制作出新异的作品。同时还应该指导学生对自己选择的内容和工具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比较,开阔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然后在众多的设想中,经过归纳、判断和比较,最终得出最优化的结论,选择最合适的内容和工具进行设计制作,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的学习更多时候都依赖着老师对其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计算机老师来说,可以完全地摆脱常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开。比如,在程序设计的时候,可以用很少的课时把程序设计软件的基础知识进行基本讲解后,布置若干综合的训练课题,然后把所有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查找相关的资料、技术,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去完成课题。在课程结束前,可以根据课题的选择情况,组织同类课题进行小组交流,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就把常规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练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适应能力。同时,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一些比较大的项目,让他们了解项目的整体实施过程,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语言结构,并让学生自己先看懂程序,然后通过模仿做一些比较小的程序设计题目,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激发他们对编程的兴趣都将有很大帮助。
总之,有了创新的能力,其他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其他课程的学习起着很关键的作用,自学能力的培养就好比给了学生一种生存的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作用。计算机教师应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时刻更新思维、更新教学方式,真正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作者单位:海南省商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