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着应对 服务市场 开创生机

2009-10-12王国昌

职业·下旬 2009年8期
关键词:技工学校高技能技工

王国昌

随着金融风暴的蔓延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和经济状况联系密切的就业问题也越发突出,而作为“就业教育”的职业教育同样也感受到了这样的压力。以下,笔者就金融危机对职业教育产生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新危机下的新压力

2008年下半年,特别是美国雷曼兄弟公司于9月申请破产保护后,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迅速演变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受其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增幅回落较快,投资增长有所放慢,工业生产显著放缓,原材料价格和运输市场需求下降,消费热点迅速降温,部分企业经营更加困难。经济危机对国际劳动力市场造成了严重冲击,这对近年来习惯于就业市场大量需要技能人才、“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技工院校来说,无疑是严峻的考验。

世界金融危机给我国制造业带来一定的冲击,技工院校学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以保定市为例,作为保定市标志性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如长城汽车公司、英利新能源公司、中航惠腾风电设备公司、立中车轮等大中型企业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市场影响,生产任务计划一再下调,个别生产线已停产,不少员工因故被迫下岗,某些在岗员工只得接受下调工薪、减少工作量的现实。在此情况下,企业面向社会招录员工的情形已成为明日黄花。

来自招生就业部门的信息表明,近几个月来,前来招录毕业生的企业数量较之往年明显减少,所提供的薪酬待遇也偏低。“出口”的不畅对于2009年及今后几年在“入口”前徘徊的考生也是一道难题。今后一段时期内职业院校的招生形势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二、新危机下的新思路

在经济格局出现动荡、企业重新洗牌的时候,作为对就业市场最敏感的技工教育,要有预先意识,要走在市场前头,坚持技工院校经过实践证明的正确办学模式。

1.把握市场,提高层次,突出特色

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对经济和就业的影响有滞后性。技工学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发展的眼光聚焦在市场上,把握市场规律,尤其要针对世界金融风暴中企业倒闭、裁员带来的就业需求变化进行分析。因此,做好就业现状的调研和今后几年就业形势的分析十分重要。

技工院校学生就业主要是面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岗位多为一线操作,在就业市场上属于相对弱势的群体。因此,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造成的冲击必须引起技工学校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走向市场,走入企业。一是要和企业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二是加强订单培养模式的推进力度,简单说就是“走进企业找订单”。实力强的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强;订单教育基本可以保证把招进来的学生提前安排就业。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企业出现的困难正是国家经济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企业在裁员的同时也在进行内部调整,这既是压力也是机遇。

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发展趋势,高新技术企业的拓展,都是对技工教育的考验。为此,技工院校要趁传统低端产业撤出、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的时机,不断提高技能人才的素质,进而让品牌产业、自主创新企业立足。把握机会适应市场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已成为摆在技工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必须抓紧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才能适应新兴产业的需求。具体讲就是减少中级班学生,着重开拓高级工、预备技师班,力求使高级工以上学制学生数占总招生数的50%以上。在课程体系上,将传统学科体系改革为与产业紧密相连的职业行动导向课程,对代表就业关键能力的专业课,大力推广校企联合,施行“做中学”的教学方式,增加动手实际操作过程。

2.坚持为就业服务,满足市场需求

第一,要坚持服务就业方向不动摇。服务就业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办学准则,是任何时候都应该坚持的立身之本。要紧紧围绕就业工作的需要,对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作出安排,切实提高技工学校的就业率。在当前形势下,要充分发挥技工学校作为技能人才综合培养基地的作用,加大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城乡劳动者创业培训的力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促进劳动者尽快实现稳定就业。

第二,坚持高端带动战略不动摇。高端带动是指引技工学校发展的方向,是推动技工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要紧紧抓住高技能人才培养这个高端,通过大力开展高级技工、预备技师培训,不断提升技工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能力,进而带动技工教育整体协调发展。高级技校、技师学院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高级技工以上的培养规模,提高培养质量,为企业发展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产业工人。

第三,坚持能力为本的办学思路不动摇。突出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是技工学校长期以来根本特色,要强调培养与经济发展特别是与企业岗位相适应的能力,包括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各种技术技能、知识技能和复合技能,以及市场就业和企业生产所必需的学习、沟通等核心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既能讲授文化理论又能指导实践操作的一体化教师。要加大一体化课程的开发,打破传统学科教育模式,突出能力本位,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

第四,坚持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不动摇。校企合作是连接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培养与成才的纽带,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要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建立有行业、企业参加的专业咨询委员会,切实从企业需求出发,通过校企联合制定培养计划、开展多元培养、共享师资资源、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培养企业适用的技能人才。

三、新思路引领新起点

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必须要坚定信心,积蓄力量,谋求更大发展。信心从哪里来?

一是来自一个基本的估计。这次危机导致的困境不会过久,不会像上一轮的职业教育低谷期那么漫长。上次的危机是缘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产业结构随之转型导致大量企业倒闭、多数工人失业造成的,它导致技术人才纷纷下岗失业,技能遭受鄙视之风弥漫社会。而这次的困境是缘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我国所受的影响是相对较小的。

二是信心来自对我国经济的正确看待。我国历经了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里国力最强、抗风险能力最强的大国,同时我国巨大的国内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活力,政府也正在积极的采取对策扩大内需,增加投入,拉动经济快速增长。这些都是自信的源泉。

三是信心来自职业教育政策。在大规模投资启动基础能力建设的决策中,职业教育也位列其中,这无疑是既有利可图又鼓舞人心的,技工院校要争取充分利用这部分资金谋求发展。

四是信心来自实力。经过近年来技工教育格局的布局调整,多数技工院校已今非昔比,规模、理念、师资、设施、管理、质量都不断发展,有较强的抗危机抗风险能力。更何况技工院校本来就是靠艰苦创业在风雨坎坷中打拼出来的,这种在逆境中拼搏的经验和能力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实力决定一切,没必要有恐慌心理和悲观情绪,越是在困境中越能发现软肋和痛处,这无疑是为技工学校提供了一个发现问题的机会。抓住机会,苦练内功,积蓄力量,借此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创造性等目标,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科研水平,技工院校一定能够度过时艰,为职教下一轮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高级技工学校;河北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技工学校高技能技工
从技工到英雄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漯河水利技工学校
信阳水利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体育选项课在传统班级授课制下的应用研究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ZPSTUDIO TOOLS与意大利技工共同制作的手工艺品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