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2009-10-12刘翠凤
刘翠凤
生活上的自理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孩子今后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一。但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自理能力普遍较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因此,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已刻不容缓。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自理能力呢?
一、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现在大多数家庭中家长对子女的溺爱娇惯现象较突出,把孩子的一切生活全包揽下来,只重视孩子智力的培养,而忽视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因此就要求教师在活动中适时提出要求,给他们一个练习的机会,正确引导不要事事包办代替,或斥责、批评、压抑孩子的积极性。应重视孩子出现的每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要求和行为,并加以鼓励和提供实现的条件。如当你在洗玩具时孩子要来帮忙,你不要怕孩子会弄湿衣服或洗不干净,或认为会给自己添麻烦,而不让孩子动手、甚至还训斥孩子。你的拒绝、训斥会扼杀孩子的动手意识。这种时刻正是培养孩子生活能力的大好时机,家长应当给予支持、鼓励和引导,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自理能力强的孩子喜欢说:“让我自己来”,他们不用我们大人帮忙,自己脱衣服、自己吃饭、自己大小便、自己整理床铺和玩具。对此我们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干,不要认为孩子干不好或怕麻烦图省事而不让孩子去干。这样会使孩子变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弱者。必须让幼儿充分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感到高兴。
另外,还可通过让幼儿练习穿珠子、搭积木等训练幼儿手的动作,使幼儿在实践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
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如果幼儿没学会扣纽扣的办法,就谈不上扣纽扣,幼儿不会洗手,就谈不上把手洗干净,幼儿不知把图书放到哪里,就谈不上把图书归原处……也就是说,即使幼儿了解自理的意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们还要让幼儿学会具体的生活自理方法。
(一)科学引导
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就应当教给幼儿劳动技能,如教幼儿整理床铺或系鞋带时,首先要将各个项目直观地演示给幼儿看,要把动作的顺序、方法解释清楚,边讲边示范,然后再让幼儿来练习。教师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在对幼儿提出要求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强制。如果孩子学洗手时湿了衣袖,孩子学拿筷子吃饭时把米粒掉在地上,此时,我们不能因废食而去中止他们的行动,而要放手让他们去做。用赞赏的目光去肯定他们活动中的积极因素,慢慢地在孩子有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后对他们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如吃饭不要把饭粒撒在地上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练习,幼儿会逐渐正确掌握吃饭的技巧,少撒饭粒或不撒饭粒。
(二)因材施教
由于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根据发展水平的不同,提出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教师同样是学习系纽扣,不同层次水平的幼儿就需准备不同材料,提出不同要求。因此,动作很不灵活、能力弱的幼儿准备大的扣眼、小扣子,让他们帮助扣子穿洞洞;一些高水平的幼儿则让他们用小点儿的扣子为娃娃穿好衣服;而那些已会系扣子的幼儿,则要求他们两手协调配合,快速系扣子。
(三)鼓励法
爱听表扬的话是幼儿的特点,我们应抓住幼儿这一特点,发现幼儿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表扬,如“你真棒”,“你真能干”……这些话语,激发其上进心,成为激励幼儿自觉掌握自理能力的强大推动力。
三、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以后巩固练习。幼儿做事往往边做边玩,甚至常常忘记正做的事,索性玩起来。如穿衣服时玩扣子、洗手时玩水、玩肥皂,吃饭时边吃边玩,这些特点与他们天性好玩、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易分散有关。因此教师要耐心教育,及时提醒,不断强化,不要听之任之,或阻止孩子去活动去做事,逐步形成自觉行为,这样才利于他们自理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幼儿的自理能力,还可以激发幼儿的好胜心,有时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话,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好胜心,教师可以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设计一些有趣的比赛活动,以竞争促发展,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例如:吃饭时比一比谁桌上最干净,没有掉米粒,还有中午起床时举行叠被子比赛,获得前三名的幼儿有奖品等方法来督促幼儿。
此外,为了让幼儿较快地掌握正确的穿衣、系鞋带的方法,教师编写了朗朗上口的儿歌。幼儿边念儿歌边随着儿歌所说的步骤穿脱衣服,系鞋带,既容易掌握,又轻松又有趣。教师还可以利用活动区开设商店、娃娃家、扣子游戏区等区域,让幼儿在玩中练习,巩固穿脱衣服、系鞋带的方法。
四、在游戏中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如果能将抽象的要求以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口吻提出幼儿乐于接受。如冬天天冷,大部分幼儿都穿着外套来到幼儿园,一进活动室就把外套脱下来放在一起,离园前,再让幼儿认领衣服,免得家长来园时手忙脚乱,但每次问是谁的衣服时,幼儿只顾着玩,不爱理睬,有的也认不清自己的衣服,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有一天我从游戏“买水果”中受到了启示,让孩子们做“买衣服”的游戏。在离园前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来玩买衣服的游戏,看谁最能干,买对了自己的衣服”结果。幼儿都争着来买自己的衣服,这样一会儿,衣服就被“买”没了。就这样,变换着方式让幼儿玩“买衣服”“送衣服”的游戏,教会了幼儿自己穿衣服,对做得好的幼儿及时表扬与鼓励,从而培养了幼儿的自理能力。
这就是以孩子为中心,以游戏为手段,让孩子主动参与活动自理能力的训练。所以,收放衣服的问题不仅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家园的密切配合
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只靠幼儿园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庭密切的配合。如果幼儿在幼儿园是一种要求,在家又是另一种要求,这样很难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这就需要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应尽量与园所集体教育保持一致。幼儿园要求幼儿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幼儿,实施了同步教育,使幼儿更快,更有效的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教师在幼儿园要求幼儿独立进餐正确使用餐具时,家长在家里也应让幼儿养成自己吃饭的好习惯,切忌怕幼儿撒饭菜,弄脏衣服而总愿意自己喂饭,这样就形象的锻练了幼儿自己动手的机会,不利于促进幼儿自理的提高。
总之,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同时要给幼儿创造锻练的机会,再以言传身教,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