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入园的适应性训练
2009-10-12罗辉
罗 辉
金秋九月,又到幼儿入园时,幼儿园门口满是哭闹的孩子和一脸焦急的家长,原来在家备受宠爱自由自在的孩子,现在要离开父母,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难免产生烦躁,忧伤,惊慌,无助等情绪,于是普遍抵制入园。幼儿这种入园不适应现象,不仅给老师带来许多麻烦,也使家长非常担心和忧虑,更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如何解决这一普遍的问题是值得每一位幼儿园教师深入思考的。下面是笔者在这一问题上的几点尝试。
一、 加强沟通,增进了解,激发幼儿入园兴趣
为了克服幼儿乍入园的不适应,克服由于离开父母而产生的焦虑,让他们从依恋父母、家人,转化到依恋老师,我们首先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与老师相互认识、了解,同时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有关情况,需要家长配合的有关事项,以便幼儿园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其次是尽可能全面展开家访,主动和孩子接触,与孩子玩游戏,或者适当向他们赠送点小礼物,用我们和蔼可亲的形象赢得孩子 的好感和信任。同时向家长了解孩子喜欢吃什么、玩什么,有什么特殊要求,如要上厕所时有什么特征、表情,或会说什么方言等,并做好详细记录;三是孩子正式入园的前两天,由家长带孩子到幼儿园进行参观,并在老师的安排下以班为单位和孩子一起进入活动室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组织亲子游戏,让他们在自然、宽松的气氛中感到好像在家里或在公共场合与同伴玩耍一样,从而激发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兴趣和向往。
二、 倾注爱心,循序渐进,促进孩子情感迁移
爱是教育的灵魂。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必须爱孩子、关心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因为孩子在幼儿园是否受到同伴和老师的关注对新入园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尤其是他人亲切、友善的交往,是对孩子的一种接纳,也是建立信任和彼此适应的基础。每个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太阳,独享父母亲人无尽的爱,那些由祖父母带大的孩子更是娇宠任性,现在来到幼儿园,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离开了亲人的怀抱,还要受到许多的限制,孩子们还没有群体生活的概念,对于这样一个陌生的群体,不免产生烦躁、忧伤、惊慌、不安等情绪。所以表现为哭闹、抵制等行为。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充分理解孩子的心情,以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拉拉他们的小手,抚摩他们的头,微笑着同幼儿到早安,对年幼的孩子抱一抱,亲一亲,努力与他们亲近,缩短与幼儿心理上的距离,尽量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爱。
三、 给以自由,适当约束,促进幼儿适应环境
入园前,孩子在家自由自在的生活,饿了就吃,渴了就喝,想玩就玩,想睡就睡,起居没有规律,不受任何约束,上了幼儿园后,早上起床不能太晚,吃饭要定时定量,午饭后要按时睡觉,游戏活动有规定的时间。集体生活所要求的各种规律会使孩子感到很不习惯。另外,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有些孩子形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喜欢吃零食,吃饭挑食,随时随地大小便,要抱着娃娃、枕头,甚至含着奶嘴入睡等。但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这些坏习惯当然都不会被认可,但是为了避免孩子因不适应而产生抵触,一开始可以给以适当的自由,可以允许孩子暂时保留一些原有的生活习惯,尽量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中让孩子去适应。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欢规规矩规矩的坐在那儿听故事,那就让他自己玩儿好了,等他看到别的小朋友都在那里听故事,那他就会感到无趣,这样自然会回到听故事的队伍中来;还有的小朋友没有养成睡午觉的习惯,那就把他单独放在活动间玩,但是规定不能出声音影响其他人,然后老师在休息间柔声地讲故事或是唱催眠曲哄其他的小朋友入睡,用不了多久,落单的小朋友肯定也就没有了玩的兴趣,乖乖地加入到睡觉的行列中。实践证明,幼儿最怕被冷落,只要适当的冷处理,等他们的情绪平稳后再逐步确立行为规则,通过这样的方法,孩子是很容易适应环境的。
四、 开展活动,寻找乐趣,促进幼儿亲师爱园
“玩”是幼儿的天性,滑滑梯、骑木马、唱歌、跳舞、画画是幼儿最喜欢的,因此教师可多带幼儿去玩滑滑梯、骑木马,教一些孩子喜欢的且容易接受的歌曲、诗歌、故事、舞蹈,这样既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又可以利用这些游戏活动转移幼儿想家想父母的情绪。
总之,尽快让新入园的孩子适应下来,让孩子热爱老师,热爱幼儿园,就为整个学前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根据这一时期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他们顺利完成从家庭到幼儿园的过渡,为孩子的一生奠定高质量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