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茧”不断,理还乱,蚕茧质量引发的蝴蝶效应

2009-10-09

中国纤检 2009年9期
关键词:缫丝蚕农蚕茧

程 醉

栽桑养蚕,历来是我国农村一些地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南方某些地方,养蚕甚至已经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最近几年来,蚕茧价格忽高忽低,给蚕农带来了巨大的生产风险。导致部分蚕农产生了行情好时便一窝蜂地栽桑养蚕,行情差时则毁桑弃养。

这样的不良养殖习惯,又直接导致桑叶叶质下降,先进的养蚕技术难以普及等等后果,从而又引起了蚕茧质量的整体下降。薄皮茧、死蔟茧等不良茧逐年增多。而缺乏科学养蚕技术的蚕农为了能尽快让家蚕蜕皮、吐丝,又存在过多使用各种激素的现象,更带来了蚕茧小而薄、蚕丝短而细的严重质量问题。

蚕茧、蚕丝的质量下滑,必然又会影响到整个丝绸行业整体质量出现下滑。不难看出,由于蚕茧质量的下降以及蚕茧价格的不稳定而引发的整个茧丝绸行业的连锁反应正在蔓延。

冰冻三尺

多方因素造成蚕茧质量下滑

众所周知,我国蚕茧质量的整体下滑绝对不会是某个单一原因而造成的。虽然引起蚕茧下降的原因有一定偶尔性,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的必然性。

进入2009年以来,我国南方降水量普遍比往年偏多。温暖的气候加上潮湿的空气,给各种桑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桑红蜘蛛、桑螟、桑毛虫等传统害虫疫情一度在局部地方呈现出了暴发的态势。

桑树疫情的暴发直接导致了桑叶叶质的降低,进而影响到家蚕的生长、发育以及蚕茧质量的下降。

在四川某地一蚕农家里,记者看到整个育蚕室根本没有建立任何的消毒设施。问及原因,憨厚而淳朴的老乡淡淡地说道:“从来都是这样养蚕的,没听说过还要消毒。”

这类不科学的养蚕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剧了蚕病疫情的蔓延,其直接后果就是,薄皮茧、死蔟茧等不良茧明显增多。从而也影响了蚕农的经济收入,造成来年蚕农养蚕积极性不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很多人都经常在嘴里或者是报告中反复念叨。但是,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现实中,有关部门为广大蚕农服务的意识和行动显然还很不能令人满意。同时,某些地方政府出于政绩方面的考虑,片面追求农业经济指标,强行向下摊派蚕种。在大量摊派蚕种的同时又忽略了桑树基地的建设,造成了蚕多桑少的怪异局面。拿着大量蚕种的蚕农在发现自己的桑叶根本不能满足家蚕正常需要时,迫不得已开始使用一种叫“蜕皮激素”的药物。

实际上,“蜕皮激素”也并非什么洪水猛兽。如果蚕农在家蚕饲养的过程中能够科学、合理使用,不但无害,还可以提高蚕茧的产量。但由于桑叶短缺而过早、过多地使用“蜕皮激素”则是百害而无一利。直接造成了蚕茧不但茧粒小、薄而且茧丝短、细。

再者,近年来蚕茧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也间接影响到了蚕茧的质量。目前,广大蚕农普遍缺乏必要的养蚕设施。不要说专用的蚕房了,甚至个别蚕农连起码的蚕匾都不足。究其原因,蚕农还是对蚕茧行情缺乏必要的信心,从而不愿意投资添置必要的养殖设施。由于没有必要的养殖设施,所以科学的养蚕技术根本得不到有效落实。不但造成了家蚕的单位产量下降,还会造成蚕茧的质量随之下降。例如:双宫茧、毛头茧等增多。

上文所述的影响我国蚕茧质量下降的原因也仅仅只是所有问题中的冰山一角。这其中的问题不但牵涉到很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同时也限于我国蚕农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的客观现状。平心而论,要彻底提升我国蚕茧的整体质量水平不但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恐怕还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和时间。

有苦难诉

茧丝绸企业无处话凄凉

进入2009年以来,我国蚕茧价格持续走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国内干茧每吨价格较之年初上涨了31.18%。

然而,蚕茧价格的显著上涨并不是因为其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是由于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蚕茧收购价格大幅下降,导致部分地区出现冬季桑园弃管。随后,2009年春季蚕茧发种量大幅减少,导致了今年春茧产量大幅减少。

同时,各地政府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蚕农利益又相继出台蚕茧保护性收购价格。而恰恰就在这个时候,国家提高了蚕丝产品出口退税率,丝绸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大,信心也随之增加。

一方面是原料供应偏少,一方面原料需求又相对加大,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了目前蚕茧价格大幅上涨的局面。

蚕茧的解舒是指在缫丝时茧丝离解的难易程度,解舒的好坏与缫丝工业关系非常密切,是衡量蚕茧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用“解舒丝长”和“解舒率”表示。

四川某缫丝企业老板张斌,在判断生丝价格将会随蚕茧价格走高之后,花高价从邻近的陕西购回了一批2009年的春茧。然而,在蚕茧运回工厂加工的时候他才发现这批蚕茧因质量不好,尤其是茧解舒的大幅度降低,导致了大量干茧无法机械自动缫丝。最后,万般无奈的张斌只好将这批蚕茧低价处理给了绢纺企业作为原料用。蚕茧质量的下降不但导致了缫丝企业的效益受损,同时也造成了蚕茧资源的浪费。

虽然不断上涨的干茧价格确实也拉动了生丝价格的回升,但缫丝企业的利润远远没有他们预想的那么丰厚,甚至都还谈不上有何利润可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9年1~5月份丝绸行业亏损面24.06%,高于全国纺织行业23.46%的平均水平。其中缫丝行业亏损面达到33.09%,是丝绸行业亏损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实际上,错误地估计了茧丝绸行业的前景是造成众多缫丝企业亏损的根本原因。众所周知,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凸显,全球经济走势疲软,国际市场需求严重不足,导致长期以出口为主导的茧丝绸行业各项经济指标继续回落,外需不足特别是发达国家市场萎缩仍是目前以及未来我国丝绸工业面临的最大困难。

长久以来,我国丝绸行业传统的销售市场是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但是,自从2008年以来,上述国家经济持续疲软,导致包括丝绸产品在内的各种消费需求萎缩。有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丝绸商品传统主销市场中,美国市场同比降幅达29.36%,日本下降25.53%,意大利、中国香港和韩国降幅也分别达到32.23%、32.24%和33.25%。

目前,我国的丝绸产品出口只有对印度、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国家略有上升。据海关数据统计,2009年1~4月我国生丝出口累计达2618吨,同比下降43.9%,出口总额为0.59亿美元,同比下降46.6%。整个茧丝绸行业普遍呈现下降趋势,丝绸产品出口仍然在困境中徘徊。

另外,我们也不得不注意的是,近些年来,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为了打破我国茧丝绸行业在国际上的垄断地位,有计划地把资金和技术投向了可能成为我国竞争对手的国家,如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在资金、技术上大力支持印度、泰国、越南、巴西,甚至尼泊尔等国家蚕丝业的发展。

浑水摸鱼

劣质丝绸服装开始露头

如果说,干茧、生丝产品质量的良莠不齐,以及价格的暴涨暴跌是把茧丝绸行业这池水搅浑的元凶。那么,众多生产假冒伪劣丝绸服装的小型企业则是前来摸鱼的人。

2009年春天,重庆市民尹小玉在某商场购买了一件丝绸裙子。在购买时,她根据经验仔细查看了吊牌上的标识,发现这条裙子吊牌上的标识均是使用英文。尹小玉虽然觉得有些可疑,但在营业员一番外贸尾单之类的解释后,不禁暗自动心。最后,她还特意询问了该裙子的桑蚕丝含量。在得到含量100%的答复之后,尹小玉买下了这条款式新颖的裙子。

就在尹小玉兴高采烈地拿着新裙子回家穿了一天之后,就感觉到这条裙子和自己以前购买的桑蚕丝服装不太一样。于是,尹小玉找到商场交涉。没想到的是,商场方自己也对该裙子的成分难以确定,于是商场方又找来了供应商。最后经过三方共同前往权威部门对该裙子进行检验后发现,这条裙子的成分并非桑蚕丝而是柞蚕丝,而且柞蚕丝的含量也不足60%。

虽然这件事情最后尹小玉得到了相应的赔偿,但也暴露出了普通民众对丝绸制品知识的缺乏。不论是消费者还是经销商都是懵懵懂懂在买、在卖。

其实,早在2004年,为了应对丝绸行业内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中国丝绸协会便推出高档丝绸标志并开始在市场上使用,当时有17家丝绸企业生产的丝绸服装及其制品获准使用该标志。

据说,当时推出这一举措,旨在弘扬中国丝绸文化,提升中国丝绸形象,提高中国丝绸科技含量,规范中国丝绸市场行为,增强中国丝绸国际市场竞争力。一些专家、学者还天真地认为广大消费者在选购丝绸服装及其制成品时,只要认清高档丝绸标志,买到的一定是具有高质量、高品位的丝绸产品。

高档丝绸标志由中、英文字和图案组合而成。中文:高档丝绸;英文:HIGHQUALITYSILK:图案由蚕、茧、丝、绸抽象构成一种以绿色为主调,用于100%蚕丝含量的纯真丝绸产品;另一种以黄蓝色为主调,用于70%及以上蚕丝含量的混合丝绸产品。

专家们显然缺乏与造假者接触的经验,也大大低估了他们的能力。想仅凭一个毫无科技含量的标志来遏制假冒伪劣丝绸制品的泛滥,甚至于提高我国丝绸行业的整体水平无疑是个笑话。

有的放矢地预测一下,当造假者把假冒伪劣丝绸制品通通贴上高档丝绸的标志时,消费者又该何去何从?我们是否再推出一个“真高档”抑或是“超高档”的标志呢?

加大对丝绸服装常识的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自身的鉴别意识和能力,同时相关部门加大对市场的监控、管理力度,重罚重处制假、造假者,恐怕才是彻底解决丝绸服装及其制品领域存在的问题的根本办法。

另外,丝绸服装除了常见的标识不合格之外,pH值不合格、色牢度不符合标准要求、水洗尺寸变化率不合格等都是丝绸服装质量上的顽症。

茧丝绸是我国传统的、代表民族文化精髓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丝绸生产和出口大国。但是,在蚕茧、生丝、绸缎以及丝绸服装的质量上难免还有不能令人满意之处。

茧丝绸行业中的各个环节,只有严把质量关,提高行业内的质量意识,同时把调整结构作为茧丝绸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认真落实国家关于茧丝绸行业的调整振兴规划,正确处理好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要推动丝绸行业关键技术和公共技术的进步,促进产业合理布局,才能最终将我国从“丝绸大国”成功转变为“丝绸强国”。

猜你喜欢

缫丝蚕农蚕茧
无人机替代蚕农“走山移蚕”
咬破死亡的蚕茧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家蚕单粒缫丝质评价体系初报
躲雨
嫘祖缫丝
桐乡市蚕桑生产与缫丝业现状调查
缫丝张力对丝纤维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