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500强:重划行业“实力地图”
2009-10-09余勇
余 勇
编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可谓经过了“生死考验”。大洗牌之后,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对比又有了怎样的变化?随着一份份榜单的逐项揭晓,当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最具竞争力优势的企业一一浮出水面。
8月8日,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指导,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主办,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郑州纺织产业园协办,《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承办的“2008—2009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发布系列活动将在广州东方宾馆举行。活动得到了广州珠江纺织博览中心的特别支持。
活动发布了2008—2009中国纺织行业竞争力500强企业排名,棉纺、化纤、毛纺、针织、印染、丝绸、麻纺各个分行业竞争力前10名(20名)企业排名以及2008年中国纺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00强企业和出口100强企业的排名。大会主题定为“联合·突围·开拓”,意指在当前全行业企业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企业应携手联合共进,突破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去开拓更加美好的未来。
纺企竞争力“晴雨表”
“这次测评结果是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全球化时代生存和竞争力的晴雨表,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突破金融危机给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共同提振全行业的整体士气。”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主任夏令敏表示。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03年开始引入竞争力测评体系,并评出了棉纺、化纤、毛纺、针织、印染、丝绸、麻纺等7个分行业竞争力前10名的企业。随后,中纺协又对竞争力测评体系进行了不断的修改和完善。2008年,正式推出全行业竞争力500强排名,旨在让各分行业优势企业同台亮相,相互参照,客观量化地反映国内纺织服装强势企业的分布格局。
纺织服装行业的整个测评体系由人力素质、资产素质、创新能力、赢利能力、规模水平、增长能力、节能减排等多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下设多项具体考核指标,如“人力素质”要考核企业职工教育程度、职工技术结构、领导层教育程度、领导层培训、科研力量、劳动生产率等。根据不同分行业的具体情况,对各子系统之间的权重可以做出适当调整,尽可能准确地描述出企业竞争力的状况。
测评活动因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涉及行业广,参与企业众多,体系完善、成熟,对纺织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在业内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为各方高度关注。今年的测评以报送数据公司和部分上市公司2008年企业经营数据、相关指标为基础,剔除亏损企业和主营收入较低的企业,通过模型系统测评,并结合专家评测意见最终得出。
竞争力呈现四大特点
在进入榜单的所有500强当中,行业分布具体如下:棉纺企业141家,服装78家,针织44家,毛纺43家,化纤38家,家纺32家,印染31家,麻纺26家,产业用22家,丝绸19家,纺机13家,其他11家。
前10名分别为: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山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红豆集团有限公司、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新郎希努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鲁泰集团、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
夏令敏在《测评报告》中指出:本届入围企业呈现出四个鲜明特点:
第一,入围企业的规模、效益水平均较上届有所提升,对行业的骨干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新出炉的500强企业户均实现工业总产值16.77亿元,较上届增长27.33%。
第二,从区域结构来看,在500强企业中,中西部地区的创新能力表现突出。据测评数据,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入围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2%、1.94%,高于全行业竞争力500强企业平均水平(1.33%)0.49个百分点和0.61个百分点。
第三,各行业竞争力10强(20强)企业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其科研力量和技术改造指标较上年均有明显提升。据测评数据,各行业竞争力10强(20强)企业的科研力量、技改状况指标分别为2.14%、9.43%,较上年分别提高了36.31%和35.68%。
第四,各行业竞争力10强(20强)企业节能降耗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关键在转变发展方式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今年位列榜单的许多纺织企业,销售业绩不但没有出现下滑,而且还出现了大幅上涨的局面。因此,总结它们运营企业的成功经验,找一条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道理,是发布500强活动的初衷。
“研究企业的竞争力,对于我们提高中国纺织工业的竞争力,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的新时代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行业内部同样存在很多问题,同类产品互相压价致使企业从微利走向无利,纤维资源严重短缺,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创造高附加值产品?关键是提高行业内部的劳动生产力和竞争力因素。我们只有劳动力资源是无限供给的,能源、原料、运输等资源全部短缺。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加强竞争力。”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认为,当前提高行业竞争力最重要的就是转变发展方式,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要从五个方面入手。第一,由原来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向创新驱动的竞争优势转变。第二,从资源消耗依赖型发展方式向资源节约型发展方式转变。第三,由牺牲环境型发展向环境友好型发展转变。第四,深化改革,推动产业组织结构的转变。第五,完善市场经济秩序,加强行业自律、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维护公平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