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濮阳人“仓颉”

2009-10-07周玉明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仓颉文字

周玉明

人类早期是没有文字的——古人曾使用过“结绳记事”——传说仓颉创造了文字。

——《仓颉造字》

仓颉,号史皇氏,传说他生于农历的3月2日,是轩辕黄帝的史官。据史书记载,仓颉面长四目,天生睿德,常观奎星圆曲之势,察鸟兽蹄远之迹,依其类像之形首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被尊奉为“文祖仓颉”。

在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西北18公里的梁村乡吴村,漳河故道之北,就座落着仓颉陵、仓颉庙和造书台,史学家认为仓颉生于斯,葬于斯。

仓颉陵为一高5米的大土丘,占地约2700平方米。仓颉陵原有陵门,檐下有匾额,书“史皇林”三字。如今陵门已无,不知损于何年。陵前旧有石牌坊、石狮、石人等雕刻,为明朝隆庆年间南乐知县刘弼宽所建,可惜毁于“文革”时期。九十年代进行了恢复,一对汉白玉石望柱,盘龙缠绕,气势不凡,十分精美壮观。望柱北有一对高六余尺的石狮,蹲坐在汉白玉石牌坊前方。石牌坊四柱三楹,冲天柱上四只朝天吼,昂首端坐。坊座为束腰仰俯莲须弥座形状,抱鼓石上雕刻着十二生肖。牌坊正中书“字圣坊”三字,为中共南乐县委书记张学义所书。两厢书“天雨粟”、“鬼夜吟”六字,为南乐县长聂兆鹏题书。

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人民共习之。这一天,天上下了一场不平常的雨,落下无数的谷米,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也在此时,人们在夜里听到魔鬼的哭泣呻吟,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这便是“天雨粟,鬼夜吟”的来历。

后人对“天雨粟,鬼夜吟”是这样解释的:仓颉造字,加快和促进了人类的文明,人们渴求知识,竞相读习仓颉创造的文字。天帝担心百姓只顾习字,忘记了种田。因为春天即将过去,误了农时,田园将会荒芜,所以就下了一场谷子雨,提醒和警示人们别忘了农时。人们掌握了文字,开始聪明起来,一些平时愚弄百姓的坏人、魔鬼,感到惊恐不安,便在黑夜里跑到野外哭泣吟诉。

“仓颉造字”的说法只是传说而已。因为文字绝对不是仓颉一个人所能独创,而是在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文字记事的时候,人们在集体生产劳动过程中经过观察自然的事物,并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创制出来的。汉字是个庞大繁富的体系,不经过很长的时间是不能创制成功的。

猜你喜欢

仓颉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谈仓颉文化在洛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结绳记事
说仓颉
会说话的书
会说话的书
梦中的文字
字圣仓颉“走进”维也纳联合国城
“字”得其乐—体验汉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