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城市构建城市旅游合作共同体的理论探究

2009-09-30廖维俊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23期
关键词:城市旅游中小城市区域合作

廖维俊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城市旅游及区域合作正逐渐成为现代旅游的主流,而中小城市构建城市旅游合作体有着可取性。江苏镇江、扬州两市开展城市旅游合作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遵守政府导向、整体提高、平等互利、循序渐进原则的同时,也要处理好城市发展、利益相关者、可持续及与大城市旅游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中小城市 镇江 扬州 城市旅游 区域合作

随着区域旅游合作及城市旅游的研究与推进,作为中小城市的镇江、扬州的旅游合作研究也在紧锣密鼓进行着,但从研究成果来看,大都是进行两地的旅游资源合作研究,且大都将两市的旅游合作放在长三角或宁镇扬这两个共同圈中进行研究,有关镇江扬州此类的中小城市进行城市旅游合作的研究尚留有极大的空间。

中小城市构建城市旅游合作共同体的依据

城市旅游指旅游者以城市本身作为旅游目的地,在城市内部及其周边地区完成其包括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在内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现已成为现代旅游的主体,被誉为“托起旅游大厦的脊梁”。

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增强了城市旅游吸引力。城市作为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发展的最重要空间场所,提供了大量的艺术、娱乐和文化等方面的体验,吸引着大量的旅游者。同时传统的观光旅游为主的旅游形式已经发展到了会展、休闲、商务、购物、生态等多种形式并存,人们已逐步追求更高境界的旅游经历,城市精彩纷呈的生活迎合了现代人的要求,我国的城市旅游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升温,且正在逐渐成为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旅游业区域合作是旅游经济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旅游业作为一项开放性、关联性程度极高的产业,就必须贯彻“大旅游、大市场、大开放、大产业”的发展方针。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建设的终极形态。从旅游业注意力经济的角度考虑,旅游者的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越来越趋向于区域的整体形象而非单一的产品信息。因此,合作、协作是树立旅游整体形象、吸引旅游者的必然选择,区域合作旅游已经成为一个趋势。

中小城市旅游业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城市特色、资源特色的竞争,即以独特的旅游产品进行旅游营销,吸引游客。由于中小城市的规模、功能和地位的限制,无论旅游产业地位在城市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如何,在旅游接待量上都无法与大城市相比,表现在综合旅游竞争力上是与大城市没有竞争的基础。中小城市发展旅游业就应加强旅游目的地整合,提升城市的旅游集散地作用。事实上,区域间经济的协调合作是基于区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而展开的,区际间的经济竞争,包括城市旅游竞争一直是各地发展的主导线,而合作是竞争的必然,经济合作是迫于竞争压力,而合作本身也是一种竞争,其是竞争范围的延续与扩展。

镇江、扬州开展城市旅游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作为中小城市的江苏省镇江、扬州两市要提升自身城市旅游的竞争力,要想在竞争中求发展,就要不断寻求合作优势,探索合作途径,联合共生,做精做强。

(一)区位可行性

区位相邻优势是镇江扬州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合作开发的关键。镇江扬州处于“工”字形构架的中心点位置,在长三角黄金旅游带、长江沿岸旅游带和大运河旅游带中均具有独特的地位,与周边城市组成密集的历史文化名城群落,居民具有较强的旅游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客源市场丰富。首先,从自然地理位置上看两市地处我国长江中下游,一江之隔,超近距离的有利条件为游客观赏两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次,从旅游区位来看,镇江、扬州作为连接长江中下游及大运河旅游发展的桥梁,起到了承上启下、左右连通的作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全国的旅游网络发展过程中,举足轻重,不可忽略。

(二)合作人文(地缘)优势

厚实的文化底蕴是镇江、扬州实现旅游区域合作的基础。由于两地相隔较近,增加了两市地缘的亲近性,几千年来都同处于一个文化大区内,在民族风俗、饮食文化等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具有同一性。两地有着相近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习惯,交流频繁,不论是在宗教或是饮食等旅游文化资源上都有很强的同宗性。旅游资源文化底蕴的同一性,有利于两地更好的联系起来,是两地实现旅游资源合作的重要前提。两地应把相同或类似的旅游资源共同组合包装为一个完整的旅游资源大区,冲破地区行政划分的人为干扰,对外进行整体宣传,以整体形象的提升来促进两地各自旅游业的发展。

(三)合作资源互补优势

镇江、扬州两地互补性的旅游资源是实现区域旅游合作的先决条件。两市不但旅游资源丰富,个体品质好,在某些方面有类似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两地的旅游资源各具特色,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兼容互补。扬州属风光园林型历史文化名城, “园在城中、城在园中、城园一体”;镇江属“城市山林”, 可概括为“山、寺、林、泉、洞”,“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市与山林交融”。两市的旅游资源既适应传统观光旅游的需求,更符合新兴的度假、休闲、文化旅游的需要。两市进行城市旅游合作能做到旅游资源互为补充、强强联合,悠久的历史文脉贯穿两城的发展、如画的自然山水错落景致使人陶醉、独特的休闲服务文化时尚康体健身、优良的城市环境质量塑造了良好形象、互补的山水与私家园林展示出特有的建筑文化。

(四)合作交通优势

便利的交通是镇江与扬州实现旅游合作的保障。旅游交通是联结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纽带,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在旅游的行、住、食、购、娱这几大要素中“行”是最首要的要素。高速公路、铁路、润扬大桥、水路(长江、古运河)无不将镇江扬州紧密联系在一起,“铁、公、水、空”的立体交通网络给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快速便捷的交通条件,特别是扬州铁路的建设、城际公交车的运行使两市完全成为一个统一体,缩短了长江南北城市的沟通和联系。

(五)合作品牌优势

江苏镇江、扬州已成型的品牌是两地实现城市旅游合作的市场优势。两地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如镇江“三怪”、扬州“三把刀”、淮扬菜之乡……,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享有盛誉,无数游客慕名而来。也为进行资源整合做了良好的铺垫,为打造两地共同的旅游品牌成功地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而且两市小吃、休闲、玩具、手工艺、传统/观赏农业,以及文化、教育、医疗等产业,均与旅游业有广泛、良好的对接空间。

(六)发展的均衡优势

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均衡性,绝对的均衡发展是不现实的。旅游业同样不例外。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导致了行政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非均衡性。这种非均衡性的存在既是旅游行政区间合作的推动力又是阻碍力,正是因为这种不均衡才会促使行政区间努力寻找发展的契机,取长补短,整合外部资源,发挥外来优势。也是因为这种非均衡性的悬殊,导致了旅游发达地区不愿做“扶贫式”的旅游合作。这种发展的非均衡性在长期内还将阻碍合作的进程。

江苏镇江、扬州两市从各自的经济、旅游发展及城市旅游竞争力等各方面的现状来看联姻有着“门当户对”优势,有助于两市在“平视”的角度下开展旅游合作。且镇江、扬州的旅游资源在全国同质性大、缺少差异性,在吸引力上不利于与旅游发达地区相比较,而合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存在的劣势。

构建城市旅游合作遵循的原则

(一)政府导向的原则

跨行政区域的旅游合作,是一种政府行为,必须通过政府导向。各个行政区的相对独立直接导致了各自为政,也给区域旅游市场运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镇江与扬州要开展城市旅游合作,建成城市旅游“双子城”,就必须成立相应的政府间合作机构,达成政府之间的旅游合作协议。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从市场需求出发,决定合作内容和方式,同时也要发挥两市合作特色优势的效果,扬长避短,来引导市场。

(二)整体提高的原则

有无整体提高,是最终的衡量城市间的旅游合作的标准。两市都应该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子,避免合作区内出现不良竞争、损害合作中双方旅游利益。合作各方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各方面的优势互补与集成。坚持合作的公平、开放、坚持非排他性和非歧视性,打破地区封锁,加强沟通交流,促进市场开放,促进共同发展。

(三)平等互利的原则

互利原则是合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合作的双方政府、旅游产品企业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要使镇江扬州合作双方都有所收益,提高旅游效益,两市在合作过程中不论其自然资源、资金和旅游发展水平如何,都应平等地享有合作章程中的权利和履行其应有的义务,才能促进合作可持续发展。应将社会生态理论运用到合作中,实事求是地为双方在合作中定位,既合作,又适度竞争。合作各方政府、企业应积极主动改善合作环境、深化合作内容、落实合作措施、提高合作效益和水平,推动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四)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特别是镇江、扬州两市在目前物力、财力方面还不雄厚,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很高的情况下,城市旅游合作起始阶段不可能采取区域整体统一开发的方式,一蹴而就,合作的点、线、片面面俱到,反而适得其反。应首先选择条件优越、基础较好的旅游产品,实行择优发展战略,特别是能将城市旅游合作深层次的基础条件应首当其冲,如两市公交IC卡、游览的“游园年票”的“一卡通”……。随着合作的逐步成熟,合作的范围、内容、规模越来越大,最终扩展到整个城市,达到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整体竞争实力才能提高。总之,集中资金重点开发,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集小为大的发展顺序,稳步发展,合理投资,不断增强城市旅游的合力。

对城市旅游合作关系的协调

(一)处理好城市发展规划与城市旅游发展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与城市旅游规划的关系是相互的,总体上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下级规划要接受上级规划的指导,上级规划对下级规划进行宏观调控并作适应性调整,应协调一致。

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充分体现当地居民和城市旅游者两个群体的利益和要求。有了这一指导思想,规划将更具指导意义。扬州“四望亭街”美食一条街现完全找不到初衷,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协调好旅游服务者、城市居民与城市旅游者三个群体间的关系。

镇扬两市发展规划及城市旅游规划的制定过程中主要处理好两个问题。其一,在进行城市发展规划时要紧密结合并重视城市旅游规划。不能出现城市旅游由于规划的对接不到位或城市旅游服务项目实施“处于慢半拍状态”现象。如镇江的两大败笔主题公园——三国城21世纪乐园消失的原因之一就是交通规划不到位。其二,镇扬两市政府在进行各自城市发展规划时,也要考虑两市城市旅游合作规划的统一制定。淡化行政区域的观念,防止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倾向,实现旅游资源有效共享和合作的有序进行。要相互借鉴和沟通,在城市旅游资源方面进行合理布局和分工,强调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舍弃暂时的、局部的利益,着眼合作所带来的整合效益、集聚效益和长远效益,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努力达成区域内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从而建设公平、公正的旅游大市场。

(二)合作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

合作目的最终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基于各地的共同利益之上的,因此,就应建立协调各方利益的多层次、多形式的非政府组织的旅游协调机构以及分配旅游合作利益的分享机制。

首先,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协调,起着主导作用,是真正合作的前提。打破行政区域界线的限制,消除分割市场的行为,实现两市人、财、物、资源、信息的自由流通,政策、制度、措施做到高度协调,真正实现旅游业一体化、无障碍旅游。

其次,是地方政府与相关企业间的利益协调,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合作正常开展的前提。由于旅游企业的实际主管是各级地方政府,旅游企业进行整合的核心主体是相关的行政政府,其在旅游元素整合中扮演倡导者和组织者的重要角色,政府应做到:转变观念,倡导整合;建立模式,引导整合;制定政策,保障整合;组织协调,促进整合。世界各地由于免费或降低门票反而城市旅游综合收入大增的例子举不胜举,这就是旅游元素整合的效果。2002年起,杭州西湖环湖景点陆续“免票”,虽说门票收入有所损失,但吸引了更多游客,延长了他们逗留时间,杭州综合收益大大增加,2002年杭州旅游总收入为294亿元,2004年已突破400亿元。若镇江扬州在合作过程中将部分景点门票免收,或凭一市景点门票可在另一市优惠购门票,景点收入减少的同时带来的是城市旅游经济效益提高是可观的。

第三,是两市相关企业间的利益协调,这起着稳定的作用,是保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镇扬地缘、文化、部分旅游产品相近,易导致两市间相关旅游企业的排他性,特别对对方城市特色旅游产品的排斥性,从而不能理智地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两地城市旅游合作的长久要求这些企业互为包容,实现共赢,如两市可允许对方城市的旅行社在自己的城市内开设分支机构,逐步取消两市旅游“地陪制”,跨城市旅行社组团,鼓励优秀旅游企业跨城市连锁经营。

(三)合作中的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协调

促进旅游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既要保证在从事城市旅游开发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的旅游开发的可能性,也要保证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也满足旅游地居民的需求。其实质是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以协调和平衡彼此间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这就要求城市旅游开发者从实际出发,本着为后代人着想、为以后发展留有余地的原则,实现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保持旅游产品的生命力。旅游业中的许多经营和投资决策的有效性都取决于旅游产品的周期性特征。只有掌握了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提高推出旅游地和管理旅游新产品的能力,才能保持旅游地的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这就要镇江、扬州在合作过程中齐心协力,不断探索,加大钻研,推陈出新,顺应规律,持续发展。

推进合作的可持续。要做到两地合作的长久、可持续、和谐,双方政府、各类旅游企业及相关部门和产业必须调整自身,放下架子,甘于当配角,甘于当“插班生”,把自己放到资源链条上去,与相关的城市旅游资源互动生财。 特别是资深不够的企业要比照其它的旅游元素,尤其是大型知名旅游元素,把自己整合进环线上去做一个有特色的“点”,借力打力,以达到合作各利益相关者“和气生财”、“生财持续”。

(四)镇江、扬州城市旅游合作与宁镇扬旅游共同圈发展的协调

近年来,镇江扬州旅游部门在合作方面作了一些尝试,2004年签订了旅游产业合作框架协议,2005年5月,策划了“观润扬大桥,赏镇扬美景”互动游活动,历时1个月,近5 万名镇江扬州市民参加了润扬两地互动游,游览了双方联手打造的精品旅游线路。

镇江扬州两市城市旅游合作有着较坚实的基础与优势,要发展两市的旅游经济,首先应着力于镇江扬州两市城市旅游合作,在此基础上扩大成宁镇扬旅游合作,时刻凸显在长三角旅游中的地位。南京不论从城市地位、知名度、经济实力、城市旅游竞争力来看都超过镇江、扬州,且优势明显。同时三市有着合作基础,并渊源相近,镇江扬州必须利用长江三角洲经济体的综合优势,依靠南京旅游发展实力强的优势,在长三角旅游链条中突出镇扬的旅游特点,以更优越的区位和更强的竞争力融入长三角旅游经济圈和上海旅游圈,从而推动相对弱势者的旅游发展。

由于南京的强势,镇江扬州就必须着力培育和打造强势产品,走差别化、高端化发展之路。两市可在宁镇扬合作视野中利用各自特色进行合作,充分彰显两市人文性、生态性、休闲性和精致化的城市特点,走错位化发展、差别化竞争之路,完善丰富文化休闲产品,推进城市旅游建设与发展,着力发展中高端旅游,设计出富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整合并打造“双子城”的特色、亮点,将“长三角文化休闲后花园”建设好。

参考文献:

1.杨家栋,魏文杰.构建“扬—镇经济共同体”的理论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2001(1)

2.张欣建,吴国清.城市旅游诚信体系及保障措施探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3.王红兰.论城市旅游的发展机遇与挑战[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1)

4.黄耀丽,李飞,李凡.基于竞争力要素和空间尺度的城市旅游竞争力刍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4)

猜你喜欢

城市旅游中小城市区域合作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手绘插画在城市旅游文化中的运用
基于消费视角下的高铁经济给中小城市带来的产业变革
英国区域合作元治理的实践与启示
长三角区域合作
欧盟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