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艺术浅探
2009-09-30刘梅青
刘梅青
课堂是时时需要更新、创造的地方。面对课堂,我们要以赤子的心,去探索它的奥秘,感受它的灵动,品味它的美妙,体验生命成长的快乐。每一个课堂都是未知的,都是无可复制的、个性迥异的,都是两个生命的相互碰撞、交融、成长。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教给了学生知识、技能和方法,引领他们成人成才,自己也在教育中成长,感受着成长的喜悦和幸福。下面是我多年来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每节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并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从内心产生强烈的“探索知识”的欲望,以积极探索问题、要求解决问题的心态来驱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并自始至终维持浓厚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教师应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明确本节数学课堂教学的任务。
二、采用探究式、讨论式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创造才能
1.从学生和教学内容出发,创造性地组织数学智力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思考和创新的体验中构建知识,学习方法,增长智慧。这里说的智力活动,就是为学生创设一种动手操作、独立观察、积极思考的实际活动,激起学生自主地钻研和创新,经过群体的交流,完成对信息的加工过程,使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
2.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思想。首先,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真正从权威的讲授者变为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好朋友和引导者。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建立起一套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形成新的教学思路:问题情景、操作、探讨、交流、总结、应用、拓宽。过去上复习课,老师系统整理知识,学生听完后,完成一些相应的习题,总结一下,就算是复习告终了。如果知识的脉络由学生独立整理,练习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互相设计、交流练习。在交流过程中,允许同学们提出问题,进行答辩,关键的环节举例说明。这样复习课就上出了情趣,上出了深度。
3.积极创造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动,乐于在游戏和活动中学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在传统的课堂上,往往被过于严肃的“管教”,把好问好学的积极性压抑了下去。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提倡教师处理好三件事:一是保证学生在探讨问题时,有宽松的气氛;二是理解童心,允许学生用自然的、带有童趣的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意见;三是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样就大大解放了学生和老师,课堂上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和谐的新景象。有时虽然学生的语言不那么准确、完整,但可以看出他对问题的实质是理解了。老师就可以高兴地点点头,他的表情中就会流露出自信。待教师引导全班同学进行总结时,他会在不断吸取别人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建立起合理的解题思路。长期这样做的话,会大大改变了课堂上生硬灌输知识的局面,使学生在生动活泼、充满情感和乐趣的智力活动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自觉学习着构建新知识的方法。
4.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是能提出问题的先决条件。如何帮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呢?首先,应注重创设高质量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使他们的大脑积极运转起来。其次,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供给学生的探究材料既要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发展,能够利用已有基础知识能够解决的,又应该是学生通过探究能够达到新的“最近发展区的”。最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素养,它需要教师进行长期的、有意识的引导和训练。发现问题是开展数学探究活动的前提,教师应转变自身角色,从学生的发展着眼,巧设情境,精心组织,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使他们敢于质疑,乐于提问,善于提问。
三、巧用多媒体,能有效地激趣解疑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由于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要让小学生在四十分钟内自始至终的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那是很不容易的,教师只有创造出一个个新奇、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带着兴趣学习是教学的一个最简单的有效法则。而多媒体不仅可以提供生动的画面,还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现实的生活材料。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增加学习的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评价要做到:评价的语言要饱含激励,用教师的真情实感去评价学生;减少简单确定性评价,倡导发展性评价。做到严格管理与激励评价相结合,批评与激励相结合,主要在批评的方式上下工夫,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大仪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