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中学语文教学效益的思考
2009-09-30陈玉
陈 玉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自能成文。”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努力提升中学语文教学的效益。
1.角色换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理应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人。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的是“说书人”的角色,而学生则一律成为“听书人”。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工作量大却收效甚微。其实,一堂课就是一场戏,而教师只是戏的导演,学生才是戏的表演者,戏的主角;好的导演绝不是千篇一律地先由自己表演一番,然后再让学生来简单模仿,而是抓住关键,让演员自己用心去领悟、理解和表现角色。由此可见,要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就必须“授之于渔”,让学生自主学习,亲身经历语文学习这个特殊的生活过程,并从中体悟生命的价值,在不断反思中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
2.拓宽第二课堂渠道,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要学好语文单靠课堂上的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开辟第二课堂。诗人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教师和学校应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努力创造条件。如节假日不补课,开设图书阅览室,不搞题海训练战术等。其次,为了减少学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语文教师还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比如: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好书与语文学习网站;介绍各式文体的阅读方法;告诉学生如何做读书笔记等。
3.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竞赛,开辟语文活动园地。中学语文竞赛的形式很多。如作文竞赛、演讲竞赛、朗诵竞赛、书法竞赛、手抄报竞赛等。开展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又可带动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写作。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平台,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学语文的意义和乐趣。
4.让学生走出校园,领略外面精彩世界。人们常说:现在的孩子生活在蜜罐里,什么苦也不用吃。殊不知,今天的孩子也有自己的苦衷。他们孤独,生活单调,犹如笼中之鸟。他们过着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这种“两点一线”式的生活,使学生严重脱离社会实践。根本没有太多的机会接触社会、认知社会。可语文学习离不开社会实践,因为社会是学习语文的第三课堂。作为学校、教师,应把节假日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走出校门,去看看外面的多彩世界。比如组织或安排学生深入工矿企业、街道社区、山乡农村等进行社会调查和“研究性学习”,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