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想社会主义背离社会主义本质

2009-09-30魏行进

民主与科学 2009年4期
关键词:空想公有制乌托邦

魏行进

社会主义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的一种梦想。

人类在地球家园中生活了300万年,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还不到一万年。有了人类,就有了梦想,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和幸福,就是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梦想。从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的“大同”思想和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柏拉图的“理想国”,到16世纪至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再到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为标志的科学社会主义。一万多年来,从穴居荒野到遨游太空,人类一步一步把对美好社会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一、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分析

哈耶克说:“社会主义就其本质而言,是试图用社会调节和社会控制的办法克服资本主义的制度性弊病以实现社会公正从而达到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的一种思想、运动和社会制度。”

简单地说,封建主义是“封而建之”、“皇权至上”的国家,资本主义是“资本至上”、“私有权至上”的国家,社会主义是“社会至上”、“公有权至上”的国家。从历史看,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可分为朴素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时期。

1.朴素社会主义理论。

朴素社会主义思想早在2500多年前就出现,其典型代表在东方有孔子的“大同社会”思想,在西方有柏拉图的“理想国”思想。春秋战国时代,中华民族的先人孔子就有这样一个梦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 柏拉图《理想国》的目的就是实现正义。他主张:取消私有财产,取消家庭,即实行“共产”、“公妻”。只要取消了私有财产和家庭,人们就可以不分你的、我的,就无法为自己及其后代谋私利,人们互相视为亲人,同悲欢,共甘苦。

2.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从空想至今已有490年历史,空想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516年托马斯·莫尔所写的《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历经了300余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6世纪至17世纪中期封建社会时期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莫尔、德国的闵采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二是17世纪中至18世纪末资本主义初期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温斯坦莱、法国的马布利和摩莱里。三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前半叶资本主义发展时期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法国的欧文。

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激烈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认为私有制是“兴风作浪的魔鬼”,主张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消费品的平均分配。他们要把社会改造成“人人都是富人,人人都是穷人,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人人皆兄弟”的美好社会。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标志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科学共产主义运动至今有160多年。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马克思、恩格斯等。

马克思的理想就是消灭私有制,实现民主、公平、正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空想式社会主义主要特征及其悖论分析

纵观国际社会主义流派,自称信奉社会主义的国家遍及全球,曾多达70多个。概言之有: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等的科学社会主义;二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沿袭下来的社会民主党传统的民主社会主义;三是第三国际以来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四是第四国际托洛茨基式的社会主义。此外,还有民族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军事社会主义等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

自从1917年苏联建立了地球上的第一个第三国际社会主义国家至今,第三国际社会主义实践已有90多年的历史。至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地球上出现了十多个第三国际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拥有世界1/3人口和1/4土地的强大的社会主义世界性体系。

但是,除了科学社会主义外,其他早期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大多带有“乌托邦”和非科学的成分,均带有广义上的“空想社会主义”成分。“空想式”的社会主义,都具备以下几个共同的特征:

1.经济上的公有主义、小生产主义和平均主义。大多数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经济的私有制是万恶之源,财产公有制和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是它们的共同理想。空想社会主义的鼻祖莫尔在《乌托邦》中指出:“在乌托邦,全部社会财富是大家所公有的,不管什么产品,都汇聚到指定的市场,家家户户到市场领取全部所需要的东西,不付钱,也不受数量限制。”乌托邦实行财产公有、按需分配,其前提是物资非常充足,产品非常丰富。但丰富的产品从何而来呢?《乌托邦》认为,那就是实行务农为本的严格的生产劳动制度。其实,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高度计划的、在落后生产力条件下的小农生产,而不是现代高度市场化、科技化的大工业生产。显然,落后的小生产经济不可能为社会提供丰富的可供按需分配的产品,经济上人人满足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可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

2.社会生活上的高度共有主义、计划主义和公开化。公有、共享、统一、公平的思想可以说渗透到空想式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乌托邦社会人口是计划的,城市人口多了就强制划配给农村,整个国家人口多了,就向国外移民;吃饭是公共的,人们均在指定的公共食堂吃饭;房子是轮住的,每一住户可以任人自由进入,而且住房须每隔十年用抽签方式调换;没有迁居和旅行自由,在乌托邦,凡是出行和游览的公民须得到领导的准许,并持有总督的文件,上面规定回来的日期,任何人擅自越过本城辖区,将作为逃亡者被押回,严重处罚;服装是统一的,工作时,穿可以经用七年的粗皮服,外出时,披上外套,外套着色全国一律,乃是羊毛的本色;生活中没有多少自由,无益于物质生产的工艺和劳动、自由恋爱等都在严禁之列。

3.思想意识上的高度垄断、统一和计划化。为了保证步调一致的社会生活,空想社会主义实行思想意识上的高度统一。空想式社会主义社会模式中没有言论自由,莫尔的乌托邦社会规定:“在议事会外或在民众大会外议论公事,一律以死罪论。”莫尔说:“若干乌托邦人尊敬以道德或荣誉著称的先贤,把他当做神,甚至最高的神。”“乌托邦人在这点上意见一致,即只有一个至高的神,是全世界的创造者和真主宰。”可见,在空想式社会主义模式,领袖就是神,领袖的思想是至高无上的。

4.政治上的形式上的选举制、事实上的终身制和严格的极权制。

用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来实施公有、共享、公平、统一的这一共产主义幸福生活目标是大多数空想式社会主义者阐述得最不完美、最感困惑和矛盾的问题。要实行统一生产、统一分配、统一生活的社会,必须有严厉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管理制度和高度垄断的意识形态制度,这几乎是空想式社会主义国家必然或不得不选择的无奈的道路。从自然属性而言,人是有思想的并且具有趋利避害意识的高等动物,在经济领域、思想领域和生活等领域,如果没有强权制约,公民的“自私性”必然会危及空想式社会主义的“公有性”。

莫尔的《乌托邦》规定:“每三十户每年选出官员一人,叫飞拉哈。每十名飞拉哈以及其下所掌管的各户隶属一个高级的官员,叫首席飞拉哈。全体飞拉哈用秘密投票方式公推一个总督为最高统治者。总督为终身制。首席飞拉哈每年选举,但如无充分理由,无须更换。其他官员都是一年一选。”在乌托邦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候选人的指定性和选举程序的非公开性,选举制是不彻底的,往往是形式上的。任期制常常会变成事实上的终身制,要么无限任期下去,要么从一个职位调任到另一个职位,位置变了,但权力本身始终存在着。在乌托邦社会公民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手拿鞭子的士兵和官吏监督着,迫使人们做到勤劳、公平和大公无私。

从以上空想式社会主义特征的分析中可见,空想式社会主义存在着两个最致命性的悖论:

1.经济、生活的“公有制”与政治、思想的“私有制”之间的悖论。

用高度集权的“政治私有制”和集中统一的“思想私有制”来保证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等的“经济公有制”的实现是空想式社会主义的最大特征。这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空想式社会主义的致命缺点,正是这一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才导致了苏联、东欧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2.公有制内部所有权的“公有性”与支配权、使用权的“私有性”之间的悖论。

如果说剥削阶级社会的根本属性是“私有制”,那么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就是“公有制”。社会主义要在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彻底废除“私有制”,就必须处理好所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三者的关系,否则,“公有制”只能是形式上的“公有制”。如果规定生产资料全体人民公有制,但是人民无权支配国家的土地、工厂,无权支配国库里的公共财政等,那么经济公有制就是一句空话;如果规定人民主权,政治权力人民所有,但是人民没有选举权,没有监督权等,那么政治公有制也是一句空话。所以,所有权的“公有性”与支配权、使用权的“私有性”之间的矛盾是空想式社会主义的又一大基本矛盾。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要求分析

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思想特征及其缺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市场经济”、“市场政治”、“市场思想”三位一体的“市场制度”,早期空想式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计划经济”、“计划政治”、“计划思想”三位一体的“计划制度”。

爱因斯坦说:“应当记住,计划经济还不就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本身还可能伴随着对个人的完全奴役。社会主义的建成,需要解决这样一些极端困难的社会—政治问题:鉴于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的高度集中,怎样才有可能防止行政人员变成权力无限和傲慢自负呢?怎样能够使个人的权利得到保障,同时对于行政权力能够确保有一种民主的平衡力量呢?”苏联的一个著名学者说:“没有民主,没有思想和意志的自由,物质上最大的饱和不能构成共产主义。如果社会主义的奋斗纲领上只有财富意愿而没有民主自由和人权的条文,那么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出现的社会主义制度都将是畸形的。”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可见,全面而科学地构建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制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只有科学地构建这三种制度,才能在中国真正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才能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引向科学的、光明的大道。

(作者单位:浙江省象山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空想公有制乌托邦
全民抗疫下集体主义的当代内涵与制度优势探讨
规划人生
哲理漫画
小老虎种花
警惕“空想”
乌托邦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从劳动主义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