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采购团向台紧急输血
2009-09-30汤惠芸江潇
汤惠芸 江 潇
以出口为主导的台湾经济,在2008年底的国际金融海啸中受到重创。为了替台湾经济「进补」,2009年5~8月,大陆三批采购团先后赴台签下巨额订单,并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为两岸企业界建立起便捷、顺畅的交流管道。长远而言,可以让台湾经济得到大陆采购团「进补」之后,产生更大的活力,也让CHAIWAN「中台」概念成为未来两岸面板产业合作的新趋势。
经历2008年国际金融海啸冲击后,台湾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受到重创。据台湾主计部门的统计显示,从2008年第三季至2009年第二季,台湾经济已经连续四季负成长,分别是-1.05%、-8.61%、-10.13%和-7.54%%。反观大陆经济成长速度虽然受国际金融风暴影响而放缓,但过去四季仍维持6%以上的成长速度,分别是9%、6.8%、6.16%和7.9%。
要让台湾经济的「伤口」在金融海啸后尽快复元,需要一个庞大的外销市场作为产业的「大补丸」,为台湾不同领域的产业注入新活力,受金融风暴影响相对较轻微的大陆,正可以扮演这样的角色。
2009年5~8月,商务部会同国台办等部门分别组织了3批有实力的大陆企业赴台,开展经贸促进及采购活动。据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以下简称海贸会)秘书长孙兆麟对记者介绍,三批采购团在采购产品的选择上各有侧重。
大陆采购团签订巨额订单
「第一团主要选择以家电下乡为主的生产企业;第二团以商贸流通企业为主,采购产品主要为食品、农产品、日用百货、工艺品等;至于第三批采购团除了一些化工、机械、电子、汽车零组件、纺织等行业的项目洽谈之外,还包括前两批采购团所达成意向的项目签约。」
2009年5月底,由大陆联想、海尔、长虹、TCL、中兴、同方、海信、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天外伞业等35家企业组成的第一批采购团,在台湾的现场签约金额约8.27亿美元,预计未来一年内总成交金额将超过22亿美元,对台湾3C产业的出口带来了实质性的帮助。
7月中旬,由王府井百货集团、上海百联集团、天津物资集团、武汉中百集团、合肥百货大楼集团等74家大陆商贸流通企业组成的第二批采购团赴台,现场成交金额达1.46亿美元,未来1年内采购意向超过6亿美元,总计促成的采购商机高达7.46亿美元。
第三批采购团在8月19日抵达台湾,由商务部台港澳司司长唐炜率团,约有55家大陆知名厂商,共114人组成,其中包括联想集团、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神舟计算机公司、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中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等。
台湾外贸协会董事长王志刚表示,海贸一、二、三团合计已签约采购金额为54.76亿美元,最大订单是联想下单32.55亿美元,三个团合计未来一年内可再签约31.44亿美元,总计采购商机可达86.2亿美元,已经超出预期。
唐炜表示,海贸会三个采购团的签约成绩确实超出预期,下一步希望能朝向更专业化、细致化的商机洽谈,例如纺织服装及台湾五金等业别;采购团的签约成果已经为金融风暴后的两岸经济挽回一抹亮光。
台湾贸协指出,最受陆商青睐的台湾企业产品,包括金属加工机械、机床、气动工具及塑料(PP、ABS)等,依据买主回复资料,海贸三团签约金额45.01亿美元,后续 1年采购商机还有11.44亿美元。
王志刚说,2009年底前还会有9个大陆采购团赴台,并呼吁台湾各界除了关注采购金额外,更应该将焦点放在两岸经贸合作平台的建立,未来可以为两岸企业带来更长久的经济效益。
为台湾经济进补拉近两岸情感
大陆首三批采购为台湾经济「紧急输血」,达到一定效果。从短期来看,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背景下,大陆采购商签下的巨额订单解决了台湾供货商的商品供销难题,刺激了台湾经济的发展。孙兆麟告诉记者,大陆和台湾在经济上形成互补的关系。台湾属于外向型经济体,一旦出口受到影响可能直接对经济产生较大冲击。而大陆经济体规模较大,相对来说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也较强。
「从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上半年,两岸之间的贸易额有所下降。通过组织大陆采购团赴台采购,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台湾产业界和民众对未来的乐观预期,增加产业投资和扩大消费,体现大陆方面的诚意和心意,另一方面也符合大陆扩大内需的政策需要。以面板市场采购为例,大陆企业赴台采购对台湾面板产业起到了正面推动作用,现在台湾面板企业不仅满负荷开工,而且还为台湾人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孙兆麟说。
从长期来看,大陆赴台采购对两岸企业产销对接搭建了有效平台,为台湾产品开拓大陆市场建立了管道。赴台采购不仅促进了台湾产品在大陆销售,也扩大了两岸贸易,而且为两岸企业交流搭建了新平台,增进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
孙兆麟说,「采购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我们更希望通过两岸主管部门的搭桥使两岸企业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形成常态化的日常往来。这三批大陆采购团已经为两岸企业搭建了交流平台和沟通管道,也为今后两岸经贸交流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台湾宝华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梁国源接受本刊访问表示,大陆是台湾最大出口市场,也是台湾最大贸易顺差的来源,按正常情况,理应是台湾组织采购团赴大陆采购,才能让两岸贸易状况更平衡。现在反而是大陆组团赴台采购,从两岸关系的大格局来看,只要经贸交流能够促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稳定,相信都会受到两岸民众的肯定。
2009年5~8月,大陆三批采购团陆续登台,「买气很大」的采购实力让台湾相关产业相当振奋。其中,海贸三团赴台期间,适逢南台湾发生「八八水灾」,救灾工作如火如荼之际,海贸三团还未进行采购就先决定捐款300万元人民币。团长唐炜强调,「捐款赈灾是一份心意,抱着知恩图报的心情,让这趟台湾行更增添一股暖意。」
两岸经贸交流悄然转变
两岸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大陆长期是台湾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而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主要得益于大批「登陆」设厂的台商,从台湾大量采购设备、原材料等,这些采购额甚至占到台湾对大陆出口额的一半以上。不过,这种「投资带动出口」的情况随着大陆采购团赴台签下巨额订单,将会发生巨大变化,可以预期大陆赴台采购热,为两岸经贸交流揭开新页。
三批赴台采购的大陆企业,包括联想、海尔、长虹、中兴等,无一不是在过去30多年大陆经济起飞过程中壮大起来的本土企业,在他们大量赴台采购的背后,是大陆庞大的内需市场。在两岸经贸交流这台「大戏」中,大陆企业和大陆市场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陆以低廉的土地、劳力成本和租税优惠政策,为台商提供了广阔而廉宜的投资空间和顺利转型的机遇,那么现在,大陆以广阔的内需市场和飞速成长的本土企业,可望再次成为台湾经济于困境中二度转型、再创辉煌的新引擎。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新形势,面对两岸经贸交流内容与本质的悄然改变,台湾经济亟须思考其发展模式的转型与创新。诚如台湾经济专家所言,要由原先以大陆为「工厂」的模式,逐渐调整为以大陆为「市场」。
大陆当前正推出一系列的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这些措施除了有助于大陆本地的产业,也有余力将这块「大饼」分享给台资企业。光从台商过去对大陆投资作出的经济贡献来看,包括制造大量就业机会,有助解决大陆社会问题等,就值得台湾在经济困难的当下,分享大陆内需这块大饼;而台湾产业的技术和产品质量,相信也能让大陆采购团感觉「物超所值」。
CHAIWAN「中台」概念成未来趋势
从两岸经贸交流新局面这种长远目光来看大陆采购团赴台的意义,不能纯粹视为「惠台」政策,其实大陆对台采购,也为大陆企业注入如活水般的新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助理兼经研室主任张冠华对本刊表示,大陆采购团对台湾的面板以及相关电子产品的采购,本身也是大陆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的需求,其实是两岸互利双赢,不能简单的视为「单方施惠」。
张冠华说,从2008年底,大陆不断有政策刺激内需市场,以应对国际金融海啸带动经济成长。包括电视机等家电产品的销量都不断有上升趋势,大陆厂商本身就有对面板的需求,正好台湾过去一年因为金融海啸影响,面板产能不断下降,据统计,2008年底部分台湾面板厂的产能利用率已经降到40%左右,大陆通过「家电下乡」政策,为台湾厂商提供「急单」,对提高台湾相关面板厂的产能利用率效果明显,估计台湾面板厂的产能利用率在2009年7月已经提高到70~80%。
在LCD面板产业,大陆业者近年纷纷采用台商明基、奇美等厂商的面板,使台湾面板在大陆的占有率一举超越韩国。根据市场调查机构Display Search指出,2008年第一季韩国在大陆的LCD面板市占率为46.2%,台湾当时只有35%,但到了2009年第一季,台湾逆势冲到了56.5%,韩国则掉到29.7%,在金融风暴之中,台湾面板业率先传出「逆风而上」的好消息。
韩国媒体最近创造Chaiwan「中台」一词,代表台湾技术与大陆生产力及市场结合,对韩国高科技业者产生的威胁。例如三星、LG等韩国LCD面板领导厂商,一向是大陆品牌供货商,但是在2009年初,海信、TCL、长虹等大陆主要电视机制造商将韩国产面板,换成友达、奇美等台商生产的价廉物美产品。
目前「中台」这个概念正在形成和扩展中。在经济上大陆扩大对台采购,使台湾产业界得以尽早脱离经济衰退的困境。由于大陆拥有庞大的内需市场,以市场作为主要力量来协助台湾经济脱困,形成「中台」这样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也是两岸和平发展的最佳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