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应用标本制作法
2009-09-29周文逊姜勤勤
周文逊 姜勤勤
[摘要]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是临床口腔科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为了给口腔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教学标本,在教学中能真实地模拟这种麻醉,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临床基本操作,本研究利用尸体头部经张口固定,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及其伴行动、静脉的剥制暴露,并仿真设置固定麻醉注射器等,制成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应用型示教标本。该标本可一目了然地显示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路径、注药点、注射针与各神经、血管等的毗邻关系。
[关键词] 解剖学技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8(b)-142-01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是口腔科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1],其并发症比较多见。因此,为了避免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必须清楚相应的解剖基础。解剖结构判断错位会导致麻醉不全、麻醉不足、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等[2]。麻醉注射针位置放置不当会引起面瘫、下牙槽神经和舌神经麻痹(暂时性或永久性)、牙关紧闭[3]等。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使医学生毕业后能熟练地掌握这一基本技能,本研究设计并制作了经口内进针和口外进针2种进针方式行下牙槽神经阻滞术的教学标本,以显示下牙槽神经阻滞术的进针部位、方向、角度、深度和针尖停留部位。因该标本直观性强,可清楚地显露该部位的神经及其毗邻关系,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面深部的解剖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能成功地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术。现将标本的设计与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取材
选用经防腐固定并呈张口状态、年龄在25岁以上的成人尸体。平第5或第6颈椎的高度水平截取头颅,剃去头发,做正中矢状锯开,为口内进针和口外进针标本提供相应的材料。
1.2 标本解剖
暴露下颌神经和下颌孔:首先,沿下颌角前1 cm向上至下颌骨髁突前0.4~0.5 cm处连线,做冠状锯开至颅底;再转向后做水平锯开,去掉下颌支的后半部;最后,于冠状切面的中部至颅底的一段,在下颌骨的内侧,软组织间剥制出血管、下颌神经及其下端的下颌孔,可清楚地显示下牙槽神经及其伴行血管由后上向前下进入下颌孔,下牙槽神经该段的内侧0.5~1.0 cm处是舌神经,在其后上方0.5~1.0 cm处即颊神经所在[4]。此外,可测量由下颌孔周围的骨面到黏膜面距离,为2.5 cm左右(即麻醉时穿刺的深度)[5]。
1.3 设置注射器
1.3.1 经口内进针,取一支9号针头,于一侧材料的下颌第3磨牙平面后方1 cm左右,并平行牙齿咬合面刺入,沿口腔黏膜深面及下颌支内面进针约2.5 cm至下颌神经旁。
1.3.2 经口外进针,取一支9~12号针头,于另一侧材料的下颌角前1.5~2.0 cm,下颌骨下缘下方1.0~1.5 cm处,沿下颌支的内面向上刺入3.5~4.0 cm至下颌孔处。
1.3.3 分别用标签标出下颌神经、下颌孔、下颌第3磨牙、口内进针点和口外进针点等,并用502瞬间黏合剂固定针头。
2 讨论
2.1 标本的适用性
该标本完全接近于患者的口腔结构,并模拟患者的张口状,能更清楚地观察到双侧被麻醉神经及其周围结构。因下颌第3磨牙颌面水平向后2.0~2.5 cm处即为成人下颌孔的位置,经口内进针的下牙槽神经阻滞术可以下颌第3磨牙为进针的定位标志,从其后方进针,所以选材时,要用长有第3磨牙(25岁以上)的尸体为材料。经口外进针的下牙槽神经阻滞术是从下颌骨下缘进针,因此取材时,离断部位不能过高,应选择在第5或第6颈椎的高度。此外,在做冠状切暴露下颌神经和下颌孔时,不能过于向前,否则将锯掉下颌神经和下颌孔,因此选择在下颌角前1 cm向上至下颌骨髁突前0.4~0.5 cm连线处。
2.2 麻醉穿刺点的标志
临床上在患者口腔实施下牙槽神经麻醉时,因不能直接观察到下牙槽神经,经口内进针的下牙槽神经阻滞术标本,应重点标出下颌第3磨牙、下颌神经及进针点。经口内进针的标本,针头在组织内行程较短,容易改变角度或脱落,所以需进行固定处理。而经口外进针的标本,除显示下颌神经和进针点外,还应标出下颌孔。
3 体会
在该标本的制作和示教过程中,应告诫学生临床麻醉时勿直接针刺下颌孔和下牙槽神经干,更不能将麻醉剂注入伴行的血管内,在针尖碰到下牙槽神经周围的骨面后,退出0.5 cm左右,回抽无血时再注射麻醉剂。如果该患者已无第3磨牙,可以翼下颌韧带为标志,该韧带在张口时明显隆起,从韧带中点进针,针尖所刺入的骨面也就是下牙槽神经在进入下颌孔的位置。这样,学生可熟练地掌握下牙槽神经麻醉这一基本临床操作。为能更加准确地把麻醉剂注射到翼下颌间隙,实施下牙槽神经的阻滞麻醉,学生应了解与下牙槽神经相关的解剖学形态结构及位置变异,同时,应加强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骨学测量研究。
[参考文献]
[1]范俊露.新型口腔麻醉剂“碧兰麻”临床应用问答[J].中华口腔科杂志,2000,35(6):469.
[2]王志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及拔牙引起外耳道出血3例报告[J].广东牙病防治,2007,15(11):509-510.
[3]于立君,简波,文绍先,等.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致张口受限1例[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6,27(2):84.
[4]彭大才,李振强,应大君,等.经口腔外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和颊神经阻滞麻醉点的应用解剖[J].2005,27(6):538-540.
[5]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29.
(收稿日期:200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