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
2009-09-29闫杰
闫 杰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2-0047-01
摘要:20世80年代具有重大影响的《Z理论》作者威廉·大内,在其著作中提出了“Z型组织”的概念,Z型组织要点是:信任的人际关系;员工相互平等;人道化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注重对人的潜能细致而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树立整体观念。他认为:“使员工关心企业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他的理论是对人的行为从个体上升到群体和组织的高度进行研究。认为人的行为不仅仅是个体行为,而且是整体行为。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者如何实现人性化管理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人力资源;以人为本;管理
一、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存在的问题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利用和保持等方面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使人的强能得以充分发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管理活动。根据企业管理活动周期,可以分为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选拔、培训开发、续效考核、薪酬管理激励管理等几大模块。
从企业经营管理规律中可以知道,在资本的转换与增殖过程中,人的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是所有管理模块得以联系起来的纽带,使得所有的管理活动有机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
但是我国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1管理理念落后,仍处在“人事管理”的阶段
知识经济时代已使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从传统的“人管人”发展到了“以人为本”的开发上来了,而很多管理者仍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混为一谈,并且很多企业内的人力资源管理仍沿袭过去的考勤、奖惩和工资分配等管理约束机制,根本没有将管理智能转到开发和培训人力资源方面来,同时也缺乏探究和培养企业人才的长期计划。
2企业坚持“实用”,不愿“等才、养才”
许多企业在招聘时都会打出一条要求:有X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他们不愿在高校内招聘,因为他们不想为毕业生付出“养才”的成本,更害怕花大量的时间与财力培养的人才将来会跳槽,自己竹篮打水一场空。
3对人才“竭泽而渔”的策略
很多管理者认为员工就应该像蜡烛一样为企业释放光和热,却不给他们充电学习的机会,只有对员工的消耗而没有与员工的长期利益共享,也不对员工的个人发展做长期的规划。不给人才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却要求人才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样的企业只会误人误己,招不到真正的人才。
4绩效考核流于形式,与激励措施脱钩
对绩效考核方面认识的缺乏使管理者对于如何有效促进企业效率茫然无措。主要表现在:单方面出台企业制度,缺少员工参与度;考核指标与员工实际效率不对等;管理后动中缺少组织文化的正面支持;组织结构与岗位动荡频度太大等。
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时代要求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求管理者更多的为员工考虑。将企业的员工视为非常重要的资源,是企业价值的重要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是将这些资源加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使之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推动力。其常规工作包括制订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协助企业进行改组和业务流程的设计、提供公司合并和收购方面的建议、参与提供业务信息与企业竞争、制订人才保留计划、帮助业务人员提升解决难题的能力等等。
所有这一切归结到一点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响应“以人为本”的管理,从管理角度上讲,以人为本是一种企业员工管理思想,这种思想强调员工在管理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
以人为本是说企业的管理方式着眼于作为“人”的员工个人以及群体的本性需要,或者说是将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作为满足人需要的根本。由于作为人力资本载体的人不仅仅具有生产性,同时还具有社会性,对企业中的人应当视为人之“本身”,而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资源,而是将人作为第一要素,作为第一生产力。所以,以人为本就是创造员工满意度。员工是运用资源或者资本来创造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人,员工的满意度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决定了顾客满意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员工满意度是创造让员工积极发挥绩效的基本条件。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把人摆在第一位。具体说就是把企业管理的出发点、着眼点、落脚点放在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上,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在能力,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满足人的基本权利和需求,使大多数员工能够不断分享企业发展和改革的成果,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目标。
三、结束语
不管实际的管理状况如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终将成为时代的要求。它要求企业在管理人力资本时,必须学会尊重人、团结人、培养人,否则就会成为一个人才不断逃离的樊篱。从根本意义上说,“以人为本”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而且更是一种目的一切公司和组织都不应只把员工当成赚钱的工具,而应该站在员工的立场真正多为他们做些考虑:一切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新发展趋势的企业势必将在21世纪知识经济浪潮中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