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中“德”的多维分析及其现实启示

2009-09-29张诒三

道德与文明 2009年4期
关键词:之德小人品德

[摘要]《论语》中“德”共出现40例,这40例“德”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德”的主体方面设置个人与群体、君子与小人两组观察维度,从“德”的具体所指方面设置秉性与行为的区别,从“德”的作用方面设置治民与化民的不同,以此来分析《论语》中“德”的含义,联系今天的社会现实,可以发现《论语》中关于。‘德”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进行道德教育、道德评价以及个人的修身进德都很有启发。

[关键词]论语德个人群体君子小人

[中图分类号]B8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539(2009)04-0058-03

“德”是古代伦理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儒家之“德”、道家之“德”与法家之“德”各有特色。同是儒家范围内,不同著作的“德”也不完全一样。即使是同一本书中,“德”的意义也很复杂。《论语》一书的“德”,据安作璋主编《论语辞典》的统计是40次叫,其中主体指人的38例,有2例指动物,即《宪问》:“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又《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风兮!凤兮!何德之衰?”“称其德也”的“德”主体指“骥”,“何德之衰”的“德”指“风”,当然,这两个“德”的意义与主体指人的“德”有共同之处,那就是指“品质、素质”,只是用在动物身上了。另外,“德”还有“恩惠、恩德”义,《宪问》:“或日:‘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该意义的“德”共4例,这里讨论的《论语》中“德”的意义,先把这6个特例排除掉。

一些讨论《论语》中“德”的论著,往往从“德”的具体内涵“温、良、恭、俭、让”或“仁、义、礼、智、信”或“孝、友、弟、恭”等方面来论述,本文试图根据《论语》中“德”的使用语境,从“德”的主体方面设置个人与群体、君子与小人两组观察维度,从“德”的具体所指方面设置秉性与行为的区别,从“德”的作用方面设置治民与化民的不同,以此来分析《论语》中“德”的多种内涵,并联系社会现实,探讨《论语》的“德”对于我们进行道德建设、道德评价的启发和意义。

一、个人之德与群体之德

主体指人的“德”,有时是指个人,如《述而》:“天生德於予,桓魐其如予何?”又《泰伯》:“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又《季氏》:“‘诚不以富,亦祗以异。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於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以上的“德”都是指个人的品质,且都是指优良品质。有时“德”的主体指多数人,《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又《泰伯》:“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於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文中的“民德”和“周之德”都是指一个时代或一个社会表现出来的道德风尚、社会风气。

从以上罗列可以看出,当“德”的主体指个人时,“德”的意义倾向于好的、善的方面的“品质”、“品格”、“素质”,当“德”的主体指群体的人时,其意义倾向于时代或群体的“风尚”。《论语》本身没有论述个人品质、素质和社会风尚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但早期儒家已经注意到了个人品质和社会风尚的不同,认识到“圣贤”的个人品德对于“民德”即社会风尚的影响和引领作用。同时,孔子也认识到整个社会群体的道德风尚可以呈现一个总体特征,而这一总体特征不是通过个别的“圣贤”体现出来的,而是通过社会大众的“民德”体现出来的。

这些观念启发我们,个人修养、人品素质、道德水准受社会群体的影响和制约,而优秀的个人品德也会感化影响社会大众。我们在进行社会道德建设方面,仅仅提倡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是不够的,还应该营造整个社会的“尚德”风气,让具有优良品质的个人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鼓励,成为社会大众称赏和效法的对象,这样,个人品德和社会风尚就会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二、君子之德与小人之德

“君子”和“小人”在《论语》中出现得很多,两词除了指贵族和平民外,也指道德方面的区分,品德高尚的称“君子”,品德卑劣的为“小人”,因为“德”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自然会有“君子之德”和“小人之德”。“君子之德”指一种高尚的、好的、让人肯定和景仰的品质,因而能够影响、感化别人;而“小人之德”则指普通的、世俗的、格调不高的品质。有时两词并举,如《颜渊》:“季康子问政於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把“君子之德”比成“风”,把“小人之德”比成“草”,而且“风”能够吹拂、压服“草”,就强调了“君子之德”对“小人之德”的影响和感化。

在《论语》中,由于“德”往往指善的、好的、高尚的品质,所以也多指“君子之德”。如《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又如《里仁》:“德不孤,必有邻。”再如《宪问》:“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这几个“德”都是指“君子”的高尚品德,自然是指“君子之德”。

古籍中的“君子”和“小人”,本来是两个不带有感情色彩的中性词,“君子”指贵族,包括帝王将相、王亲国戚、百官、大夫、士,他们摆脱了体力劳动、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和稳定的经济收入,而“小人”则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各类社会下层的劳动者。《论语》中的“君子之德”的具体内容,有人总结为重义轻利、博学多思、仁爱宽厚、成人之美、修身不已等诸多方面,而“小人之德”则是自私自利、目光短浅、浅薄鄙陋、庸俗势利等。按照传统的认识,处在上流社会的人,应该有上流的品德,即“君子”应该有“君子之德”,而“小人”由于缺乏受教育的机会、政治地位低下、经济收入微薄,往往会具有“小人之德”。但是具有“君子之德”的“君子”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能够也必然会产生良好影响,因为“君子之德”像“风”,能够压服像“草”一样的“小人之德”,这实际上是强调了社会上流阶层对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积极的、强势的影响作用。

联系我们今天的现实,如果我们仍从“君子”和“小人”的角度区分今天的社会阶层,显然不合适。但是政治影响力、经济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确实是当今社会的现实存在,如果我们把政治影响力大、经济收入稳定、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比附为古代的“君子”阶层,还是可以的,那么他们在道德素养方面就应该表现出与自身的政治地位、经济收入、文化水平相符合的水平。

这样,《论语》中既从社会地位的角度区分“君子”和“小人”,也把“德”区分为“君子之德”和“小人之德”的做法,对我们今天进行道德建设的启发就是加强对政治影响力大、经济收入稳定、受教育程

度和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员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律教育,使他们不仅仅成为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人士”,也成为道德素养方面的“完美人士”;不仅仅在生活水平方面“上档次”,也能够在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方面“有品位”。

三、秉性之德与行为之德

秉性之德是指人的内在品质、道德素养,是人内心的道德意识、道德准则和道德自律等,也就是常说的“德性”;行为之德则是在各种行为、行动方面反映出的品德。人的品质和行为就好比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品质最终是通过行为显现出来的,而行为也自然是内在品质的外化。《论语》的“德”,有时是指人的素质、品质,有时则是指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活动。如《子张》:“子张日:‘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句中“执德不弘”的“德”,就指内在品质。再如《子张》:“子夏日:‘大德不蹄闲,小德出入可也。”句中的“德”是在行为、活动中反映出的道德品质,按《论语译注》的理解,“大德”指“重大节操”,“小德”指“作风上的小节”。几家《论语词典》中都有一项“行为、作风、品质”,显然,“德”也是指“行为”的,但是作为“德”的“行为”,应该是指合乎道德规范的、甚至是堪为人们学习榜样、楷模的“行为”。

行为反映一个人的品德,品质通过行为表现出来。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形成了通过“好事”来判定“好人”的习惯。一般说来,“好人”会做“好事”,但是在中小学道德教育以及各类牵涉道德的评价体系中,往往是通过“典型”的“好事”来衡量人的品德,这有合理的因素,也有不合理的成分。不合理的成分就是给那些善于弄虚作假、善于表演、“作秀”的人以可乘之机,一些人本来道德素质一般,但善于抓住表现的机会,会干“面子活”,就能得到“标兵”、“优秀”、“模范”等,而那些真正品德高尚、默默奉献的人反而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和鼓励。

因此,《论语》中把“德”区分为“秉性之德”和“行为之德”两个方面,对于我们今天进行道德评价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评判一个人道德素养的高低,不能仅仅根据几件“典型”事迹,更应该根据一个人平时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以及在日常工作、家庭生活、邻里之间等方面的表现。因为这些“小事情”往往表现出“大精神”。也就是说,在进行道德评价、评选优秀、选拔干部等工作中,不能仅仅依据突出的、典型的“事件”,更应该看重个人的“秉性”,而“秉性”往往体现在平时的小事上。因此,衡量一个人的道德品格,最好是把平时表现和典型事迹结合起来,尤其应该注意平时的、反映一个人本质“秉性”的日常细节,而不仅仅是几件“感人”事迹。

四、化民之德与教民之德

这是从“德”的作用方面来讨论的,儒家是主张“德治”的,但“德治”的具体内容以及实施方案又有哪些?我们通过研读《论语》发现,孔子主张的“德治”的具体实施方案,至少有“德化”和“德教”两个方面,即他一方面强调当政者要有高尚的品德,能够引导、感化、影响民众,这是“德化”;另一方面又强调对民众进行“德”方面的教育,这就是“德教”。如《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就是说,当政者在“为政”活动中,应该以“高尚的品德感化人”,这样才能“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又如《季氏》:“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其中“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一句,就反映了“修文德”可以“来…‘远人”的思想,这仍是强调“德”的“化民”作用。

《论语》中有些章节也反映了孔子主张对民众进行“德教”的思想。如《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之以德”的“道”通“导”,“引导”的意思,其中的“德”,与上句“道之以政”的“政”相对为文,又与下文“齐之以礼”的“礼”相对,应该同“政”、“刑”、“礼”一样,指具体地提供给民众的、让民众接受并执行的施政措施,即“德”方面的教育、引导,即“德教”。

在强调“以德治国”的今天,孔子的“德治”思想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要把“道德建设”作为“为政”的重要内容,执政者本人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责任感,能够以身作则,为人楷模。其行为不仅要遵循传统道德的“仁爱”、“孝顺”、“友善”、“诚信”等美德,更应该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现代道德规范。同时在具体的施政过程中,体现出对社会、对民众的道德教育和引导。但是目前一些基层领导习惯于“作秀”、做官样文章、表面文章,回避矛盾,不干实事;有的为了功利性的目的,弄虚作假、谎报政绩,这都违背了传统的“诚信”美德。也有些领导在工作上还算尽职尽责,但对父母不孝、对家人冷酷,这也是违背传统的“孝道”和家庭伦理道德的;也有些领导片面追求政绩、形象工程等,所作所为既有悖于传统道德、又违背社会公德,显露出领导者个人道德意识淡薄,道德品位低下,同时也败坏了社会风气。

总之,《论语》中的“德”有多种内涵,对我们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进行道德教育、道德评价、道德管理以及个人的修身进德都很有启发。

(作者:张诒三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山东曲阜273165)

参考文献

[1]安作璋,论语辞典[K],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34

[2]杨伯竣,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201

猜你喜欢

之德小人品德
平儿是“全人”还是“尤奸”“小人”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伦理生活与形上超越
——亚里士多德arete概念的多重涵义及其内在张力
指印小人来了
人生“十不得”
常修“四为”之德
木勺小人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