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09-09-29罗广强
罗广强
小学生只有对学习数学感兴趣,才会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上,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发挥数学独特的魅力,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数学题的一题多解等,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顺利地进行学习迁移等等.如我在教学加法交换律中的计算325+480+75时,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幕:一个四人小组在组内讨论的基础上,4人一起大步走上讲台,按他们自己的分工,四个学生都有事做,即一个读题,一个说确定算法的依据,一个板书算式,最后一个向大家征求意见:“请问同学们还有其它的计算方法吗?”这时,只见台下举起了一只只小手,这个说:“还有一种算法:325+480+75=480+(325+75),你们怎么没发现呢?”那个说:“还有方法,可以这样做:325+480+75=325+75+500-20.”还有的问:“为什么你们的算式和我的不一样,但结果却一样呢?”等等.面对每一个问题,台上的小组均派出代表作了认真的回答和补充.我抓住时机,对这个小组的交流进行了简短的评价.在学生们的掌声里,这个小组的成员带着自信、带着微笑回到了座位.这就是数学的独特魅力,我们要充分发挥数学独特的魅力,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应用数学广泛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教材几乎每一节都有生活情景主题图.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的生活因素,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地表现好奇心、挑战心以及想象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上不能总是向学生强调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要让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滋生学习的动力。
例如新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位置与方向中关于飞禽馆在动物园的什么位置?怎样走?由于学生到动物园的次数非常少,我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说一说荫生植物区在学校生物园的什么位置?从学校门口出发可以怎样走?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
三、创设数学导入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节课有了良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新课伊始,就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从而吸引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教“圆的周长”这部分内容时,我在课前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好一个圆和一条细线.上课后让学生将绳子绕圆一周,量出细绳子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或把圆在桌面上滚动一周,量出圆滚动时的起点到结束点的长度也是这个圆的周长,然后由几名学生分别报出自己所量的圆的周长,我猜圆的直径;再由几名学生分别报出自己准备好的圆的直径,我又猜圆的周长,结果都被我一一猜中.这时,学生们会想:老师没有量,甚至连我准备的圆都没有看见,怎么就知道圆的直径或者周长呢?此时的孩子们都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这样一来,学生情趣盎然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这充分发挥了数学导入的魅力。
四、展示数学活动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和合作研讨的学习方式.因为,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支柱;学生在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逐步完成对知识的认识,有时还会受同学的启发,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当然,教师要采取有效调控手段,重视“引”,大胆“放”,及时抓住有利契机,并创设条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让每个学生课前准备一个空心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上课后,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圆柱体和圆锥体,问:“你准备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底面积与高各有什么关系?”然后,让学生用沙子填一填,学生动手操作,兴趣很浓.实践中学生发现,不是任何一个圆柱体的体积都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只有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底面积和高都分别相等,圆柱体的体积才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学生边动手边思考,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理解,教学效果很好。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