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山东卷评析
2009-09-29耿顺传
耿顺传
一、考查内容及考查要点分析(见表1)
二、地理试题特点简评
1、体现新课改精神,依纲靠本,扣准主干
命题紧扣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山东考试说明,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相关主干知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地域分异规律、等压线图判读、气旋与降水天气、区时计算、等高线图判读、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类型、地形类型、外力作用、生态农业、资源利用、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自然灾害区域分布、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均来自教材的主干知识。
开放性问题讨论有较好的体现,如第26题(4)小题“对该省工业的发展,有人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其实是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首次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展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如第26题(2)小题“制作地图时,可以根据相邻实测点的高程确定它们之间待定高程点的位置来绘制等高线。请用此方法绘出C地的400m等高线。”
2、突出学科特色和能力立意,体现地理基本能力考查
地理学科综合性强,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特色,逢题必图(表),充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四项基本能力。文综地理试题涉及地理图表共12幅,试题的情景问题设置也紧紧围绕地理图表展开,切入点明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和新课程理念。
试题摆脱多版本教材的束缚,坚持能力立意的主导思想,将基本理念转为实践验证,摒弃了死记硬背,让考生的能力在试题中得以施展,如选择第1题,“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需要解读题干的信息“非洲”、“农业带”、“沿0°经线”、“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然后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而获取该地域分异规律为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中的“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应该为“热量”。再如,第5题,“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①湖面低于海平面,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④含盐量降低”,试题中的这些信息,大部分可以从图中获取,即等高线数值为负值,则判断湖面低于海平面;结合指向标,根据等高线北密南疏,可判断古湖盆地势北缓南陡;湖水减少,其环境调节作用会减弱,含盐量会升高,答案得解。
3、注重区域图、统计图表的考查
文综地理12幅图表中有6幅是区域图,而且地理区域图的切选范围较小,有利于引导考生关注区域地理特征。统计图(表)的使用较前几年增多,共有4幅,这有利于学生定量描述和阐释问题。
以区域地图为载体,结合文字材料,考查考生的空间定位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综合分析区域内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例如,第26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形图。首先要定位,根据经纬度、河流、等高线、海陆轮廓、城市分布等区域特征进行定位,然后确定区域,分析区域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考查相关知识。
4、隐性考查热点,体现科学发展观
从试题表面看,没有一丝最新统计资料和热点背景材料,坚决回避了热点,但仔细分析,试题却隐性考查了热点问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如大西洋飓风对沿海国家的影响;艾丁湖与全球气候变化;西南地区土地利用、福建外向型工业选择、生态农业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台湾与大陆三通;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减少;环渤海地区资源利用与构建和谐社会。
5、贴近生活实际,集中关注民生和社会问题
试题涉及到非洲农业带、绿洲农业、农业土地利用、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涉及面广,重视程度大。同时关注了工业结构调整、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
6、试题整体难度不大,却不易得分
根据考生的反馈,试题整体难度不高,但出错率却比较高,究其原因,说明试题的问题设置具有较高的思维含量,抛开了死记硬背,注重了能力的考查,同时也说明试题的综合性较强,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另一个方面,说明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对四项基本能力训练的提高和对基础知识积累不够。
7、需改进之处
(1)试题的新颖性、时代性不足,有为不追逐热点而回避热点的嫌疑。如“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中的时间段“1973-2002年”,“2007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中的“2007年”,“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中的“2007年”,“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中的“2000年”等,材料中时间的滞后,会给人一种试题陈旧的感觉。
(2)考查的知识面不够宽,特别是以农业为背景考查的点太多。
(3)中国地理涉及内容多,而世界地理涉及内容较少。
(4)山东特色体现不够。
(5)“世界时”的概念对部分考生来说较陌生。有的考生误认为是东西十二区的区时。如果用“国际标准时间”标注则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