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字母与地貌类型
2009-09-29肖春明刘春荣
肖春明 刘春荣
A形峰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角峰。高山上的冰雪经过重结晶后形成冰川体,它一方面有巨大的压力(100米厚的冰体.冰床基岩所受的静压力为90吨/米2),一方面是运动的(运动速度与冰床坡度成正比),故挟带岩石碎块的冰川对冰床和谷壁有很强的侵蚀作用。在平缓的山地或低洼处积雪最多,将岩石侵蚀成半碗状或马蹄形的洼地,形成典型的冰斗。几个冰斗所交汇的山峰,在冰川的侵蚀下,形状像削好的铅笔一样,变成尖锐的A字形角峰。如珠穆朗玛峰、阿尔卑斯山主峰等。
U形谷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谷地,多形成在雪线附近。当山谷冰川的冰舌自高地向低处移动,磨蚀和掘蚀冰床而形成冰川谷,谷底宽平,两坡陡立,横剖面呈U形,故称U形谷。冰川厚度越大,下蚀力越强,U形谷越深,有些槽谷可深达千米。
V形谷是山区最常见的一种河谷,又称为峡谷。这类河谷具有V形河谷横剖面,谷地两壁险峻陡峭,谷底几乎全部被河流占据。谷地狭窄,深度大于宽度。其中谷坡陡直,深度远大于宽度的峡谷称为嶂谷。V形谷形成的时空特征是:①从河流发育阶段看,V形谷属幼年河谷,它反映了河流处于幼年发育阶段,以加深河床的下蚀为主,侧向侵蚀作用不明显;②从分布区域看,在构造运动的上升区域,河谷谷坡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段,当地面抬升速度与河流下切作用协调时,最易形成V形谷;⑨从河段看,河流上游下蚀作用十分显著,河谷横剖面也多呈V字形,如长江三峡。
Q形洞是指喀斯特地区的溶洞。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地下水沿地下溶洞和裂隙通道流动形成暗河,又称地下河,流经一段路程后,以泉的形式重新出露于地表,因此溶洞被称为石灰岩山野的“天然下水道”。字母Q的圆圈好似溶洞,底下的小尾巴则是从洞内溢出的泉水。
C形湾基岩海岸的主要特点是从平面上看,海岸线曲折且曲率大,岬角(突入海中的尖形陆地)与海湾相间分布;岬角向海突出,海湾深入陆地。海湾奇形怪状,数量多,但通常狭小。一般岬角处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海蚀崖、海蚀柱等地貌。海湾内以堆积作用为主,由于波浪和海流的作用,岬角处侵蚀下来的物质和海底坡上的物质被带到海湾内,形成类似c字形带有沙滩的海湾,这样的海湾一般是海滨浴场的良好选址。
D形丘是指在植被稀少的干旱内陆地区,在风力作用下不断移动的沙丘。沙丘的移动一般是通过迎风坡的风蚀和背风坡的风积实现的,如果环境条件不变,沙源供应又不丰富,沙丘可保持大致不变的形态向前移动。沙丘移动的方向大体与起沙风的年合成风向一致。如果起沙风的风向比较单一,沙丘多为前进式移动;如果起沙风的风向发生相反变化,沙丘会产生往复摆动式移动;如果两种风向以某一角度相交,沙丘会出现“之”字形摆动前移。沙丘移动的速度一般每年不过几米或十几米。移动速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风速、风向频率、沙丘的高度及沙丘沙的容重等。在一般情况下,沙丘移动的速度与输沙量成正比,与沙丘的高度和沙子的容重成反比。此外,沙丘的移动还与植被、地表起伏状况、沙丘的密度及沙丘沙的水分状况等有关,其移动速度在不同季节也是不同的。移动沙丘从剖面上看,背风坡陡迎风坡缓,从平面上看,类似于字母D,凸面为迎风坡。
M形山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强大的内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上升到地表,形成火山爆发现象。火山爆发的喷出物,大部分在火山口附近堆积起来,形成圆锥形山,称为火山锥,位于火山锥顶部的漏斗形喷口称为火山口。如因爆发巨大,火山口崩塌,便形成巨大的破火山口,直径可达10千米,常有一个至数个火山锥在内。若火山口积水成湖,则形成火山口湖或破火山口湖,如中国长白山主峰的天池。火山锥加上内凹的火山口,形成了从侧面看类似于字母M的火山地貌。
h形崖是指内力作用形成的大陡崖。岩层受力发生破裂并有相对位移形成了断层构造,所对应的地表形态,称为断层地貌。断层位移有的以垂直方向为主,有的以水平方向为主,它们形成各种断层地貌。断层垂直位移能形成断层崖、断块山地、断陷盆地和断裂谷等地貌。断层崖是指断层一侧的地盘抬高,另一侧的地盘下降后,沿断层线延伸的陡崖,从剖面上看类似字母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