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肺——湿地
2009-09-29高育红
高育红
何为湿地
关于湿地的定义大约有50种之多。全世界各个国家对湿地的定义都不尽相同,这些定义可分为两大类——广义的和狭义的,而最权威的一种定义来自《湿地公约》。
《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是国际公认的,即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源、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这个定义包括海岸地带地区的珊瑚滩、海草床、滩涂、红树林、河口、河流、淡水沼泽、沼泽森林、湖泊、盐沼及盐湖。
“生物超市”
湿地是地球上三类重要的生态系统(森林、海洋和湿地)之一。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所无法涵盖的特性,其独特性在于它特殊的水文状况、作为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交错带的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特殊的生态功能。湿地的价值表现在它是许多化学物质、生物物种和基因的源、汇和库。
湿地由于具有广泛的食物链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被形象地称为“生物超市”。它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独特的环境,因此在自然景观保护与培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湿地因其对自然和人类产生的废弃物具有天然接收器的作用而被称为“地球之肾”,并被誉为地球的“二氧化碳接收器”和“气候稳定器”。
湿地的功能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效,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都具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它通过生态过程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粮食、肉类、鱼类、药材、能源以及多种工业原料等生态系统产品。此外,湿地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使它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地方,并且具有美学价值。同时,湿地还具有教育和科研价值,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群落、珍贵的濒危物种等,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湿地还保留了具有宝贵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因此,湿地这些综合功能从来都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环境及物质基础。
据专家测算,仅占地球陆地生态系统总面积6%的湿地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约占陆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总价值的45%左右;仅占地球表面积1%的淡水湿地,生活在其中的物种却占到了全球物种总量的40%以上。在美国,仅占国土面积9.5%的湿地,滋养着美国1/3的濒危物种,另有1/5的濒危物种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会利用湿地。我国科学家研究认为,我国生态系统总价值为7.8万亿元,而仅占国土面积约4%的湿地生态系统就拥有2.7万亿元的价值,其单位面积生态系统价值是其它生态系统平均水平的10倍。
遍及神州,类型众多
我国的湿地生态环境类型众多,其间生长着多种多样的生物物种,不仅数量多,而且有很多特有物种,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据初步统计,中国湿地植被约有101科,在高等植物中属濒危种类的有100多种。中国的内陆湿地约有高等植物1548种、高等动物1500多种。中国有淡水鱼类770多种或亚种,其中包括许多洄游鱼类,它们都需借助湿地系统提供的特殊环境产卵繁殖。中国湿地的鸟类种类繁多,在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中国湿地内就有31种,占54%;全世界雁鸭类有166种,中国湿地中就有50种。占30%;全世界鹤类有15种,中国仅记录到的就有9种;此外,还有许多是属于跨国迁徙的鸟类。
在中国湿地中,还有一些是世界某些鸟类惟一的越冬地或迁徙的必经之地,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就占世界白鹤总数的95%以上。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北部,面积为22400公顷,是1992年我国第一批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中国湿地之一。该湖区受修河水系和赣江水系影响,枯水期保护区水落滩出,形成草洲河滩与9个独立的湖泊;丰水期9个湖泊融为一体,形成鄱阳湖水。该区已记录到湖泊浮游植物有54科,水生维管束植物38科102种。该地是迁徙水禽极其重要的越冬地,保护区共有鸟类近250种,其中水禽108种,主要水禽有白鹤、白鹳、天鹅等多种雁鸭类。湖泊中有百余种鱼类,其中不乏商用鱼类。据1998年冬季的观测,在这里越冬的候鸟近10万只,其中白鹤1500多只、白枕鹤1000多只、小天鹅2000多只、白琵鹭2000多只、雁鸭类30000多只等。
正是有了这些湿地的存在,才使得自然环境如此丰富多彩,人们也因为有了湿地的存在免遭很多灾难。希望人们能善待湿地,因为那也是善待人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