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扎根理论的城市形象定位与塑造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2009-09-29刘进平

旅游学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扎根理论城市形象重庆

张 燚 刘进平 张 锐

摘要城市形象定位是研究现代城市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是城市品牌营销的核心。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反映重庆历史特点、现实优势与发展趋势的资料记录进行开放性译码分析,最终从资料中抽象出28个概念和8个范畴。在主轴译码阶段得到5个主范畴,分别为中国文化名城、中国美食之都、国际山水旅游之都、西部时尚之都、中国品牌之都。最后通过对范畴和主副范畴的深入分析,同时结合原始资料记录进行互动比较、提问,得出用“激情之都”这一核心范畴来定位重庆的城市形象。在此基础上,就重庆城市形象定位为“世界激情之都”,向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和市民进行了认同度调查与分析。最后,提出了重庆城市形象塑造的故事线、基本思路、整体形象塑造策略、次级形象塑造策略、保健因素整治策略以及城市形象塑造的组织与管理。

关键词城市形象;定位;激情之都;扎根理论;重庆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9)09—0053—08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塑造城市形象已成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不仅有助于展现城市特点和城市魅力,增强城市居民的凝聚力,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吸引优秀人才,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获取外部支持,如资源计划、财政投入、重大主题活动等,也有助于招商引资。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同时还有助于支持本市组织和个人开拓市场等。城市形象塑造需要从城市的整体形象、次级形象和保健因素3个层次人手,其首要工作就是对整体城市形象和次级城市形象进行定位,它是城市形象塑造的核心。其中,整体城市形象定位是通过对城市的历史特点、现实优势与发展趋势的分析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建立所有类属和类属关系,归纳出最能代表城市历史、文化、现实优势和发展趋势的核心类属,它代表了城市的整体发展目标和对利益相关者的核心诉求;而次级城市形象定位则是根据局部的城市特色和比较优势资源来确定,它是引导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城市社会文化、城市旅游等各分支领域的发展目标,也是支撑整体城市形象的关键要素。整体城市形象和次级城市形象都是能显著影响利益相关者感知的激励因素。而保健因素是指能使利益相关者对城市感到不满意,从而产生不良城市形象认知和反应的因素。这就需要对影响利益相关者体验的保健因素进行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城市的软、硬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消除“短板”与负面影响,有力支持城市形象塑造。总之,城市形象塑造是一个城市全方位的事业,绝不仅仅只停留在广告宣传上,它需要城市政府从影响利益相关者体验、感知和满意度的因素出发,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城市中的人、事、物等细微处着手,调动政府各级部门、企事业单位、市民的广泛参与和领会,真正建立一个让利益相关者满意的诚信、友爱、互助、和谐、优美、卫生、舒适、愉悦、快捷、高效、繁荣的现代城市。要做到这些,需要城市政府从城市形象定位、城市精神与核心价值、城市“名片”、城市整体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包括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功能提升、市民素养与城市文化营造、政府形象以及市容、环境和交通建设等)、城市形象整合传播以及城市形象塑造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

2重庆城市形象定位的现状与不足

重庆作为年轻的直辖市,拥有丰富的城市形象资源,但与东部城市和毗邻的成都相比,重庆城市形象塑造与推广相对滞后。为此,重庆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领导、在渝专家学者近年来一直高度关注重庆城市形象定位与塑造,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城市形象定位(见表1),对塑造什么样的重庆城市形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上述整体形象定位是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重庆的优势,但有些定位是一个城市的终极目标,如宜居城市,显然缺乏专属性;有些定位缺乏相应载体支撑,如神奇西部,而且西部的概念也过于宽泛;有些定位有雷同之嫌,如动感之城。从总体上看,整体形象定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城市诉求和发展目标不明确的缺陷。而次级城市形象定位则是根据经济、历史文化、科技、功能、环境、交通、旅游、休闲、消费、饮食等某一方面的优势来定位。在这些定位中,有的属于城市的发展目标或规划;有的属于城市名片,如桥都等,还上升不到次级形象的高度;同时,各次级城市形象定位太多,比如对经济的定位,就有11种不同的提法,交通有6种不同的说法。综上所述,目前重庆城市形象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位语,使得城市形象塑造缺乏整合性、持续性,难以在利益相关者内心产生一个稳定、积极的认知。为此。本文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实地访谈和调研,借鉴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科学确定重庆城市形象定位,并提出重庆城市形象塑造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供决策参考。

3重庆城市形象定位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重庆城市形象定位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充分体现新重庆的历史特点、现实优势与发展趋势,即有效连接重庆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第二,能很好地实现“新、旧”重庆的形象转换。“旧”重庆的城市形象主要体现在“山城、火炉、雾都、棒棒、脏话、环境‘脏、乱、差、堵”等负面形象方面,因此,重庆城市形象定位一定要突出“新”字。第三,能清晰地表达城市发展目标,对当前和未来城市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第四,找准诉求对象,传递明确信息。第五,城市形象定位应符合真实性、专属性、导向性、美誉性和认同性等基本原则。

城市形象定位是一个将城市的历史特点、现实优势和发展趋势等资料不断比较、思考、分析,转化成概念而建立理论的过程。因此,可以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Grounded Theory)。该方法是由格拉泽和施特劳斯(Glaser&Strauss)提出,它是一种运用归纳方法对现象加以分析整理所得的结果,是经由系统化的资料搜集与分析而发掘、发展,并已暂时地验证过的理论。该方法的核心是资料收集与分析的过程,该过程既包含理论演绎又包含理论归纳。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是同时发生、同时进行、连续循环的过程,其资料收集方法与其他定性研究相同,而资料分析则要求严格。施特劳斯(strauss)将扎根理论对资料的分析称为译码,指将所搜集或转译的文字资料加以分解、指认现象、将现象概念化,再以适当方式将概念重新抽象、提升和综合为范畴以及核心范畴的操作化过程。该过程要忠实于资料,挖掘出资料的范畴,识别出范畴的性质和性质的维度,范畴间复杂交错的本质关系就是研究所得的理论。扎根理论研究的目的就在于从理论层次上描述现象的本质和意义,通过对多种文献资料的整理归纳得出比较规范的扎根理论。

4重庆城市形象定位的依据与选择

4.1资料收集与整理

本研究收集了有关重庆的历史特点、现实优势

与发展趋势、重庆城市形象定位现状、重庆城市形象塑造历程与现状、利益相关者对重庆城市形象的感知状况等资料,具体包括:(1)重庆社会科学院科研组织处为课题组提供了他们所掌握的关于重庆城市发展规划、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咨询报告、相关政策和文件以及市领导的相关讲话稿等方面的所有资料;(2)课题组从CNKI、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相关论文;(3)课题组通过www.google.com搜索引擎收集重庆城市形象方面的言论、评论等;(4)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了利益相关者对重庆城市品牌形象的感知与满意度的第一手资料;(5)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得到了重庆城市品牌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包括地域特色资源、民族文化特色、内部品牌、旅游景点等的形象;(6)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了有关重庆城市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与期望的第一手资料;(7)课题组在资料收集基础上,进一步整理出重庆城市形象定位现状的资料;(8)课题组通过网络收集了重庆的历史沿革资料;(9)课题组收集了重庆城市资源与环境现状的分析资料;(10)课题组收集了重庆城市形象塑造历程,包括直辖前的重庆城市形象;直辖后重庆城市形象塑造活动,如城市旅游宣传、城市形象设计、城市雕塑设计、城市宣传活动、大型主题活动、城市“名片”等相关资料。

对以上资料进行整理、整合、质证,以确保资料真实准确反映重庆的历史特点、现实优势与发展趋势,将最后待分析的资料命名为重庆城市资料记录(见表2)。

4.2资料分析

4.2.1开放性译码分析

开放性译码是指将重庆城市资料记录(见表2)逐步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即根据一定原则将大量的资料记录加以逐级缩编,用概念和范畴来正确反映资料内容,并把资料记录以及抽象出来的概念打破、揉碎并重新综合的过程。开放性译码的目的在于指认现象、界定概念、发现范畴。开放性译码遵循的是定义现象(概念化)→挖掘范畴→为范畴命名→发掘范畴的性质和性质的维度,对范畴的性质和性质的维度进行界定是为了确保从概念到范畴的提炼操作尽量科学贴切。重庆城市资料记录的开放性译码过程详见表3所示。

概念和范畴的命名有多重来源,有的来自文献资料,有的来自访谈记录,有的是笔者研讨的结果。概念和范畴的得出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为了找到最能反映资料本质的概念和范畴,需要在资料和概念、范畴间不断循环往复考察。通过对重庆城市资料记录的开放性译码分析,最终从资料中抽象出28个概念和8个范畴。由于概念数量庞大且有交叠,而范畴是对概念的重新分类整合,于是范畴就成为后续分析的重点。挖掘出的8个范畴(A1-A8)分别是文化、美食、美景、旅游、休闲、时尚、品牌、经济中心。其中,文化(A1)深植于重庆独特的饮食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中;美食(A2)是指重庆所特有的重庆火锅、渝派川菜、饮食品牌、饮食街等优势资源所形成的得天独厚的美食资源,素有“食在中国、味在重庆”之美誉,众多的美食企业已经实现全国甚至全球连锁,家喻户晓,有口皆碑;美景(A3)是指依托流经主城的两江(长江和嘉陵江),以及纵贯重庆主城的四脉(铜罗山、中梁山、缙云山和明月山),形成了美誉度极高的国家园林城市,以及规划建设中的森林城市;旅游(A4)是指山水都市旅游、峡江生态文化观光、乌江画廊民族风情、世界文化遗产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休闲(A5)体现在丰富的茶楼、温泉资源和不夜城的痛快休闲方式上,拥有数量众多的温泉、农家乐、茶楼等休闲娱乐场所,环境优美;时尚(A6)体现在特有的长江上游购物之都、充满活力的时尚理念、庞大的时尚消费市场等方面;品牌(A7)是指重庆有实力雄厚的工业基础,拥有全国数量较多的驰名商标、名牌产品、行业标志性品牌、区域品牌,已初步形成了多个产业群,竞争力持续提升;经济中心(A8)反映出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城市、西部重要增长极、国家重要制造基地和城乡统筹直辖市的发展目标。

4.2.2主轴译码分析

主轴译码是指通过运用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这一典范模型,将开放性译码中得出的各项范畴联结在一起的过程。主轴译码并不是要把范畴联系起来构建一个全面的理论架构,而是要发展主范畴和副范畴。换言之,主轴译码要做的仍然是发展范畴,只不过比发展其性质和维度更进一步而已。典范模型是扎根理论方法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用以将范畴联系起来,并进一步挖掘范畴的含义。利用产生某个事件(主范畴)的条件、这个事件所依赖的脉络(也就是该范畴性质的具体维度指标)以及在事件中行动者采取的策略和采用的结果,有助于更多、更准确地把握该事件(主范畴)。因此,条件、脉络、策略和结果虽然也都是范畴,但都是与某一主范畴有关而用来帮助了解该主范畴的,故将其称为副范畴。

由于从相关资料中提炼出的概念基本代表了重庆城市的历史特点、现实优势与发展趋势,是区别重庆和其他城市的重要元素。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前面的开放译码所得到的概念和范畴仅存在“资料一概念一范畴”的逻辑关系,不存在“因果条件一现象一脉络一中介条件一行动,互动策略一结果”的逻辑关系。为此,我们借鉴典范模型的思维方式,反复考虑到重庆城市形象定位与塑造的实际需要,直接从8个范畴(文化、美食、美景、旅游、休闲、时尚、品牌、经济中心)中归纳出5个主范畴,分别是中国文化名城(从。)、中国美食之都(AA2)、国际山水旅游之都(AA3)、西部时尚之都(AA4)、中国品牌之都(AA5)。其中,“中国文化名城”由文化1个范畴以及饮食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4个概念构成;“中国美食之都”由美食1个范畴以及重庆火锅、渝派川菜、饮食品牌、饮食街4个概念构成;“国际山水旅游之都”由美景、旅游2个范畴以及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山水都市、长江三峡、乌江画廊、文化遗产6个概念构成;“西部时尚之都”由休闲、时尚2个范畴以及不夜城、茶楼、温泉、长江上游购物之都、时尚理念、消费市场6个概念构成;“中国品牌之都”由品牌、经济中心2个范畴以及驰名商标、名牌产品、行业标志性品牌、区域品牌、经济中心、西部增长极、制造基地、城乡统筹8个概念构成。

4.2.3选择性译码分析

选择性译码是指选择核心范畴,把它系统地和其他范畴予以联系,验证其间的关系,并把概念化尚未发展完备的范畴补充完整的过程。该过程的主要任务包括:(1)识别出能够统领其他所有范畴的核心范畴;(2)用所有资料及由此开发出来的范畴、关系等扼要说明全部现象,即开发故事线;(3)通过典范模型将核心范畴与其他范畴联结,用所有资料验证这些联结关系;(4)继续开发范畴使其具有更细微、更完备的特征。根据城市形象定位的具体情况,本研究的选择性译码遵循了以下基本原则:(1)

以城市历史特点、特有资源、现实优势与发展趋势作为选择核心范畴的依据;(2)核心范畴的选择必须具有真实性、专属性、导向性、美誉性和认同性;(3)核心范畴的选择应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城市对于特定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和吸引。

通过对归纳出的“文化、美食、美景、旅游、休闲、时尚、品牌、经济中心”这8个范畴的继续考察,尤其是对“中国文化名城、中国美食之都、国际山水旅游之都、西部时尚之都、中国品牌之都”这5个主范畴的深入分析,同时结合原始资源资料记录进行互动比较、提问,发现“激情”是最能代表重庆个性特征的独特资源。主要表现在:“中国文化名城”是对重庆独特的饮食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等概念的集中反映,它们诠释的是重庆充满激情的人文精神和城市文化;“中国美食之都”是对重庆火锅、渝派川菜、饮食品牌、饮食街等概念的集中反映,它们诠释的是重庆充满激情的“麻、辣”美食;“国际山水旅游之都”是对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山水都市、长江三峡、乌江画廊等旅游资源的集中反映,它们诠释了重庆独特、壮美的山水都市和三峡美景;“西部时尚之都”是对不夜城、茶楼、温泉、长江上游购物之都、时尚理念、消费市场等概念的集中反映,它们诠释的是重庆充满痛快休闲、激情娱乐、穿着时尚的生活品质;“中国品牌之都”是对众多驰名商标、名牌产品、行业标志性品牌、区域品牌,以及打造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西部重要增长极、国家重要制造基地、城乡统筹直辖市等目标的集中反映,它们诠释的是“旺盛”的经济发展和创业激情。

因此,激情之都(从)正是重庆城市形象定位的核心范畴。它是对“文化、美食、美景、旅游、休闲、时尚、品牌、经济中心”这8个范畴和“中国文化名城、中国美食之都、国际山水旅游之都、西部时尚之都、中国品牌之都”这5个主范畴的扎根。为此,可得到以下基本结论:重庆城市形象的整体定位就是“世界激情之都”(简称“激情之都”);次级形象定位是“中国文化名城、中国美食之都、国际山水旅游之都、西部时尚之都、中国品牌之都”。

5重庆城市形象定位为“世界激情之都”的受众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市民对重庆城市形象定位为“世界激情之都”的认同度,从2008年10月27日到11月17日,课题组以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名义,向有关部门和专家发放了征求意见稿;2009年4月17日,组织召开课题成果鉴定会;2009年5月18日,重庆市委宣传部针对本课题组织召开了重庆城市形象定位与塑造研讨会;同时,课题成果得到了重庆电视台、重庆日报、华龙网、大渝网等30多家媒体的报道或转载,并且在腾讯·大渝网设立了重庆城市形象定位的“评论区”和“投票区”,市民积极参与讨论和投票。现将调查结果整理分析如下:

5.1政府相关部门对“激情之都”的认同度调查与分析

接受调查的政府相关部门有重庆市商业委员会、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重庆市旅游局、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重庆市规划局等单位,除重庆市规划局提出异议,建议把新重庆形象定位为“山水之都,崛起之城”外,其他部门均高度认可“激情之都”。实际上,政府部门的许多工作已经契合了该定位,比如2008年7月,市旅游局把重庆旅游总的宣传口号定为“激情重庆”;2009年6月,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办了“城乡统筹新重庆,激情活力小城镇”的评选等等。

5.2专家学者对“激情之都”的认同度调查与分析

接受调查和参加鉴定会的近20位专家普遍认同“激情之都”,主要原因是他们完整地审阅了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或领导参阅。而参加由重庆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的重庆城市形象定位与塑造研讨会的11位专家,由于没有看到课题成果报告,因此,对“激情之都”的分歧较大,多数评论空泛、以偏概全、大而化之。本文把这些质疑观点归纳为三类:第一种观点是赞成用“激情”定位重庆城市形象,但对定位语中加入“世界”有异议;第二种观点是不赞成“世界激情之都”,认为其词义太抽象、宽泛、空洞等;第三类观点是建议用“两江文化名城、山水之城、英雄之都等”作为定位语。为明辩是非,课题组以“关于重庆城市形象定位为‘世界激情之都的观点辨析”为题,对这些质疑的观点进行了逐一剖析,限于篇幅,将另行发表。

5.3市民或网友对“激情之都”的认同度调查与分析

媒体把课题组的研究结论和重庆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的重庆城市形象定位与塑造研讨会的专家意见发布在腾讯·大渝网上,并专门设立了重庆城市形象定位的“评论区”和“投票区”,市民积极参与讨论和投票。从投票结果看,“世界激情之都”的得票率最高,得到多数市民和网友的认可;从评论结果看,部分网友认为,“激情”这个词很容易从负面理解,觉得是一个“成人化”的词。显然,这类观点失之偏颇。实际上,《现代汉语大词典》把“激情”释为“强烈激动的情感”,这种强烈激动的情感可以触动人的性格、融人人的生活方式、影响人的精神和状态,它是人生的活水,是生活的电光石火。生活需要激情来添彩,事业需要激情来推动,人生需要激情来描绘,城市需要激情来点燃。这正是把重庆城市形象定位为“激情之都”的寓意。更重要的是“雄伟壮丽的三峡、大山大江的自然风貌、豪迈大气的性格特征、鲜香麻辣的美食、富有动感的城市建筑和道路桥梁等等”都赋予了重庆“激情”。

6重庆城市形象塑造的故事线与基本思路

6.1重庆城市形象塑造的故事线

所谓故事线是指由凝练城市形象定位的历史特点、现实优势和发展趋势所构成的一条脉络和路径,如:概念一范畴一主范畴一核心范畴,或者保健因素一城市名片一次级形象一整体形象。它不仅支撑城市形象定位,也是城市形象塑造的核心资源和关键要素。为此,根据“重庆城市形象定位选择”中的开放性译码分析、主轴译码分析和选择性译码分析结论,可以归纳出重庆城市形象塑造的故事线(见表4)。

6.2重庆城市形象塑造的基本思路

重庆城市形象塑造应遵循“以人为本、突出重点、把握特色、强化整体、分层实施”的基本思路。具体表现在:

第一,“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更好地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为终极目标,同时,城市形象塑造是一个城市全方位的事业,它依赖于各级部门、组织和全体市民的广泛参与。

第二,“突出重点”就是突出重庆的“激情文化、激情美食、激情之旅、激情娱乐、激情创业”的有机结合,把它们作为支撑和传播“世界激情之都”的基础予以打造。

第三,“把握特色”就是把握“激情”这一重庆赖以成名、举世无双的人文特色,强调把激情注入生活、把激情融入性格、把激情投入工作、用激情碰撞思想、让激情点亮城市的理念。

第四,“强化整体”就是通过一系列次级形象要素的发展、塑造和整合传播,形成内在统一、特征突

出的“世界激情之都”这一整体城市形象,使“激情之都”具有内涵和载体,使城市利益相关者所听到的、看到的、得到的相一致。

第五,“分层实施”就是将“世界激情之都”分为3个层次予以实施:①顶层是“世界激情之都”,它是城市形象的整体定位,统领次级形象,主要依靠形象策划和整合传播等手段造势,扩大影响;②中层是“城市次级形象”(包括中国文化名城、中国美食之都、国际山水旅游之都、西部时尚之都和中国品牌之都),它是支撑和传播整体形象的核心要素,也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要素,遵循造势和做实相结合的原则,塑造次级城市形象;③底层是“保健因素”,它是使城市利益相关者对城市感到不满意,从而产生负面城市形象感知和反应的因素,因此需要对影响城市形象的保健因素进行综合整治。

7重庆城市形象塑造的策略与建议

7.1整体城市形象塑造的对策建议

7.1.1目标定位

2009年,给重庆贴上“激情之都”的标签。2012—2015年,在中国形成“激情之都”概念,全方位提升“激情之都”的品牌内涵和形象。2020年,基本形成世界知名城市形象“激情之都”,并形成全面支撑“激情之都”的次级城市形象。

7.1.2塑造策略与建议

(1)主题口号:重庆,一个山重水复、激情喜庆的城市;重庆,一个释放激情、演绎激情人生的城市;重庆,一个把享受生活表达得淋漓尽致的城市,一个把释放激情展现得出神人化的城市;重庆,一个充满激情、动感与活力的城市。

(2)vI策略:建议把“世界激情之都、激情之都、激情重庆、激情山城”一并向工商局申请商标注册;根据城市形象定位语、口号、形象标识统一CIS设计;根据CIS统一广告宣传、展览会、招商活动、各级企事业单位的国际国内会议、主题活动等;统一视觉效果、增强受众的视觉冲击力和记忆度,建议以红色为主色调。

(3)推广策略:一是概念造势,主要包括诠释“激情文化”,为“激情之都”注入新内涵;把“激情”概念引入推广要素,以推广要素为卖点进行整合营销。二是树立形象,主要包括展开政府公关活动;城市整体形象推广活动;次级形象推广活动;城市名片推广活动;拉近受众距离;增强城市形象的亲和力等。

(4)整合传播策略:一是召开“激情之都”新闻发布会;二是媒体组合宣传,主要以报纸、网络、电视、广播、户外媒体及其他传播方式(如展览会、交易会、洽谈会、学术交流会、体育比赛、文化交流和文娱演出等),宣传重庆城市形象;三是投播户外广告,营造本地氛围,主要在市内各个主要港口、火车站、机场、政府办公楼前、大型广场、立交桥、桥头、重要旅游景区等醒目位置,树立城市形象宣传广告牌;四是通过电视专题片、报纸专题报道、研讨会与论坛等专题宣传,传递城市诉求、吸引利益相关者。

7.2次级城市形象塑造的对策建议

在塑造“世界激情之都”这一整体形象的引领下,着力打造五大次级城市形象(包括中国文化名城、中国美食之都、国际山水旅游之都、西部时尚之都、中国品牌之都),以促进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城市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使“激情之都”具有内涵和载体,从而使城市利益相关者所听到的、看到的和得到的相一致。其中,“中国文化名城”可以通过激情文化工程、历史文化名城工程、文化环境工程、城市景观建设工程、公共文化工程、公共艺术工程、文化精品工程、大学文化工程、文化产业工程、城市交通文化工程等十大文化工程建设,塑造一个充满激情文化的城市形象;“中国美食之都”可以通过“麻、辣”火锅和渝派川菜,塑造一个充满激情之食的城市形象;“国际山水旅游之都”可以通过壮美三峡、山水都市风光等,塑造一个充满激情之旅的城市形象;“西部时尚之都”可以通过休闲娱乐、不夜城、温泉之都、时尚理念等,塑造一个痛快休闲、激情娱乐、时尚消费的城市形象;“中国品牌之都”应以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城市和“品牌重庆”为目标,旨在塑造一个经济发达、商机无限、充满创业激情的城市形象。

7.3保健因素整治的对策建议

在次级城市形象塑造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影响城市形象的保健因素进行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城市的软、硬环境,以“五个重庆”(包括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为建设目标,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消除“短板”与负面影响,有力支持“世界激情之都”的城市形象。保健因素整治具体包括:加强城市交通建设,创建“畅通重庆”形象;以加强城市管理力度,依法治市为中心,全面加强城市的规划管理、道路管理、治安管理、市场管理、卫生管理、水域(江、河)管理、园林(绿化)管理、市容管理、建设(建筑、管道、公共设施)管理、主要出入口(车站、码头、航空港)管理、城郊结合部管理等,从各个方面美化城市形象;以持久贯彻实施市民公约为中心,不断提高公德意识和职业道德,培育文明、整洁、守纪、安全、有序的市风;通过提高办事效率、开拓创新、严格执法、民主化、社会治安等方面,塑造政府形象;等等。

7.4城市形象塑造的组织与管理措施

为系统推进城市形象塑造工作,应采取完善组织机构,强化领导与智囊机构;统一规划、落实责任;发挥城市政府职能,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城市建设的有效机制;建立城市形象标识及其管理系统;开展城市形象宣传教育等措施。

责任编辑:吴巧红;责任校对:王玉洁

猜你喜欢

扎根理论城市形象重庆
重庆客APP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在这里看重庆
基于扎根理论的会展场馆观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社会心理安全氛围在工作场所欺凌中所起的作用
消费者在线生成广告行为阻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
大学生网上订餐意愿的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