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2009-09-29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美的

胡 飞

期以来,许多教师特别是理科教师,只重视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而轻视人文素质的培养,结果导致了学生知书不识礼,知识水平与道德水准失衡,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物理学科的专业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切实提高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还要特别注重联系本学科的特点,利用本学科的长处,在中学阶段加强人文教育对塑造学生的人格道德、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整合,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学科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课程文化的侵润与陶冶。中学物理教学新课标指出要”体现物理学自身及其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肩负起提高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

一、合理选择人文教育素材,增加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亲切感

任何学科教育中,都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我们教师要善于挖掘它们,合理应用,例如物理学史在教学中为广大同行们引用,但多数只看重了它的趣味性,而忽视了它的思想性,其实历史上每一位有名的大科学家都具有很高的人文素质和人格魅力,因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通的,我们要善于从这类素材中发掘其中真、善、美的内涵,用它来教育我们的学生,另外,课本后的阅读材料也是很好的素材,多数阅读材料都是介绍物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通过这些阅读材料,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了解科学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有的阅读材料本身介绍的就是很好的人文知识,

二、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让学生体味物理学中的和谐美

真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真实性的反映;善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的价值判断;美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美的感受。科学的本质就是真,善,美的统一。反映物理事物的特征及其规律的物理知识是丰富多彩的。但是,自然界是统一的,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内存的联系,这种内存联系将各种各样的物理知识又和谐地统一起来,进而形成既千变万化又和谐统一的美的画卷。例如:牛顿建立万有引力定律,将天体运动与地面物体运动的理论统一起来;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提示了力、热、电磁、光和化学等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统一性;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既统一了物质世界的质量和能量,又用非常简单的形式表现了两个未知量之间稳定、均衡的比例关系,显得十分优美。实施物理审美教学,就是要结合中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向学生展示物理教材的结构美、物理方法的应用美、物理规律的内存美。通过揭示物理学的”真”与”美”,使广大中学生提高境界、和谐关系、陶冶心灵、开发智能、活泼气氛、增强情趣,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审美情感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塑造健全人格。

三、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课内课外民族精神教育的各种资源,构建各种教育载体,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有机、有序、有效地把民族精神教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具体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华民族史上的一些优秀科学家。如:北宋时期发现磁偏角的沈括;发明地震仪的明代科学家张衡。再如解放后,为了新中国的建设,毅然放弃在国外的优厚待遇,冲破敌对势力的层层阻扰,回归祖国大陆的一大批科学家,如竺可桢、钱学森、钱三强、华罗庚等。一生奉献给新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两弹一星”功臣邓稼先。在介绍近代物理学发展史时,还可介绍在近代物理学发展中作出卓越贡献、荣获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杨政宁、李政道、丁肇中等人的事迹,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树立要为国争光的荣誉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从物理考试改革着手,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改革物理考试唯知识的做法,把体现人文教育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转变考试的目的,从为选拔尖子学生变为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教育,从重视考查知识变为重视考查学生的全面素质,如下面几道试题:

1大城市中建盖一些高楼,用玻璃做墙,由于太阳光发生,使附近的住户受较强的光照射不能很好的工作和休息,形成了一种新的城市污染(光污染) 。

本题唤起学生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的关注,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从高空落下的物体,重的要比轻的落得快!”2000多年前,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话深信不疑。 16世纪末,伽俐略对这位学者的话产生了怀疑。有不少讽刺嘲笑伽利略的无知和轻狂,伽利略便下决心在比萨斜塔上进行公开实验,伽利略登上斜塔,一手拿着一个10磅的铁球,一手拿着一个1磅铁球,喊了一声”请各位注意”两手一松,两球同时落下,同时着地了。实验的结果使原来迷信亚里士多德的人目瞪口呆!

(1)阅读后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2)根据你的感受,你认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怎样去做?本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作中中考试题,堪称考试改革的先锋。 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精神教育,没有环境条件的限制,关键在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观念的转变。要关于捕捉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

总之,在这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开展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它也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更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每位物理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认真思索,精心备课,以负责任的态度去面对,要善于捕捉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不仅是科学的需要,更是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美的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打破平衡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美的校 美的人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