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09-09-29丁立平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

丁立平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综合体。一种教学模式,总有一定的理论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课堂教学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教学过程的诸多要素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着教学效率和质量,关系到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新课程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一些教学体会。

一、“探究、发现、合作”教学模式

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培养和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探究、发现、合作”教学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相当,教学民主,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意义建构,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该模式适合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化学基础知识储备的教学章节中,同时还要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条件和教学环境量力而行。

例如,高中化学必修1《硫和氮的氧化物》”玈O2的化学性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已有化合价、酸性氧化物知识,预测出SO2可能有氧化性和还原性、酸性氧化物的通性等化学性质,然后给学生提供适当的仪器和药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再如,高中化学选修4《盐类的水解》一节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首先从比较熟悉的盐类物质入手,通过实验找出盐类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对应规律,然后以水的电离平衡知识为基础,讨论分析盐类电离出的阴离子、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酸或弱碱的趋势,再经过合作学习,总结出不同盐溶液水解的基本规律。

本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能够在“探究、发现、合作”中,积极地学习化学学科知识,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化学学科知识的能力。

二、”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学辅导教学,即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只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和辅导,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弹性。该模式适合教学要求不高,知识点不多的教学章节中。

例如,高中化学必修1《硫与氮的氧化物》的”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教学中,教师只须提自学提纲,让学生自主地在教材中找寻答案,再总结交流即可。

又如,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整章教学以及选修5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的整章教学,这些章节的教学要求不高,知识点也比较少,均可采取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在教材中自主找寻答案的方法。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自学辅导”过程中,切实地提高了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节约了教学时间。

三、“教授、注入”教学模式

“教授、注入”教学,即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信息的来源,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但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中”教授、注入”教学模式就再不符合时代潮流,再不适应时代要求了。新课程并不排斥必要的”讲授注入”,而是对讲授注入的要求提高了,教师要在深刻理解教材教学目标、重难点知识、教学生成过程等相关学科基本要求后,深挖教材知识的内涵和外延,选择关键性问题、重点问题,切中要害、一针见血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讲授注入。

例如,高中化学教材选修5《烃和卤代烃》和《烃的含氧衍生物》等章节,只是简单地呈现了一些常见的、简单的有机物的结构式、物理性质和常见的化学性质,这对于学生系统学习有机化合物知识、迁移有机化学知识很不利,且这些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系统和网络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这些章节的教学中,对于各有机物按照结构简式、结构式、电子式、分子式(继而分子通式)并通过结构式分析其结构特点对“结构”进行“四式一特”分析,继而简单地认识代表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并系统地分析各代表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并始终如一地按照“结构→性质”这条教学主线建构有机知识系统。

教学实践表明,”教授、注入”教学模式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会是课堂教学模式中其他教学模式不能替代的。对于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空中,建构知识结构、理清知识脉络、使知识系统化和组织化,仍然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课堂往往是多种教学模式的杂糅和交叉应用。也可以说,教学并无固定的模式。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师生交往的方式方法、地位角色、教材特点等,因地制宜地服务于教学,不能一味地追求某种教学模式,而应追求有效的教学,务实教学,让教学真正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
教材精读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