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张炜
2009-09-28阿滢
阿 滢
“我觉得我踏上了一条奇怪的道路。这条路没有尽头。当明白了是这样的时候,我回头看着一串脚印,心中怅然。我发现自己一直在寻找和解释同一种东西,同一个问题——永远也寻找不到,永远也解释不清,但偏要把这一切继续下去。”(张炜《一辈子的寻找》)张炜在这条道路上探索着、寻找着,行进途中不断有新著充实着人们的书房。
自从上小学父亲送给我一部长篇小说《战地红缨》时起,除了我借出的几本无法收回的书外,我没有丢弃过一部文学著作。对书的感情就像《远河远山》中的主人公对纸的痴迷一样,蚂蚁似地向家里搬运书籍。数年的积累,藏书渐有规模,书房不敢有“琅(女睘)”之称,便取名曰:“秋缘斋”,并请丰一吟先生题写了斋名。
巡视自己的藏书,发现斋中所藏当代作家的作品版本最多的是张炜的著作。对他的作品并非刻意寻求,是在读了《古船》之后,开始偏重购买,他的作品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秋天的愤怒》《外省书》《九月寓言》使人如痴如醉。
不知不觉中张炜著作竟买了几十种,本以为收藏了张炜大部分著作,查了资料发现他出版的著作远远不止这些,便心生收藏张炜之意,开始留意张炜著作。研究一位作家,如果得到这位作家的签名本更有价值。在济南中山公园的旧书市场,无意中发现了一九九六年二月作家版《我的田园》的签名本,上有“张炜九七、四”字样,可能是作者的签名售书。摊主不知是签名本,遂以极低的价格买了下来。有了这个经验,以后即使遇到复本也翻看一下,果然又买到了一部一九九七年六月山东友谊版《致不孝之子》的签名本,在扉页上写着:“××兄正之,张炜九七、七月”。受赠者是位知名人士,不知为何,使这部签名本流落旧书摊。
知道我收藏张炜著作,河南刘学文寄来《楚辞笔记》,江苏姜晓铭寄来《精神的丝缕》,安徽叶嘉新寄来《激情的延续》,清华大学李莉寄来《最美的笑容》,河南的刘学文和安徽的许进几乎同时给我寄来了《守望于风中》,淄博袁滨送我《远河远山》(续写完整版)……一些素不相识的书友在看到我的淘书日记后,也为我代淘张炜著作。大连的别冬生在《秋缘斋书事》后跟帖:“偶尔看到《秋缘斋书事》,深为阿滢兄的文笔所感染,同时亦为兄的淘书精神折服。得知你收集张炜的作品,本人恰好有《丑行或浪漫》,愿赠予阿滢兄。”书友徐明祥转赠我一部张炜为他签名的一九九六年十月山东画报版的《心仪》,并在扉页题跋:“平阳子阿滢创办《泰山书院》,为各地书友交流搭建平台,颇得好评。今有新著《寻找精神家园》问世,特以寒斋潜庐珍藏近十年的张炜签名本《心仪》相赠,以示祝贺,亦为秋缘斋集藏张著增添一个品种。一九九三年曾写过一首小诗,名为《寻找精神家园》与阿滢兄的书同名,亦缘也。”
终于有了机会,张炜在我所藏的《古船》《秋夜》等几本书上题写了“阅读幸福”、“请阿滢指正”等。作家都非常看重自己第一部作品,张炜从一九八○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到一九八二年下半年共创作了二十余万字的作品,他前期的作品大都写到一条河——芦青河,其实是张炜根据他家乡发源于胶东南部山区的泳汶河作为原型杜撰的一条河流。他把芦青河当作了自己的生命之河,以后的作品中大都有芦青河的影子,他把处女集命名为《芦青河告诉我》,一九八三年十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后来山东文艺出版社再版时更名为《芦青河纪事》。他曾说:“我最看重的,是第一本书所给我的喜悦、所给我的久久不能消散的美丽的余音。就像一只琴,它的独特的音质和式样令我偏爱,尽管它的模样越来越老旧了。”张炜在我所藏的《芦青河告诉我》上题道:“阿滢是写作者永恒的鉴定。”
张炜笔下的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古船》里的隋不召、《磨菇七种》里的老丁、《外省书》里的鲈鱼、《九月寓言》里的赶鹦……都是让人过目不忘的人物。张炜笔下的玉米地是那样的神奇,在玉米地能找到瓜果、找到野猪、甚至还可以找到媳妇,玉米地成了青年人的天堂,让书斋里的读书人也对玉米地生出无限的遐想。他对荒野的描写与玉米地一样充满诱惑:“谁见过这样一片荒野?疯长的茅草葛藤绞扭在灌木棵上,风一吹,落地日头一烤,像燃起腾腾地火。满坡野物吱吱叫唤,青生生的浆果气味刺鼻。兔子、草獾、刺猬、鼹鼠……刷刷刷奔来奔去。”(《九月寓言》)
张炜有着深厚的乡土情结,这从他作品的名字就可以看得出来;《融入野地》《钻玉米地》《灌木的故事》《原野的精灵》《我的田园》《田野的故事》《如花似玉的原野》……他对田野的描述有很多印象来自童年,他在“关于《九月寓言》答记者问”时说:“我出生不久就随家迁出龙口,搬到了海滩林子里,那里离一些村落还比较远,是一个林场和园艺场。由于太寂寞,后来我就穿过林子到一个外地人聚居地去……我在那找到了极大的欢乐。我在那里玩得入迷。直长到十四五岁我才离开林子,把小村藏到了记忆里。”
后来,我收到了张炜挂号寄来的台湾版的《蘑菇七种》和《远河远山》的签名本。《蘑菇七种》是中篇小说,也是他中篇作品中最长的一部。后面附有《生长蘑菇的地方》《钻玉米地》《拉拉谷》和《激动》几篇小说,张炜自认为《蘑菇七种》是他最好的作品之一,但这部作品在社会的上影响却不是很大。《远河远山》秋缘斋庋藏四个版本,明天版、南海公司版、时代文艺版和台湾版。小说讲述了一个人与“社会”相依为命的故事,母亲早逝,继父暴戾,少年的他离家流浪,悲惨的境遇和物质的匮乏都没有阻止他的写作,在流浪途中结识了形形色色的写作者,歪歪、疙娃、大胖、老会计、贤人……一生都在找纸、找题材、找人物的他信奉这样一种信念:一个人最健康的活法莫过于写作。
张炜作品收藏的越多感到难度越大,他的作品版本众多,《九月寓言》有八种版本,其中上海文艺版四种,春风文艺版一种,香港天地版一种,台湾时报版一种,日本流彩版一种;《古船》的版本有十五种,其中人民文学四种,作家版一种,花山文艺版一种,山东文艺版一种,香港天地版三种,台湾风云时代版三种,美国版一种,日本螺旋版一种。张炜是位崇尚完美的作家,他的作品再版时大都是修订版,长篇小说《远河远山》出版八年之后,他又增补了四万余字的“缀章”部分,出版了“续写完整版”。因此,张炜的著作更具版本价值。张炜的散文随笔集中的文章有交叉重复现象,对此,张炜也持反对态度,主动废弃了一些出版合约,但各出版社根据自己的需要出版的选本各有侧重,个别篇章重复在所难免。有朋友劝我说张炜出版的作品多,而且年轻,不断有新著问世,收藏他的著作难度太大,不如另找个老作家作为收藏研究的对象,但个人的兴趣很难改变。这些年早已沉浸到张炜作品中去了,已适应了他的作品风格和语言叙述形式,况且一次性就能买回的作家全集,根本无法体会到偶尔得到一部张炜旧著带来的那种喜悦之情。
我着手整理张炜著作书目,二○○六年五月山东文艺版的《张炜研究资料》附有一份《作品年表》,而这份最新的年表中所载的张炜作品也只是一部分。我通过各种渠道汇集整理了一份书目,包括张炜在美国、法国、香港、台湾出版的作品共有二百余种,我把书目发到了张炜的电子信箱,让他最后核实一下,他去掉了几册作者与他重名的书,添上了几部新著,给我发了回来,于是,我手里有了一份最为详实的《张炜著作版本目录》。
张炜在一路寻找,寻找着历代作家也在寻找的一种东西。而我在寻找着张炜的足迹。张炜说:“太阳很大,大得不可想象,于是你迎着它走,自觉步步接近,到头来它还是那么远。事物大到了一定程度,世上的尺子就不折自废。但顽强的人永不放弃自己的尺子,他要寻找崭新的刻度,通往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