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弗洛姆的异化思想
2009-09-28刘丽芬
刘丽芬
摘要弗洛姆的异化理论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而来的,但他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作了新的描述和解释。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过程、消费过程、政治生活和社会关系等各个方面都被异化了,弗洛姆的异化理论存在缺陷但也有其合理性。
关键词弗洛姆 异化 缺陷 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300-02
埃里希·弗洛姆(1900-1980)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从人本主义出发,力图将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这两种学说熔合起来,并以此来考察、分析当代世界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矛盾和危机。作为精神分析家、哲学家的弗洛姆,他的异化理论在哲学研究领域别具一格,独树一帜。
一、弗洛姆对异化概念的理解
首先,弗洛姆认为异化是对生产性潜能的否定。他将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生产性潜能,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分析,弗洛姆发现在现实社会的劳动中,目的和手段颠倒了,目的成了手段,手段反客为主成为人的目的,他认为这是异化现象,是对生产性的否定。弗洛姆认为,离开关于生产性的否定的概念,即异化概念,就不可能充分地理解关于能动的、生产的、以其自己的力量把握和包摄客观世界的人的概念。弗洛姆所谓的人的生产性潜能是一种在现实历史存在中从未实现过的人的抽象本质。在现实社会中,人失去本真的生产性、人的本质的沦丧和遮蔽就是异化。人的本质应该是人应当成为的那个样子,即本真的生存状态,但事实上在人的现实存在中人却显示不出真的面目来,人一直处在“伪生存”状态中,即人没有成为他潜在地可能成为的样子。
其次,弗洛姆认为异化是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他认为,异化意味着人在他把握世界的时候没有体验到自己是发生作用的行动者,而是觉得世界(自然界、别人和他自己) 对他来说依然是陌生的。它们作为客体站在他之上,与他相对立,即使它们可能是他自己创造出来的对象。异化主要是人作为客体相分离的主体被动地、接受地体验世界和他自身。显然,弗洛姆的异化概念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而是人的主观感受。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弗洛姆提到,在异化这种体验方式中,人感到自己是个陌生人。人感觉不到自己是行动的创造者,是个人世界的中心,相反自己只能服从甚至崇拜自己行动的结果。在这种体验中,人就使得自己疏远起来。在异化的活动中,人没有体验到自我是自己行动的主体,人体验到的是自我的活动的结果,某种与自我相脱离;超乎自我之上或与自我想对立的“彼岸”的东西。从根本上说,行动的不是自我而是内在的或外在的力量通过自我来行动。人与自身活动的结果相脱离。
第三,弗洛姆还从语源学的角度进行考察,发现异化原是精神错乱的病态心理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异化的较早含义是精神错乱的病人。所以他认为异化是病态心理的一种形式。通常人失去了自我意识,感觉不到自己就是他自身经验的核心,而是完全异化了的人。并且,在弗洛姆看来,马克思和弗洛伊德认为异化是人的病态,只是考察角度不同,弗洛伊德把异化看做为个人的病态,是个人在家庭中的遭遇形成的;马克思则把异化看做社会的病态,只是在工人阶级中,这种病才得以最迅猛的发展起来,病理学的根源在于社会组织、在于当代的生产方式。
第四,弗洛姆把异化看做是与人类历史相伴随的永恒现象。他认为,异化是内在于人类历史过程中一种必然产生的现象。在原始时期,偶像崇拜就早已存在。这种异化现象是一直延续至今,所不同的,工业社会中的现代人只是改变了偶像崇拜的形式和对象。原先可能是教会与上帝,现在则是金钱、商品、资本、国家、权力、政治领袖、先进机器等。它们都被看做是人之上的圣物,向它们倾注自己的感情、思想和知识,在所需与服从中得到满足。在范围上,异化不仅表现为劳动异化,而且表现在政治、科技、文化、心理、生理以至语言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异化。
二、弗洛姆异化思想概述
根据前面弗洛姆给异化作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弗洛姆把异化看作是一种病态的心理体验,是一种心理的现象。既然异化是一种病态的心理现象,那么它就具有了在任何历史时期、任何生活领域,对任何人都有可能的普遍性,因此“全面异化”就成了弗洛姆异化理论的必然逻辑结论。在弗洛姆看来,异化是与人类如影随形的永恒现象,只是在不同的文化中表现不同、内容不同、深度和广度不同而已。具体说来,弗洛姆的异化思想可以概述如下:
(一)在经济领域的异化
经济领域的异化表现为工业生产中的劳动异化。弗罗姆认为,劳动是使人摆脱自然的解放者和使人成为社会的独立的存在物的创造者,劳动表现了人的创造力本质。在西方历史上,十三、十四世纪的手工业曾是创造性劳动的一个顶峰,但随着近代生产方式的出现,劳动的意义和作用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不再是一种自我满足的创造性,而成了一种强制与责任。工人在复杂和高度组织化的生产过程中是完全被动的,他只是机器的组成部分,而不是支配机器的积极力量。工人的工作变得越来越重复、单调和无思维性,控制力、创造性、好奇心和独立思考正受到阻碍,劳动仅成为一种获得金钱的手段,而根本不是一种有意义的人的活动。劳动成了不合人性的、有害的和无意义的东西,在异化的劳动中,人失去了自己的尊严与价值。
(二)消费过程的异化
弗洛姆认为,这是由于金钱所具有的异化职能引起的,它使人感到有了钱就能买到一切。人们获取物品不是为了真正的使用,而只是满足于一种占有。人们的消费活动不再是一种有意义的、富于人性和具有创造性的体验,而实质是人为刺激起来的幻想的满足,是一种与我们的真实自我相异化的虚幻活动。消费原本是达到幸福目的的手段,现在则变成了目的本身。
(三)政治领域内的异化
弗洛姆认为,在政治领域,人的异化主要表现在民主制度中,现代民主选举人的意愿表达方式成了一种异化的表达方式。民主政治的原则认为,全体人民的命运及其公共事务的决策应该由全体公民决定,但事实上,现代民主制使人们成了被异化的自动机器,人们无法表达自己的真正意愿。公众就象在消费中受广告支配一样,在选举中受到了政治宣传的左右。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式的民主只能是一种迷信。
(四)在精神领域,人的异化体现在理性、伦理和宗教等方面
弗洛姆首先将理智与理性作了区分:所谓理智是生物为了生存需要而进行的思想;理性则旨在揭示现象背后本质的认识。理智是为了扶助肉体的存在,理性则是为了促进精神的发展。他认为,异化的人的思维特征表现为理智发达而理性退化,也就是只管满足肉体的需要,而不问事物的本质,缺乏创造性思维。于是,就理性而言,人们的愚昧似乎与日俱增。伦理观与理性是不可分割的,伦理行为以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为基础,理性的运用以自我存在为先决条件,伦理的判断力与行为也是如此。而当一个人沦为一部自动机器时,其伦理观就丧失了发展爱和理性的生命原则。弗洛姆是从广义上来理解宗教的,在晚期资本主义异化的现状下,宗教的情况也是如此。他认为,当今社会的宗教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完全世俗化的文化,人们不再去认识和关切人的生存的基本问题,不再考虑生活的意义及其答案,用商品交换中的公平原则取代了宗教所提倡的友爱原则。
(五)在社会关系领域,人的异化主要表现为人与国家、人与人、人与自己关系的异化
社会共同体与政治国家的分离,使国家成为一种凌驾于人之上的偶像。人把国家视为他自己的社会感情的体现而屈从和崇拜这一异己的权力,个人存在和社会存在发生了错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中也异化了,它变成了“一种两个抽象物、两个活机器之间相互利用的关系”,人与人只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和相互利用的需要而联系在一起,每个人都被看作是一件商品,人们都视其价值大小而决定人际关系,利己主义的原则支配了人与他人的相处。这样的人际关系几乎找不到多少爱和恨,而表现为“一种表面的友好……背后却是疏远、冷漠和许多难以察觉的不信任”。关于人和自己的关系,弗洛姆将它描绘成“市场倾向”的关系。在这种倾向中,人觉得自己是一种具有市场使用价值的物品而非人类力量的承担者,他的目标是在市场上成功地出售自己,“他的自我感觉不是来源于一个有着爱和思想的个人行为,而是来自于他的社会经济作用。”“人成了一种在社会制度中有一定职能的抽象物,这一抽象物与他真实的本性相异化,这种异化使人沦为物”。以上是弗洛姆异化思想的基本阐述,他通过异化理论,深刻地揭示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不合理的、畸形的、人性严重异化的病态社会;揭示出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所造成的毁灭;同时也揭示出“现代生活的合理化及其对人类生存基本问题的掩盖”。
三、弗洛姆异化理论的缺陷
弗洛姆把异化当作一种心理体验模式,使得异化概念就有点含糊不清、过于笼统。同时弗洛姆认为异化的产生并非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所致,而是由于抽象的人的活动所造成的。由于抽象的人的活动导致了人的异化,也由于弗洛姆把人的活动本身视为抽象的,因而,在弗洛姆看来,人的活动史也就是人的异化史,因而一部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也就是一部人类的异化史。这显然是抽象、思辨、直观的观点,很清楚,社会成员的社会活动具有历史特色,在阶级社会里也是具有阶级特色的。因此,我们说客观上存在的社会成员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具体的,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矛盾都具有其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特色。在阶级社会里,也具有特定阶级性的特色。当然,我们在肯定现实、具体、实践的时候,并不否定普遍、抽象、共性的东西,而且现实、具体、实践的东西还一定要接受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但这一普遍性的东西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只能来自于客观、具体、实践的东西。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一对矛盾。而弗洛姆却割裂了这一矛盾,在他眼里,只有抽象、普遍、思辨的东西,而无现实、具体、实践的东西。这样他的观点就与历史上的抽象的唯心主义思辨哲学具有同一的性质。对于抽象的唯心主义和思辨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已经作了大量的分析,当然,这些分析也是适用于弗洛姆的。因而我们认为,弗洛姆关于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异化史,在资本主义社会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共同创造的环境和物导致了人的异化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并且是根本错误的。
四、弗洛姆异化理论的合理性
一方面,弗洛姆把弗洛伊德的个体心理学改造成社会心理学、把个体病理学改造成了社会病理学,把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对现代社会的异化现象进行批判。把心理疾病的医治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改革紧密联系起来,从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克服异化、建立健全社会的实现途径,丰富了哲学研究的方法。另一方面,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异化现象的揭露,使我们看到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尽管在经济上是繁荣、丰裕、富足的,但并不是如某些自由主义者、民主社会主义者所鼓吹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完美的“人间天堂”,是一个“理性化的社会”。弗洛姆从资本主义富足的背后,敏锐地观察到人的生存危机,对人的本性、人的生存状况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深入揭示了人与自身、人与世界的分裂是人的异化的实质,这种深度是其他现代人本主义流派所未能达到的。他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现象全面而又深刻的揭露,体现了他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再者,弗洛姆把异化推广到社会的其他领域,有助于人们对异化现象作出全面深入的总体认识,在理论上有拓宽视野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美]弗洛姆.弗洛姆著作精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张一兵.文本的深度犁耕——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弗洛姆.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 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西方马克思主义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5]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