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应加强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

2009-09-28

大家 2009年12期
关键词:织体语汇和弦

刘 柱

摘要:钢琴即兴伴奏是基于对基本乐理、钢琴、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分析等方面知识的掌握并转化为实际运用技能的一门综合学科。通过在钢琴课教学中加强对和声、伴奏织体音响的感受,视唱练耳课教学中加强和声内心听觉的培养,和声课教学中培养对和声音响的感受来促进学生将所学到的钢琴、和声、视唱练耳、乐理等课程综合运用于伴奏配弹实践,从而有效地提高高师钢琴即兴伴奏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教学 学科渗透

钢琴即兴伴奏这门学科与先修的基本乐理、钢琴、视唱练耳、和声、曲式分析等课程的知识有密切的联系,按教学大纲的规定是在大学三年级开设,如果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能把以上相关学科学好,定能为即兴伴奏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来看,同学们虽然在一、二年级都学习了各相关的基础课,在三年级开设的即兴伴奏学习,仍然出现知识相脱节的现象,感觉很吃力。于是,即兴伴奏教师不得不在教学中重新给同学们回顾一些过去所学的知识,学生从中才真正把原来所学的知识和即兴伴奏的学习联系起来。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我们长期以来的教学,都是在分科很细的前提下,各自为政、相对独立地进行系统训练,学生即便掌握了各科知识,但由于没有能很好地将其有机地结合其来,从而造成了知识相脱离的现象。二、在一、二年级的教学中,教师没有提前将所讲授的知识与之后学生要学习的伴奏技能相互联系起来进行讲解,从而使学生在后来的伴奏学习中不能很好地与原来所学的基础知识相联系,感到很茫然。因此,为使学生能在三年级开设的即兴伴奏中学有所得,真正掌握伴奏的技能,应在一、二年级的各相关基础课程学习中,提前介入与伴奏相关的知识,真正有效地为三年级开设的即兴伴奏课做好准备。

一、在钢琴课教学中加强对和声、伴奏织体音响的感受

钢琴即兴伴奏是通过钢琴演奏技能来实现的,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加强钢琴演奏技能的训练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又更多地偏重于演奏技能的训练,只注重手指弹奏技巧,而忽视了钢琴文献中所涵盖的和声语汇的运用与伴奏音型的布局,对于所弹乐曲中美妙的和声音响与伴奏音型缺乏相应的感受。因此,在钢琴课教学中可结合相应的练习曲或乐曲,将其中与伴奏相关的和声序进和伴奏音型给学生进行讲解,让他们在练习的过程中能用心去感受,增加伴奏意识,这样才能使钢琴演奏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练习曲教学中,除必要的演奏技法之外,应结合其中的正三和弦连接以及所呈现的柱式和弦织体、半分解和弦式织体、分解和弦式织体的形式进行讲解,为之后开设的伴奏课积累和声语汇和伴奏音型。比如,从《拜厄》练习曲第66中,学习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以及分解和弦织体的运用;练习第77中,长音添加伴奏的手法;练习第60中,平行大小调交替的音响感受;练习第82中,同主音大小调交替的音响感受;练习第89中,C大调到G大调的移调以及半分解音型的运用。

2、学习乐曲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音响的感受,加强对乐曲的分析并从中积累相应的伴奏技法。比如,在学习乐曲《珍重再见》中正三和弦的序进以及分解和弦的运用;《沉思》中,除可学习带低音的和弦式织体运用外,还可增加对同主音大小调交替的和声色彩的感受;《甜梦》中和弦转位的运用而形成的低音线条;《牧民歌唱毛主席》中自然小调的和声语汇以及流动低音的运用;《啊,我的太阳》中Ⅰ——Ⅱ——Ⅴ——Ⅰ和声语汇的运用、Ⅳ级小和弦的色彩以及统一全曲的探戈节奏;《绣荷包》和《二月里来》中五声调式非三度叠置和弦的排列以及长音加花的伴奏手法;《桑塔·露琪亚》中远距离低音加柱式和弦的运用;《马赛曲》中铿锵有力的进行曲式织体运用;《阿拉木汗》带切分的新疆民族舞蹈性节奏的运用和《瑶族长鼓舞》长鼓节奏型以及平行大小调交替的和声语汇;《重归苏莲托》中同主音大小调交替的和声语汇及带低音的柱式和弦转位的运用;《未完成交响乐》中半分解和弦与柱式和弦交替进行的伴奏织体运用;在《蝴蝶》、《舞曲》、《幻想曲》、《乌苏里船歌》等乐曲的演奏中,学习高潮、长音、休止等的处理手法,使学生逐步对歌曲高潮的烘托、推动、力度变换的手法有所认识,并掌握较为复杂的长琶音、八度同向、反向进行和长音填充等具体的伴奏技巧和手法。

3、将声乐课中的正谱伴奏作为教学曲库纳入钢琴教学中,结合精弹与泛弹的学习方式,从经典伴奏曲目中积累丰富的和声语汇和伴奏织体。比如:《摇篮曲》(舒伯特曲)正三和弦的和声语汇以及半分解和弦式织体的运用;《鸽子》中主和弦与属和弦的交替进行以及贯穿全曲的探戈节奏音型;《尼娜》中同主音大小调交替的和声语汇以及分解和弦与柱式和弦在段落对比之间的变化;《负心人》和《悲叹小夜曲》中带低音的和弦转位织体的运用;《小河淌水》中相同旋律音的不同和弦替换以及五声调式歌曲伴奏织体运用;《小夜曲》(舒伯特曲)中,前奏、间奏、尾声的设计与同主音大小调交替的和声语汇及半分解织体的运用;《乘着歌声的翅膀》中色彩性变和弦与分解和弦式织体贯穿全曲的伴奏手法;此外还有戏剧性特点、内容深刻、技术和音乐表现上难度较大的中西方艺术歌曲作品,如:根据中国唐诗谱曲的《枫桥夜泊》( 黎英海曲)、《春潮》(拉赫玛尼诺夫曲)、《魔王》(舒伯特曲)等。通过练习,使学生最终能独立分析歌曲的题材、内容、体裁、和声及曲式结构,熟悉并掌握所学声乐正谱中各种伴奏音型和织体,了解其适用的歌曲体裁,能举一反三、灵活恰当地运用到相关体裁的歌曲伴奏中。

二、视唱练耳课教学中加强和声内心听觉的培养

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具体体现为对以往积累的和声及织体音响感知与其具体的伴奏内容相结合的音响意象形成,并通过伴奏者弹奏出外化的音响展现出其内心体验的一种过程,也就是伴奏者内心和声及织体音响效果先现。然而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在配弹歌曲的过程中,面对一首单旋律的歌曲,不能很快想象出与之相匹配的和声及织体音响,而只能依据旋律中所出现音的多少来确定用什么和弦。配出的和声音响更多考虑了纵向的和谐,而忽略了横向的和声序进。因此,要配弹好伴奏应以发展内心音乐听觉为先导。内心音乐听觉是指人们对过去感知的音响,以音乐听觉表象的形式在人脑中的想象与再现。在以培养并发展对音乐听辨能力和记忆能力为主的视唱练耳教学中,应加强和声内心听觉的培养。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加强和声听觉的训练,通过对和声音程、和弦及和弦连接的听辨,改变以往在教学中学生只专注于记出单个音符或和弦的音高,而忽视对和声整体音响的把握。使他们从对个别和弦的孤立感觉,过渡到和声框架的整体感知上来。能够初步了解和声的基本规律,同时也积累大量的和声语汇。

2、通过实际音乐作品训练和声听觉,多听大师们的演奏作品,在播放完一首乐曲后,让学生写出和弦的功能序进,把歌曲的旋律以及各伴奏声部的音响转化为具体的乐谱,这样就能把原来在书本上学到的只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音响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加深对作品的整体感知和对各种音响组合的印象, 熟悉各种和声结构, 掌握和声进行的逻辑规律。

3、加强简谱视唱能力和首调感的培养。视唱练耳教学通常以培养学生的五线谱视唱和固定音高听辨的能力为主,但在即兴伴奏中,经常面对的都是以简谱记录的歌曲并大都以首调思维来进行编配。因此,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熟练的简谱读谱能力,加强首调观念的培养,最好能达到将固定调和首调两种观念融会并用,那将会给钢琴伴奏的学习带来很大的便利。

三、和声课教学中培养对和声音响的感受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的一切艺术实践和理论都归属和依赖于听觉的运用。这就决定了在和声课的教学中发展、训练听觉的重要性。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和声课教学主要采用脱离实际音响的“纯理论”的教学方法,学生即便学习了众多高深的和声手法,也仅仅是拘泥于某些技术规则,对最具体和声音响感知甚少,更不用说具有良好的和声音响的感觉了。因此,为了克服长期以来存在的“纸上谈兵”的弊病,在和声课教学中,教师除了教给学生和弦的正确连接、四部和声的基本写作规则外,还应加强键盘和声的教学,把实际的和声音响效果体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听到实际的作品,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和声学的积极性,同时通过音响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和声思维与敏锐的和声色彩性判断。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突破:

1、在键盘和声练习中,用口念和弦的级数,带动手指键盘乐器上弹奏,同时耳听音响。使大脑提前完成对键位的视觉想象,既能带动手指在键盘上的弹奏,提高弹奏的准确性与敏捷性,又能促进听觉想象力的自觉发展。由于提前想象和声音响,当耳朵听到音响反馈时,对于弹奏的对错有分辨能力,还能体会到和声序进的功能运动方向与动力感,对于和声音响有整体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基本音型衍化与扩展。

2、和声听觉训练应多注意对作品的整体感知, 加深对各种音响组合的印象, 熟悉各种和声结构, 掌握和声结构的逻辑规律。如各种不同的和声进行, 和声功能序列, 和弦的稳定与不稳定, 各种和弦的和声色彩等等。积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从个别和弦的分辨转到和声的整体逻辑功能体系中来,培养学生对和声的浓淡、明暗、协和与否、节奏疏密等方面的多声部整体音乐感受能力。

3、利用计算机MIDI和多媒体系统,使四部和声变成可感的具体音响。教学中主要采取Encore制谱软件与和声教学软件tonica 进行视听一体的和声教学,提高对音响的感知能力。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感受和声的魅力,加强音乐整体即旋律与和声为一体的感性认识,激起创作热情和学习兴趣。不断将所学和声知识反复运用,从而使学生彻底地掌握和声知识,把学习和声由被动转变为主动。

和声音响是由一系列的和弦组成的完整序进,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光是单个和弦的听觉记忆、贮存的过程,而且是整个和声序进的听觉记忆、贮存的过程,更是和声序进功能运动方向感与动力感的记忆、贮存的过程;因此,和声教学必须立足于训练学生良好的听觉感受能力,通过大量的、多样化的听觉训练,调动学生视、听、念、奏四者在大脑协调下同步运用的认知活动,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觉辨别力和想象力,为即兴伴奏夯实基础。

综上所述,钢琴即兴伴奏是基于对基本乐理、钢琴演奏、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分析等方面知识的掌握并转化为实际运用技能的一门综合学科。要真正掌握好钢琴即兴伴奏的本领,必须加强各相关学科之间的渗透,促进学生将所学到的钢琴、和声、视唱练耳、乐理等课程综合起来运用于伴奏实践。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音乐感觉、高超的键盘演奏技巧和灵敏的听辨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高师钢琴即兴伴奏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石蔚.内心音乐听觉的三种形态.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4)

[2] 刘彤文.附中初一键盘和声教学的回顾与探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1)

[3] 夏云.将声乐正谱纳入高师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钢琴艺术2008(11)

[4] 辛笛.应用和声教学的多样化探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4)

作者:

刘柱 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织体语汇和弦
小学音乐教学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性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凝而不固 层层铺进
《荆楚岁时记》饮食类语汇探析
向大师致敬
钢琴伴奏织体在不同作品中的运用
威尼斯水乡诗画——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音乐语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