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师生性向和谐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2009-09-28温储蔚
温储蔚
[摘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普遍不太理想的原因是没有解决好师生性向矛盾的问题。教师要通过提高要认识、改善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和增强教学的吸引力等方法,解决好学生“要学”、“乐学”、“想学”的问题,克服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上的认知偏差,化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师生性向的矛盾和冲突。实现师生性向和谐,才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性向和谐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着学生厌学、逃课率高和教学效果不理想等现象。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师生性向的差异,导致师生之间对课程认知观念上的不协调、不和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想方设法化解师生性向问题上的矛盾,实现师生性向的和谐。
一、师生性向不和谐的成因
师生性向是指教师与学生各自的认知风格、智力类型及其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认知观。师生性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从教师角度而言,教师的性向决定了他的教学方式、组织策略和教学风格。如果一个教师具有敏捷的思维,修养资深,自身素质较高,那么他可以较快地创新教学设计。根据实际采取合理的教学和管理方式,把学生视为接受教育的完整的人,真正做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的课堂教学。所以说,教师性向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及对课堂氛围的导向。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从学生角度而言。学生性向决定了他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从而影响他在课堂上的学习投入。如果一个学生的认知观正确,态度端正,有较强的求知欲,那么他对课堂学习的投入就增加,学习动机就增强。这会促使他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教师充分交流,从而营造良好氛围,更好地增强学习效果。大家知道,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师生性向达到协调、和谐。在教学中,师生性向的和谐最主要的表现是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情境等方面的认同。并在学习态度上与教师的要求保持一致。然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师生性向是存在极大差异甚至矛盾的,探其根由,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师生地位上的不同,造成学生一定的心理隔阂,导致认知差异。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师生之间地位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处于主动的、主导的地位,他们总是首先采取主动的行动,提出教学目标和任务,了解学生的思想认识现状和趋向,进行教育和引导。而学生则往往处于受动的地位,他们是作为被研究、被教育的对象而出现于教学过程之中,因而难免产生被动、消极的心理情绪。这种主动与受动的地位的差异和对立,是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障碍和师生性向矛盾的重要原因。
二是师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不同目标需求,是造成师生性向矛盾的根本原因。在教学中,教师一般从社会要求出发,确定与实施教学目标和计划;而学生则主要从个体的需要、爱好出发参与教学活动。这种目标需求上的差异,往往导致学生对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缺乏兴趣,对其所讲解的内容无动于衷。然而,由于专业课知识的学习直接影响到学生自身的专业发展和以后的职业生涯,学生往往侧重于对专业课和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课程的学习,这正是学生专业课逃课率远低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因。
三是师生生活经历和知识水平上的差异。是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师生性向不和谐的原因之一。在学校中,教师一般年龄较长,其思想观念形成的时代与青年学生有所不同,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知识修养,思考问题一般要比学生全面、深入,这就容易导致教师和学生在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上的分歧和对立。在教师看来是一些至理名言的思想,学生却可能不屑一顾;教师认为是不可动摇的科学真理,学生却可能视为早已过时的教条:而学生认为是真理的东西,教师也可能把它当做大逆不道、违背原则的东西;学生欢迎的某些读物,教师则可能斥之为腐蚀人们心灵的污物。由于教师和学生在生活经历、知识修养上的差异及其所形成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会导致双方在对话上不同程度的障碍和在心灵沟通上的某些困难,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四是教育环境的变化是造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师生性向矛盾的客观原因。从国际环境看,在当前开放的条件下,随着世界范围的思想、文化、技术、物资交流的日益扩大,迅速发展中的科学技术和世界经济,异彩纷呈的各种学说观点,扩大了青年大学生的视野,必须会激发他们去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的信念;吸收别国的优秀文化。促进了他们思想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但国外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腐朽思想和不良的生活方式,不适合我国现实的一些政治主张、思想观念和社会现实。也会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日益加深对我国人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影响。这些因素严重干扰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开展,给它带来了许多不易解决的难题。从国内环境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对知识的需求不仅呈现多样性而且更趋务实性。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过级考证(外语、计算机等)、出国留学等正成为很多大学生的主攻方向,忽视了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另外,有的大学生受社会上不良思潮的影响,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失去兴趣,采取旷课、逃学等消极方式躲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这与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愿望和要求是相悖的。
二、实现师生性向和谐的必要性
努力实现师生性向的和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是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新的伟大战略部署。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所当然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对象是学生,而每一位学生又都是生动活泼且有尊严的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课堂表现。更应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如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等。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实现师生性向的和谐。取得学生对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认同。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学生才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
其次,这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需要。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遇到的一个实际问题是师生双方对学习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在认知观念上存在偏差甚至矛盾。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要大大低于专业课程。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是消极、被动的,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为了毕业拿文凭,是国家、学校、教师“要他学”、“逼他学”。而不是“他要学”。学生把这种情绪带到课堂上,难免会形成师生之间的情绪差异和对立,造成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影响教学效果。要消除这种心理障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除必须与学生搞好心理沟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消除彼比之间的隔阂,达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外,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使师生双方在这一问题上达到认知统一。即实现性向和谐,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之目的。
再次,这是有效克服学生逆反心理的需要。逆反心理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内发的反向力量,即不接受教育或“反教育”的心理。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主观上讲,可能因为被引导者固有的态度障碍——认知归因的偏差。也可能是因为教育对象特有的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从客观上看,直接的诱因是引导者、引导内容、引导方式以及引导情境相关的特征。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极大地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学生逆反心理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消除学生逆反心理的方法也很多,其中,通过实现师生性向和谐就能有效地优化教学环境。消除学生的平衡逆返心理。平衡逆反是指当引导者与被引导者之间存在着态度对立时,引导者与被引导者所持立场观点相左。即使引导者迎合被引导者的立场,被引导者也可能抵制,以求在心理上维系平衡。显然,这样的引导往往会产生零效果或负效果。可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消除学生的平衡逆反心理,教师就必须设法优化课堂心理环境。引导学生取得对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情境相关特征等的认可。取得学生在态度上与教师所持立场观点的协调一致。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三、实现师生性向和谐的基本举措
首先,要解决学生“要学”的问题。解决学生“要学”的问题,实际上是要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用”的问题。很长时期以来。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不重视,甚至厌学、逃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总觉得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没有用。学好专业、外语和计算机等课程即可。实际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有用,而且大有用处。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之“用”和专业课及外语、计算机课之“用”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体现为“智慧之用”、“人生之用”,后者表现为“生活之用”、“工具之用”。两者的用处是不在同一个层面的。一般来说,人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像专业课、外语课以及计算机等课程那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用处,这是社会普遍存在的实用主义在大学课堂上的一种反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为用而学”并没有什么错,但如果以“生活之用”、“工具之用”来否定思想政治理论课之“用”,无论是对民族而言,还是对学生个人而言都将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和专业知识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在于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和法制观。其教育之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专业知识及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则是使大学生成为掌握某种技能之人。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之用是非“生活之用”,而是“智慧之用”。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追求的是人生大智慧、人生之“道”,而非生活日用之“术”。但在实际学习中。二者在学生头脑中,常常是混沌一片的,把本来不在一个层次的问题混为一谈,并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专业工具之用来否定思想政治理论课之用。这就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指向完全悬置于空中,离开了它实际的依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有必要使学生弄清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真正用处,以及它与专业、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在“用”上的区别,才能使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有深刻认识,形成“我要学”的认知观。从而实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师生性向的协调一致。
其次,要解决学生“乐学”的问题。解决学生“乐学”的问题实际上是改善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问题。人际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人与人在情感上的联系。这种情感联系越密切,双方所共有的心理世界范围也就越宽广。人际关系也就越亲密。高校许多教师在课后与学生接触较少,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加缺乏与学生的接触和沟通,因为班级学生人数多,课时又有限,与学生单独交谈的机会不多,多数教师甚至不能全部地认识自己的学生。师生之间自然就横着一条鸿沟,教师不能很好地利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感化学生,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态度也较为冷淡,师生性向也难以达到和谐。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我们、喜欢我们。别人喜欢我们往往是建立在我们喜欢他们、承认他们价值的前提之下的。人际交往中的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都是相互的。喜欢和我们接近的人,我们才喜欢和他们接近,愿意同他们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疏远我们的人,我们也倾向于疏远他们。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接受我们的思想、观点,我们就得倾听学生的呼声,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关心他们的疾苦,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在宽松的人际环境中感化学生,发挥对学生的正确影响和教育作用。可见,改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尽量多接触自己的学生。放下身架与学生沟通,对学生中存在的某些不涉及原则性的不当言行表现出适当的“宽容”,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在学习中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才能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适”。
再次,要解决学生“想学”的问题。第一,以理服人。当前,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知识水平不高,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有理说不清,说理讲不透的理象。结果,“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能充分发挥“真理的力量”,难以做到“晓之以理”。为此,应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更新和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同时,时代和社会在飞速发展,相当一部分教师存在知识老化、观念陈旧的现象。要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面提高其教学质量,仅靠教师的自修是不够的。相关部门应鼓励和支持教师外出学习、调研、读研、读博,特别是到名校学习、取经,更新教学理念和促进其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了厚实的理论功底、渊博的文化知识,其教授的课程对学生就会有吸引力。第二,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感染人。教学艺术就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为取得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艺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方式。事实上,每个教师的教学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但不是说任何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都有艺术性。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要讲究教学方法,贴近社会实际,通过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教学的感染力。第三,要富集教学资源,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讲出吸引力,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需要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要广泛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将诗词、谚语、典故、成语、俗言、寓言、漫画、歌曲、录音录像等引入课堂并灵活使用。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起来就会全神贯注,精神振奋,乐此不彼。其思路就会围绕教师教学的“指挥棒”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师生性向的矛盾和冲突自然得以化解。
责任编辑梅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