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解决农民问题的思路与及其启示
2009-09-28李家祥
李家祥
[摘要]毛泽东作为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在解决如何提升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活以及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农民问题的思路和对策方面既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也有需要吸取的教训,为我国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毛泽东农民问题思路与对策
中国是一个农民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落后、农民贫困一直是我国最基本最现实的国情。如何解决好以农民问题为主的“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全局意义的关键问题。所谓农民问题是指广大农民为维持生存、谋求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主要涉及如何提升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活以及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三个方面。作为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高度关注农民问题,努力探寻解决农民问题的出路和办法。他在解决农民问题的探索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我国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在加强对农民教育问题上的思路与对策
如何提升农民素质问题也就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问题。主要包括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两个方面。这是个体农民生存发展的前提。广大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和自身狭隘保守的思想意识是农民问题积重难返的内在原因,因此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毛泽东十分重视对农民的教育问题。为此。他采取了很多措施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以提升农民素质。
毛泽东主要通过在农村建立层次较低的各类学校来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通过开展各种政治运动来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统率文化教育。
为了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毛泽东于20世纪50年代在全国广大农村掀起大规模扫盲教育运动。并亲自制定“每人必须认识1500到2000字”的扫盲标准。为了把农民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从1958年开始他便提倡半工半读。在他的倡导和支持下。一些农村办起了简易小学、农村中学、共产主义大学等各种各样的半工半读、半农(耕)半读学校,半工半读也逐渐成为一种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通过扫盲教育和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半工半读学校教育,提高了农民的识字率,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生产第一线的人才、科技需求问题。但这种层次较低的非正规的学校教育模式却无法快速提升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
相比之下,毛泽东更加重视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张从阶级主体的角度用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农民,认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在他看来,农民经济是分散的。既是生产者又是小私有者,落后守旧的意识浓厚,这就需要很长时间和细心工作才能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他强调指出,“对于农村的阵地,社会主义如果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就必然会去占领”。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共中央在农村发动一次普遍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特别是以“清政治、清组织、清阶级、清思想”为内容的。四清”运动,目的就是清理一切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因素。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通过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引导和动员广大农民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毛泽东对农村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过一些“左”的偏差,脱离了农村社会的实际和农民的思想实际。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毛泽东解决农民教育问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思想政治教育来统率文化教育。建国以后,毛泽东把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与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问题合并起来作为一个问题来思考。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结束后,毛泽东逐步用思想政治教育来统率文化教育。国家除了开展扫盲以外没有为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制定专门的政策和措施。这就使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不明显,同时也导致农民文化素质无法得到较好提高。
二、在改善农民生活问题上的思路与对策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使广大农民都富裕起来,这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是一切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解决农民问题的初衷和政策目标和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致的。他指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的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为此。毛泽东倾注了巨大精力和心血探索如何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和道路。总的来说。毛泽东解决农民经济问题的思路是通过不断提高农村公有制水平,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加强政府的行政职能,采取群众运动的形式,来实现共同富裕。
建国以后。毛泽东将他过去一贯主张并行之有效的农业合作化思想加以继承和发展。他一直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因为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试图根本改变农业生产状况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显然力不从心:只有改造个人私有制的小农经济。使之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所有者的合作经济。才能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他强调指出,“我们应当积极地热情地有计划地去领导这个运动。而不是用各种办法去拉它向后退”。农业合作化实现后,我国农业生产力获得较大发展的事实更坚定了毛泽东进一步变革农村生产关系以提高公有化程度的信心。因此,在农业合作化运动后期,滋生急躁冒进情绪的毛泽东就违背自己原先提出的尊重农民自愿互利的原则。于1958年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强行超越农村生产力发展实际进行生产关系的变革。以达到使农民快速地从均贫走上均富的目的。
众所周知,这期间以及整个“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大行其道,政府的行政职能得到强化。群众运动愈演愈烈。这种做法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其结果是农业生产发展长期滞后,很大一部分农民无法解决温饱问题,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教训。
三、在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上的思路与对策
中国是农业大国,如果把几亿农民附着在土地上,脱贫致富显然是没有出路的。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供应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解决农民问题不能只局限于农村,必须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非农就业。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安置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当时该问题本身还未暴露,毛泽东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他的解决思路是把该问题放在农村内部加以解决,基本上采取“堵”的办法。甚至还走了一条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乡村城市化完全不同的道路。
建国以后,毛泽东一方面强调要消灭工农、城乡和地区三大差别,另一方面又通过政府行为实行严格的城乡隔离政策。出于国家工业化和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的需要。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相继实行了一系列防止农民流向城市的制度,如实行把城乡严格分开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行只面向城市非农户口
的粮油供应制度,以及实行只负责城市非农业人口的就业劳动用工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这些制度把城市与乡村人为地分割开来,阻断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流动。更有甚者,毛泽东还号召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不在城里吃闲饭。这种城乡隔绝政策和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做法。加固了农民对土地的依附,重走了中国历史“重农抑商”的老路。违背了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史潮流。结果导致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贫困,城乡差距扩大,农民问题积重难返。这是毛泽东始料未及。
四、几点启示
毛泽东在解决农民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为我国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第一。要下大力气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继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通过增加对农民的智力投资不断地将传统农民转变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同时,绝不放松对广大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并采取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和手段,提高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争取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素质。
第二,要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三农”问题说到底是农民的收入问题。首先。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增加对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各项补贴,把政府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其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现集约化经营;再次,要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医疗救助制度。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发生;最后,要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返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第三,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一切歧视性政策,保障农民工的各项权利,同时加快农村小城镇化步伐,壮大县域经济,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顺利实现非农就业安置。鉴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大批农民工返乡的严峻形势,各级政府一方面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以提供更多的岗位吸纳农民工就业,另一方面要确保返乡农民工能顺利实现再就业。
第四,解决今天的农民问题,既要加强党的领导,又不能依靠政治运动和单纯采取行政手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要相信农民的力量,尊重农民的意愿,从广大农民最根本的利益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决克服过去曾经出现的急躁冒进“左”的错误和各种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错误。只有这样。制约中国发展的农民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责任编辑张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