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中国》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2009-09-28郑晓芳

电影文学 2009年16期
关键词:安东尼奥中国纪录片

郑晓芳 崔 酣

[摘要]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选择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中国》,针对学生“不在场”的受众特点,具有时空超越性和艺术性,将改革开放的相关理论问题与影片片段对应,有利于教学。中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提高了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多媒体教学;纪录片;《中国》

纪录片作为现代多媒体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具有熔新闻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炉的综合性特征,可以发挥向观众传达信息、知识、价值取向的功能。“摄影机的镜头摆脱了他们对客观的习惯看法和偏见,清除了我们的感觉蒙在客体上的精神锈斑。惟有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能够还世界以纯真的原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体系》)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政治理论课程,存在着大量抽象性、复杂性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又往往是重要的,因此需要大量翔实、具体的资料作为理论的补充,所以,在《体系》教学中选择和应用纪录片显得尤其重要。笔者在《体系》教学中选择了意大利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影片《中国》,作为《体系》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背景参考资料。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本章节的重点在于了解改革开放理论是邓小平在科学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最主要方面;关于改革,需要明白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即什么是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一、选择纪录片《中国》辅助教学的原因

如何紧密围绕课程核心内容选择适合的资料是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即明确的选择目的性。教材的叙述起点是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新历史时期,对国内情况的介绍只给予了简单的交代。当前的学生大多属于80、90后一代,他们对改革的全部背景知识都来源于曾经学习到的教材和各种资料。对于这样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身处其中的大多数当事人(普通群众)都难以全面把握、获得清晰的认识,对后来者更是困难重重。首先各种文本资料虽然详实但数量巨大,比如大量的统计数据、当时的政府文件、相关的新闻报道等,对于非专业研究者来说巨大的阅读量和消耗的阅读时间都成了障碍;其次是对文献的搜集和选择的问题。客观上学生搜集资料存在难度,虽然在互联网咨询高度发达的今天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但仍然还存在选择的问题,中国的改革和“文化大革命”在时间上是密切衔接的,而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各种不同角度——个人的、学术的、官方的等等,不同立场——批评的、分析的、反思的等种类繁多,甚至相互抵触,如何选择客观、公正、权威、可信的资料不是学生完全能够胜任的。这些都将学生置于历史的不在场境遇中。纪录片《中国》的时间、地点、环境、事件、人物、矛盾冲突、细节都是真实的特征,可以为学生带来一个“可见的对象”,部分弥补那种不在场的缺失。

《中国》这部纪录片拍摄于1972年,那时中国已经进入了“文化大革命”的中后期,中国的外交工作在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停滞后,形成了70年代初期外交战线的新局面。中国政府希望世界了解中国,而纪录片是最好的一种宣传手段,意大利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接受来自中国的邀请拍摄了影片《中国》。“时间”在这里成为选择纪录片《中国》作为本章节辅助教学的第二个重要原因,虽然纪录片以真实为本质,要求强调电影的照相性和纪录性,“在不知不觉中捕捉生活”,通过剪辑与解说构成“完全无虚构”的纪实性电影,反对对现实生活的虚构,淡化政治功利色彩,不对所拍摄、所观察的现实赋予意识形态框架,强调时空的统一性;强调纪录正在进行的事件过程,跟踪拍摄纪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但是纪录片同样是历史的产物,纪录片的创作者更是受历史环境制约的。众所周知,当时的大部分国产纪录片受到了相当的制约,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安东尼奥尼拍摄的影片必然将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和关注。即直接提供了直接的视觉文本,又间接解决了学生的关注和兴趣的问题。

选择《中国》这部影片的第三个原因在于它本身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意大利国宝级电影大师,于五六十年代连连在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这几个欧洲最大的电影节上获大奖。他本人是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文艺片大师,以电影的“简约风格和开放式结局”的叙述方式和哲学性享誉世界。《中国》的拍摄仅用了短短的5周,22天完成,记录了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河南林县5个城市。与以往安氏严谨的拍摄风格相比迥然不同,但丝毫没有降低它的价值。影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展示了北京的学生们、市区的老区、使用针灸技术的剖腹产手术,一个棉纺厂及其工人;第二部分为林县的红旗渠和河南的集体农庄以及古城苏州和南京;最后一部分是上海的码头和工厂。安东尼奥尼自己的陈述也许更能反映影片的意义:

《中国》——事实上这部影片不是关于我拍摄的那个中国的,而是关于中国人的。我记得在第一天的讨论中,我问他们什么才能更好更清楚地象征新中国成立后的变化。“人民”。他们回答道。我们的兴趣与这相符。我想拍的是人在他的现实和他的风景中的样子。让我们理解并记住中国社会的政治结构是今天世界的一个模型,也许是无可比拟的,需要更专心的研究。但人民使我发现了更多。我在中国人那里发现了什么?他们的纯净,他们的诚实,他们相互间的尊敬。使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正在劳作的人们,每个人都接受他们被分配的任务,哪怕是繁重的,他们平静地接受,认为自己所做的对社会有益。中国人充满激情。我在这个国家短暂停留的日子(一个月多一点)没让我觉得这种激情与个性有什么冲突。(1972年7月25日)

二、《中国》中的片段及其对应的理论问题

在教学中笔者选择了三个片段尝试解决三个问题,即中国的改革是时代的必然趋势;中国的改革不仅是“自上而下”的“运动”,更是“自下而上”的自发要求;中国的改革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其实质在于阐释中国改革的实践依据的问题。

第一个片段就是影片的第一部分中的部分内容和第三部分的内容,在影片中我们会重新看到由近乎千篇一律的服装组成的人群,略显冷清的街道,进行日常工作、生活的人民,上海市郊的炼油厂——自力更生的产物,简陋的设备,努力工作的工人。在这里影片试图表现的是“中国人的日常活动、姿态和习惯”以及在“一个战斗的、改造过的城市”中工作的人。这里影片的注意力集中在对众多普通人物的记录上,我们不太容易找到某些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印象,一方面与“文革”中后期的历史阶段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群众的真实愿望有关。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新时期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但不论从那个角度看中国都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具有明显

差距,“落后”不会由于人们的良好愿望而消失。但正是这种“良好愿望”反映着群众的对未来国家的希望;也是这种“良好愿望”蕴涵着巨大的力量。这些构成了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基本矛盾理论判断的基础。影片中人的积极的精神状态揭示了中国的“改革”是时代的必然趋势的命题。

第二个片段是影片中集体农庄的片段,片段中出现了农村自发的以物易物的集市和农村生活。这与那个历史时期计划经济的一些机械的人为的制约作用形成了反差。虽然是自发的、为数不多的、甚至不完全合法的集市,但其中体现了除了“良好愿望”之外的“实际行动”。更著名的例子是后来出现的小岗村。中国的现实就是农村占主体,农村人口占主体,改革的破冰动力来自于最迫切要求变更的农村。不论是影片中的小集市还是举世闻名的小岗村,都充分证明群众强烈的改革愿望,即第二个命题——中国的改革不仅是“自上而下”的“运动”更是“自下而上”的自发要求。在邓小平改革理论中体现为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改革来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力量。

第三个片段是影片中其他非特定或非典型环境背景下的人。从上面两个片段中我们可以解读出充满良好愿望与实践勇气的群体,但在影片中更多地我们会看到面对镜头躲闪、甚至恐惧的表情,依然百废待兴的环境。长江大桥——曾经是中国的骄傲,上海一曾经举国支持的中国工业基地,人民——努力改变自身生存状态、改变国家命运的主人公,仍然在艰难摸索方向,他们大多数人不会清晰明了地知道文化大革命即将结束,更不会预料改革开放后中国高速发展的繁荣,只留下影片中身处“落后”的环境中默默坚持的群体和他们所进行的同样几乎默默无闻的努力。而这一切都昭示着中国的改革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也从侧面揭示了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中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的论断。

三、纪录片《中国》的应用效果分析

通过课堂实践,以纪录片为辅助手段的教学初步达到了预期效果。由于安东尼奥尼影片所具有的不同文化背景,其关注于普通人,具有普遍意义的群体而与以往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关注于特定历史实践、特定人物的影片拉开了距离。首先解决学生关注度的问题,绝大多学生保持了持续的兴趣,对影片持续关注;其次,影片内容有效拉近了学生与那段不熟悉的历史的距离,结合其他文本文献,弥补了不在场的缺陷;再次,通过与学生一起对影片重点片段的解读、与教材的重点内容充分结合,引导学生进入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体系,并对重点问题能够有感性的认识,为理性理解铺平了道路。最后,由对影片的分析为基础加强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通过引导能够对问题进行主动、深入思考,把对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导向自觉的思考。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的形式基本达到了最初设计的目的。

与此同时,纪录片《中国》自身所具有的艺术性特征为后面章节例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讨论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又由于其特殊的国际化背景及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引发的批评、争议和讨论,也为诸如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乃至国际环境和对外政策等章节内容的展开留下了反思的对象。

注释:

①潘若简译,安东尼奥尼谈安东尼奥尼,本篇文章是从安东尼奥尼自己的文章或访谈中摘录的。节选自意大利EDITEICE IL CASTOEO 出版社 Giorgio Tinazzi:Michelangelo Antonioni,1994年9月第五次修订,1999年2月第二次印刷,

[参考文献]

[1]高广元.真实:纪录片生命的源泉[J].电视研究,1999(09).

[2]林少雄.纪实影片的文化历程[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73.

[作者简介] 郑晓芳(1976—),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大学农学部公共教学中心讲师,研究方向:理论心理学及心理学哲学;崔酣(1978—),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农学部公共教学中心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哲学及艺术心理学。

猜你喜欢

安东尼奥中国纪录片
春光无限
危机中如何展现领导力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论《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忧郁的经济根源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