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律问题研究

2009-09-28廖海滨

办公室业务 2009年5期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

廖海滨

摘要:该文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构成和主要法律特征以及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论述了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比分析了主要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对防范和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应采取的法律对策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国内法规制;国际法规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传统贸易措施如关税配额等对国际贸易所起的作用逐渐削弱,而以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明显。许多WTO成员为了保护其国内产业和市场,利用WTO规则,纷纷采取技术性贸易措施,提高市场准入要求。据WTO统计,从1995年至2007年5月31日,各成员通报影响贸易的新规则总量23897件,其中技术性贸易措施16974件,占总量的71%。由于这些技术性贸易措施有涉及面广、隐蔽性强、技术性高等特点,因此 ,会对全球国际贸易产生长期的影响,特别是会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带来不利影响。

我国在加入WTO后,发展对外贸易的最大障碍也莫过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冲击。据商务部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60%的出口企业遭受到技术壁垒的打击,发达国家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使我国出口每年损失约500亿美元。技术性贸易壁垒已使我国外贸发展举步维艰。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加入WTO后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方面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

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律规制

1.1国内法规制

1.1.1规制范围

TBT国内法规制的产品范围非常广泛。从产品形态来看,不仅涉及初级产品,而且牵涉到所有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从产品生命周期来看,它涵盖了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和消费以及处置等各个环节;从涉及领域来看,已从有形商品扩展到金融、信息等服务贸易以及投资、知识产权和环保等各个领域。

1.1.2规制内容

TBT国内法规制的具体内容千差万别,按照如前所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构成: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各国的TBT措施基本都涵盖在这三大类之中。至于其他的TBT措施,如SPS措施、政府采购的技术规格以及GATS领域中的相关措施等,是为了法律适用上分类的需要和使用方便才采用了其他的划分方式,并不影响TBT的基本构成。

1.1.3规制方式

各国TBT措施的制定、管理、执行的模式主要采取“民间参与、政府主导”的方式,在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上,除由政府负责制定一些关乎国计民生或重要社会利益的强制性技术法规外,民间组织(如行业协会、私营标准机构或企业自身)也承担了相当多的编制、认可或采纳强制性技术法规和自愿执行标准的职能。这些机构独立于政府但同时又受到政府的支持或接受政府的指导。在合格评定上,很多国家的政府部门、地方管理机构或民间组织、独立检验机构等都可以开展评定工作,但对于评定机构资格的认定和核准的职权仍控制在政府的手中。在管理与执行上,虽然一些民间机构、产业协会等承担了一定的管理职责,但政府各相关部门才是最重要的执法主体。

1.2国际法规制

1.2.1《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产生

针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盛行的情况,为了发展国际贸易,确保各缔约方的技术标准和法规不会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早在1979年“东京回合”谈判期间,关贸总协定的各缔约方就签署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并于198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现行协议是在1991年乌拉圭回合文本的基础上,于1994年3月15日对文本的内容与文字作了最终修改与润色产生的。修改后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重要行为规范。

2.2《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基本原则

2.2.1非歧视原则

各成员方在制定或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时,“给予源自任何领土进口的产品不低于其给予本国产品或来自任何其他国家同类产品的待遇”。这体现了WTO规则的核心原则——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原则。通过国民待遇要求,保证一国(地区)制定、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不致内外有别,构成歧视性贸易待遇,形成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而通过最惠国待遇原则这一国际多边贸易待遇的传导机制,实现不同国家间待遇的公平一致。

2.2.2必要性与贸易影响最小原则

各成员方应当保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制定、实施在目的或效果上均不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对贸易的规范、限制不得超过为实现合法目标所必需的限度,同时应当考虑这些合法目标如果未能实现可能造成的风险。

2.2.3贸易制度的统一实施原则

因为技术性贸易措施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技术法规、标准乃至合格评定程序的不统一,都会给贸易伙伴带来很大困扰,造成贸易障碍。WTO正是通过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原则,消除了国与国之间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差异,继而要求一国内部制定、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统一,全面消除因地方差异而带来的实质性的贸易壁垒。

2.2.4协调原则

《TBT协议》鼓励各成员为协调技术法规、标准以及合格评定程序所做出的努力,以消除国家间的差异对贸易造成的障碍。主要有积极采取国际标准和视作等效措施予以接受的协调方法。《TBT协议》鼓励各成员就达成相互承认合格评定程序结果的协议进行谈判。要求各成员在可能的情况下,接受其他成员合格评定程序的结果,只要这些程序同样可以满足技术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即可。

2.2.5透明度原则

WTO所强调的透明度原则在标准领域尤为重要,有关产品的技术法规、标准以及合格评定程序的细节必须及时公布,这样才能防止产生贸易限制或者贸易扭曲。

以上五项原则是对各成员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制定、运用所作的实体方面的规制。但是,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规制,仅仅有实体规定是不够的,必须设定相应的程序,促进成员间的磋商,应对可能出现的国际贸易管制中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引发的争端。

2.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2.1市场准入门槛提高

技术性贸易壁垒旨在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来限制部分产品进入市场,众所周知,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技术要求较高,而我国一些产品在环境、卫生和安全技术标准上不符合进口国的要求而无法出口到该进口国。此外,由于进口国实施某种新的强制性规定或标准,而导致我国产品无法出口到该进口国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2.2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

毋庸置疑,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加了产品的成本,使得我国产品丧失价格优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下降。

一些TBT虽然不对产品市场准入直接设限,但是为了满足进口国对产品的严格要求而进行设备、人力的投入以及支付昂贵的检测费用,无形中已经增加了我国出口企业的成本。此外,我国检测、检验设备的生产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国内商检部门及企业测试、评价方法的缺失,致使我国不得不进口大量的检测设备,增加出口成本,而进口国在标签方面的严格要求,对处于技术领先地位的发达国家企业都是一笔巨额的支出,更何况对处于落后地位的我国出口商,成本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专利、一流企业卖标准”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处于优势地位的欧美企业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将标准垄断化,我国产品进入欧美市场,需要取得该国或国际通行的认证标志,如国际通行的ISO9000认证,ISO14000认证,欧盟的CE标准,美国的UL、MIL认证标志,一般要外国机构认证,而外国认证机构的认证费用和检测费用昂贵,直接增加了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削弱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我国克服技术性贸易壁垒应采取的法律对策

3.1建立针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法律机制

目前,我国企业在产品出口上遭遇技术贸易壁垒的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对进口国的技术贸易壁垒情况不了解。这种不了解主要体现在对进口国产品技术标准、技术法规等信息的缺失。因为,当前各国在产品技术标准、技术法规等方面是不断更新的,由于缺乏相应了解,我国企业在出口贸易中时常是处于一种盲目状态,进而陷入被动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当前所遭遇的技术贸易壁垒也是一种“信息壁垒”,因而,应对技术贸易壁垒法律制度的完善,我们首先应该建立技术贸易壁垒的预警法律机制,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中心和数据库,通过研究发达国家和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技术标准、技术政策、技术法规、标准结构和内容,并及时发布关于全球技术性贸易措施变化新动向的预警信息,并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使我国的出口商品适应国际标准或进口国的要求,避免陷入技術性贸易壁垒的陷阱。目前,我国已于2002年初建立了进出境检验检疫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并将此机制尽快扩大到全国性的技术性措施预警与反应机制。对国外制定和实施的对我国产品出口可能或已经造成影响的有关技术性贸易措施和技术壁垒及时通报到每一个相关单位,并根据情况快速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对策,以确保对我国产品的出口及生产、加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3.2建立以商务部为中心的多层级的有效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收集机制

商务部于2002年7月编写并印发了《贸易投资壁垒信息收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从2003年起每年发布《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并于2005年首次公开对外推出《报告》,《指南》和《报告》对重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了介绍。但由于目前企业和中介组织信息反映不够积极,《报告》信息量显然不够充足。与我国的《报告》一样,欧共体的市场准入数据库、美国的《国别贸易评估》、日本的《不公平贸易报告书》对各国的贸易壁垒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工作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并且在有些方面很值得我国学习。以法律为依托建立以商务部为中心的多层级的有效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收集机制迫在眉睫。

3.3建立完善的产品技术标准法律机制

我国目前的技术法规不健全,而且数量很少,所以需要积极制定我国技术法规规划,特别是要根据国际市场情况及时制定一些急需的技术法规,如转基因产品技术法规、计算机网络和软件产品技术法规等。在标准体系方面标准低而且不统一,有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不利于对产品质量进行规范,也不符合WTO规则的要求。因而,为了有效应对技术贸易壁垒引发的问题,必须着手完善我国现行技术标准法律机制,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3.1政府要加大对技术标准研制方面的资金及人力投入。

3.3.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技术标准研制工作中的作用。较之于政府和企业,行业协会有其独特优势,考察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情况,行业协会在技术贸易壁垒中已经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3.3.3积极借鉴国外在技术标准研制中的经验,加强与相关组织以及国外相关机构的交流,保障我国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以及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相衔接。

3.4建立完善的产品认证法律机制

我国目前在产品认证工作方面存在的缺陷是我国遭遇技术贸易壁垒的一个重要原因。认证是证明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企业管理体系符合某种标准(或法规)要求的合格评定程序。要消除国外的各种认证给我国带来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有效的做法就是要积极争取与国际、国外权威认证和检测机构建立相互认可机制,开展国际认证,从而完善我国的认证制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4.1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要求,统一认证目录,统一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统一我国的认证标志。

3.4.2积极推行“白色通行证”——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绿色通行证”——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认证工作,建立与国外权威机构认证的相互认可机制。

3.4.3加快建立和完善绿色食品技术标准、认证和检测体系,对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实施全过程管理及检测,确保绿色食品的标准和质量。

3.5重视发挥行业协会、进出口商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行业协会、进出口商会等作为非盈利性的社会中介组织,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起着服务、协调的作用,有时甚至比政府部门更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可以组织制定和执行行业标准、认证以及检验检疫,参与解决国际贸易争端,从而维护行业利益,保护国内市场和有关产业发展。政府要引导行业协会和商会承担起保护企业的职责,一旦企业受到冲击,要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通过申述、立案、调查、论证、采取措施等步骤,形成一个利用技术性贸易措施进行行业和产品保护的快速反应机制。

3.6继续保持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界定范围和应对机制的开放性

我国现行对贸易壁垒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界定是开放的,并没有局限于目前的双多边协议,特别是WTO协议包括《TBT协议》所涵盖的领域。对此,应继续保持技术性贸易壁垒界定范围的开放性,根据国际贸易双多边规则的具体发展情况,随时扩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界定范围,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我国的出口利益和产业利益。此外,我国还必须保持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机制的开放性,根据形式发展,将更多的企业和政府部门纳入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机制中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的效果。

3.7促进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

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保护的一种重要情形。我国目前自主知识产权少,由此导致在出口中突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很难。并非仅有技术水平低、采标率低的企业应当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事实上,目前采标率高的企业同样面临这个挑战。例如,电子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采标率很高,家用电器行业的技术标准80%已采用国际标准。但主要原因是家用电器行业基本上靠引进技术,技术标准直接从国外搬来;且家用电器因出口较多,也要求按国际标准生产。虽然技术可以引进,标准也可以引进,但当标准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时,是不可能靠引进来解决的。因此,无论是采标率低还是采标率高的企业都同样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基础,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是我国有效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当务之急。

总之,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贸易障碍之一,但我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还很不健全。这就要求我国各级政府和广大企业要提高意识,及时主动了解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最新动态,做到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同时,要尽可能早地参与国外技术法规的拟定进程,利用WTO等平台积极联合其他有共同利益的国家,增强话语权。企业要通过自主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尽量直接采取国际标准,通过国际认证,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尽可能减少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政府应以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为主要手段,调整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际认证,跨越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制定和实施符合世贸规则和具体国情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有效阻挡不良进口对我国产业的冲击。只有综合运用国内法和国际法的规则,寻求适合我国贸易发展的策略,才能有效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障碍。

参考文献:

[1]肖冰.论技术性贸易壁垒国内法规制的涵义、共性态势与难点,《法学》2006.8.

[2]何鹰.对外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猜你喜欢

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技术贸易壁垒下重庆农产品出口问题研究
TBT对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有关建议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电子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国外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新动向及我国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