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山:抓特色、优环境、强素质,实现科学发展新突破

2009-09-28吴育标

当代贵州 2009年12期
关键词:苗族县城特色

吴育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扬“创业求好、拼搏求快、创新求精、团结求和”的雷山精神,按照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三个产业带(旅游、茶叶、畜牧),突出抓好六个重点(特色产业、畜牧业、果品业、药菜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着力推进四大战略(生态立县、旅游强县、城镇带县、教科兴县),全面加强两大建设(和谐雷山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实现一个目标(小康社会目标)的发展思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经济发展始终保持良好势头,社会事业取得重大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

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雷山县委、县政府牢牢抓住建设“凯里城市经济圈”和“雷公山苗族原生态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经济圈”机遇,确定了“抓特色、优环境、强素质,实现雷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学习实践活动主题,并将“四突出,三营造,三提高”作为活动总载体,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强化发展措施,坚定不移地走特色经济发展道路。

突出四大特色 加快科学发展

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浓郁的苗族文化就是雷山的特色资源,是雷山能够成为中国苗族文化中心的重要支撑,也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夯实基础,强化措施,加快雷山科学发展步伐。抓重点、突亮点、创品牌,以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作支撑,着力在突出四大特色上下功夫。

突出发展特色旅游业。按照“完善西江、打造雷公山、开发郎德、整合一线、提升县城”的目标要求,加强旅游规划和景区景点建设,完善服务设施和功能,加强行业管理,突出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展示,积极发展多样性原生态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努力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国际苗族文化旅游品牌,提升雷山旅游品位。一是抓好生态游产品开发,突出原始的自然生态,以环保、绿色、自然山水为体验的旅游产品;二是抓好苗族文化体验游产品开发,突出苗族文化内涵挖掘和展示原生态苗族文化的精髓;三是抓好康体游产品,以身体健康、精神健康为重点,把“生态~健康”作为卖点进行深度开发;四是抓好苗族农耕文化游产品,充分挖掘苗族农耕文化的内容,把农业生产过程变成游客观光和体验的旅游产品,把“吃在苗家、住在苗家、游在苗家、乐在苗家”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的重点来抓。

突出发展特色生态工业。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规模经济的支撑,必须稳定发展以工业为重点的规模经济。一是依托雷山资源优势,围绕旅游业,大力发展以民族文化传承工业和绿色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的特色生态工业,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和公司化运作的方式,加大民族工艺品加工、绿色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强新产品研究和开发,提升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以总量扩张拉动工业化进程。二是加快培育新型工业,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工业聚集区为平台,以招商引资为途径,引进和培育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大、带动能力强的生态工业企业;三是加强工业规划,优化工业布局,发挥工业集聚效应,走区域集中和产业集聚的发展道路,争取在交通干线、县城周边规划新建一个新型工业聚集区,对小区的战略定位、产业选择、项目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要超前规划到位,确保小区建设与工业发展总体目标相衔接,通过小区工业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规模经济总量,扩大就业,提高收入。

突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绿色资源、区域性的小气候,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此,应将特色资源培育成优势资源,以脚尧村为榜样,破除传统观念,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和壮大以茶叶、蔬菜、果品、畜牧、药材为主导的特色产业。要加快土地流转、转变传统耕作方式,调整和优化种养结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培育一批产业特色村。要抓好龙头企业建设,积极走向国内外市场,打破所有制界限和行业界限,创造宽松环境,引资引智求发展,盘活、壮大“龙头”,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动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突出建设特色城镇化。围绕“凯里城市经济圈”和“雷公山苗族原生态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经济圈”,把雷山苗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雷公山打造成为中国苗族文化圣山和世界旅游名山,把雷山县城打造成为中国苗族文化中心和中国最具魅力的旅游县城这个目标,加快实施以县城为中心,辐射乡镇的特色城镇建设,加快雷山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步伐,按照苗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协调统一的要求建设特色县城,丰富文化内涵,完善文化设施,突出苗族特色,开展民族文化活动,提升县城作为全县旅游服务中心的文化品位和城市环境。

建设两大走廊 推动跨越发展

按照推动跨越发展的要求来找准目标定位,跳出传统观念框框,用战略眼光和超常规思维来规划县城发展走向和空间。抢抓国家拉动内需,加快交通建设机遇,在加快建设雷山至凯里二级公路同时,充分发挥交通引领经济,城镇带动县域发展的作用,着力实施两大走廊建设。

建设县城至西江更加快捷的交通走廊。争取新修陶尧至西江二级公路,行车时间在30分钟以内,县城与西江更加紧密、融为一体。

建设县城至西江、雷山至凯里的城镇经济走廊。以二级公路两翼土地开发为纽带,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特色生态工业、特色旅游业、文化娱乐业、服务业、房地产、商贸物流等为支撑,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城镇经济走廊。争取2~3年内完成两大走廊建设架构,用10年左右的时间,到 2020年左右,吸引3~4万以上的城乡人口聚集到两大走廊两边居住,从事生产加工、商业贸易、旅游服务等,全县城镇化率达66%以上,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雷山跨越式发展。

营造三优环境 促进可持续发展

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打造“生态雷山”。抓好生态保护规划,加强生态保护工作;实施“百村绿化工程”,加强公路河流、县城、景区景点绿化工作,创新绿化机制,巩固绿化成果,创造生态良好、风光秀丽、环境宜人的“生态雷山”。

营造优良的人文环境,打造“魅力雷山”。加强苗族文化保护和开发工作,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和文化遗产产业,开发和生产有市场竞争力的文艺产品并推向市场,打造知名文化品牌,提高雷山县作为中国苗族文化中心的特有魅力。

营造优越的发展环境,打造“诚信雷山”。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对经济的服务能力和带动引领作用,改善发展硬环境;提供良好的政策和服务,改善发展软环境。开展“诚信雷山”创建活动,树立诚信形象。

提高三大素质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倡导“知义明礼、互助友爱、开放宽容、遵纪守法、爱护环境、诚实守信、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的风尚;营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社会稳定、生活便利、人际和谐”的形象。

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当前,关键是要做好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加大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投入,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增强农民融入现代化、融入城市、参与变革的能力,提高其社会适应素质。促进农村进步,缩小城乡差别。

加强党员干部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是时代发展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迫切要求。雷山发展水平低,基础薄弱,区位不理想,不利因素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不仅需要一大批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实干型干部,更需要一大批善于思考、富有创造精神、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型干部。(作者系中共雷山县委书记)

猜你喜欢

苗族县城特色
“回流县城”是这代年轻人的时代机遇
县城的“饭碗”
县城买房:未完成的城市化
补妆
延津县荣获省级卫生县城称号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苗族老照片
漂亮的“银饰”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