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作文审题技巧

2009-09-27

广东教育·高中 2009年9期
关键词:题眼作文题纪念

张 清

尽管每年关于高考作文命题的是非评说一直没有停止过,但其担负的升学选拔性考试功能必然决定着无论命题如何变化,设置必要的审题“门槛”是必不可少的。准确审题、明确要求是作文应考成功的基石。如果审题出现偏差,往往会南辕北辙、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我们来看一个样例——

总想更爱您为您洗一辈子脚

2009年广东一考生

印象中总有那么一个无声却总充满暖意的广告画面缠绕心间:简陋的房子里,一位下班回家的妇女为瘫痪的母亲洗着双脚,身旁坐着五岁的儿子……第二天下班,当妇女坐下,便见儿子摇晃着端着盆水来到面前,用那双稚嫩的手为母亲洗脚。“妈妈,我也为您洗脚!”妇女泪流满面……这是一个非常温馨的公益广告。

洗脚是个简单的生活常识,却勾出了人世间最真挚最真诚的爱,让人心间久久难以平静。

我是在A市长大的,那里盛产煤。父母做煤生意,很忙也很辛苦。作为孩童的我,每天便在煤里滚……洗澡时妈妈最困难的事便是帮我洗脚。得用力洗脚跟脚趾头脚趾甲,才能将里头的煤渣煤灰洗尽。洗脚耗时长,也很疼,免不了要哭闹。可妈妈就是这样不厌其烦地为我洗了八年脚,而我也哭闹了八年,没心没肺了八年。

长大了才明白洗脚的深刻内涵。别人会因为你用桶洗过脚而不敢与你共用一桶,别人会因你用脚踩过他的东西而把被踩过的东西扔掉,这人世间能如此不顾一切地为你洗脚且把它当幸福的大概只有自己的母亲。

有人说只有为母亲洗过脚,才能明白自己所经历的一切艰难是多么微不足道,才能明白母亲为了儿女所走过的路有多么难,才明白母亲对儿女的爱有多么深!

为母亲洗过脚,那是一双干瘦、长满硬茧、遍布皱纹的脚,依稀记得触摸母亲的脚时自己内心的一丝丝疼痛……我知道那里的每一处硬茧都是我们欠母亲的债!我们一辈子也还不清的债!

高考的考场上,身边许多同学的父母都顶着烈日挤在了考点的大门外……而我的母亲却依旧在他乡为人扫地只是为我铺路,她年过半百却依旧在用那双长满硬茧的脚为我奔波……

妈妈说:“好女儿,你一定行!”

“是的,妈,我一定行!”

想要用我的努力,一辈子为妈妈洗脚!洗尽她老人家脚上所有的硬茧,所有的皱纹!

显然,这位考生有着不错的写作功底,文章质朴无华但情感真挚。只可惜审题出现较大偏差,通篇明显离题,最终判为20分。其实像这样因审题不够准确而导致作文应考大失水准的情况每年都有,如何才能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一句话,抓准题眼是关键。

如何才能快速准确抓住题眼,抠住作文审题的命门,确保审题准确呢?面对千变万化、浩如烟海的作文命题,或许会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各样的应对招式,难免让人感到疲于应付,难得精髓。就让我们删繁就简,争取“三招”制胜。

一、材料作文要“三问”

近年随着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不断推进,新材料作文渐成气候。独特的命题样式也使其审题难度骤增,许多考生感觉可遵循的规律不多,有点难以把控。其实,只要我们在审读题干研读材料时牢牢记住“三问”:一问材料主要讲的是谁;二问材料主要讲的是关于这个人(或物)的什么事;三问对此我怎么看。懂此三招,即可制胜。如2009年江西高考作文题: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今年3月25日,在国人的强烈反对声中,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在巴黎拍卖。某艺术公司总经理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文物。但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

对此,舆论一片哗然。有人称其为民族英雄,有人认为这是恶意破坏规则,还有人认为……

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题目自拟。(3)立意自定。(4)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合。(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一般来说,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往往有多个陈述对象,是概括性综述。仔细研读材料后我们要问自己第一个问题:这则材料到底说的是谁?以本则材料为例,涉及的陈述对象有两个,一是佳士得,二是蔡铭超。很显然,陈述对象应是蔡铭超。亦即我们要评述的是蔡铭超而非佳士得。接着再问第二个问题:这则材料讲了关于蔡铭超的什么事?注意回答该问题时要精要,勿啰嗦,尽可能使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材料讲的是蔡铭超以自己的个人行动阻止了佳士得拍卖中国非法流失海外的两件文物。明晰了这两问,也就抓住了材料的关键。第三问:我怎么看蔡铭超的这种行为?赞成?反对?有保留的赞成?这样就很自然地生成了中心论点。审题这一环节也就自然完成了。

二、命题作文要“三看”

命题作文审读题干抓准题眼要三看:一看中心词;二看词间关系;三看重要修饰语。

对于偏正短语类命题,要紧紧抓住中心词。如2008年重庆高考卷作文题: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在自然中生活”属于偏正短语,“生活”是中心词,亦即本文所谈的中心应是“生活”而不是别的。这是必须要抓准的,否则如果重心落在题中的“自然”上就极易偏离题旨了。“自然”只不过是对“生活”的范围作了限定。

对于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类命题则要特别关注词间关系。如2009年湖南高考卷作文题:

请以“踮起脚尖”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踮起脚尖”属于动宾短语,题眼既不是动词“踮起”,也不是其支配对象“脚尖”,而是二者组合起来的“踮起脚尖”这个动作,即关注踮起脚尖来做什么及为什么要踮起脚尖。这样就抓住了审题的关键。如2009年重庆高考卷作文题:

生活中有许多故事。你也许是故事的亲历者,也许是故事的聆听者,也许是故事的评说者……故事让你感动,故事给你启迪,你在故事中思考,在故事中成长。请以“我与故事”为题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与故事”属于并列短语,同理,题眼既不是“我”,也不是“故事”,而是“我与故事”的关系,比如:故事给了我什么?这样就很容易抓住审题要旨。

对于单句类命题则要特别关注重要的修饰语。单句因为用词较多,相关表述也较为精细清晰,审题相对容易。但我们往往会忽略重要的修饰语,从而导致审题跑偏。如2005年辽宁高考作文题:

题目:今年花胜去年红

这个命题中的“胜”字虽然不属于主干成分,却非常重要。如2006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请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这个命题中的“想”字同样非常重要。因为是“想”,所以就不必拘泥于时空所限。可以神交古人,可以与当今名流交谈。如2008年广东高考作文题:

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在这个命题中,“轻易”二字同样重要,“不要轻易”说明并不是不说,而是要审慎。忽略掉这个词,整个审题立意就会偏许多。

三、话题作文要“三辨”

对于话题作文来说,由于话题本身往往就是一个词或短语,因此找到题眼便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迅速准确地廓清关键词的内涵,理清话题的范围界定。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借助一个或数个近义词,加以辨析,亦即“三辨”:一辨语义范围,二辨搭配对象,三辨语体色彩。如2005年广东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纪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表示怀念。它既可以是国家、民族对已有荣誉的回忆,对过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家庭和个人对往事对亲朋表示的怀念。纪念又不同于怀念,它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涌动,它还是思想与行动的结合。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纪念,节日庆典是纪念,树碑立传是纪念,种一棵树或写一篇文章也是纪念……形式或许不同,但意义同样真切。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请以“纪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很显然,话题“纪念”就是题眼。先找到它的近义词“怀念”,然后加以辨析。可以从语义范围、搭配对象、语体色彩等多个方面找出二者的不同(如果是平时训练,除了要积极思考,也建议多查查词典)。经过辨析,不难看出二者的根本不同就在于“纪念”必须借助“一定的方式”,亦即必须要有实际的行动,而“怀念”则无此内涵。这样界定清晰后在立意行文中就不会有意无意地将二者混用,自然也就不会偏离题意。

同样,2009年广东高考作文命题的关键词是“常识”,只要我们在确立立意前找一找它的近义词,比如“知识”,然后加以区别,就会很容易廓清“常识”的准确内涵,避免行文时的游移。

独词类命题作文的应对策略与此相同。如2009年山东高考作文题: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见证”不同于“证明”“证实”,它特别强调了证明、证实的方式是“见”,即强调某种经历。弄清楚了这一点,自然就抓住了要点。或写个人经历,或写社会风雨,目睹世事变迁,历经悲欢离合……自然是游刃有余,绝无局促心忧之感。

责任编校彭琳

猜你喜欢

题眼作文题纪念
特别的纪念
新黄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日纪念广岛核爆64周年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
高考数学题中“题眼”的理解与破解
物质推断题的推断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