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闪亮的标题展现的是智慧才情

2009-09-27何勇涛

广东教育·高中 2009年9期
关键词:评卷拟题常识

何勇涛

2009年高考广东省作文第一篇优秀样卷是《别拿常识不当干粮》。拿卷在手,眼前一亮,目光紧紧盯在标题“别拿常识不当干粮”几个字上。是啊,这个标题拟得太好啦!标题紧扣关键词“常识”,巧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干粮来比喻常识对生活的重要性,准确、具体、形象,无怪乎闪电般击中了评卷老师的心,在六十万多份作文中一下就进入高考作文评卷领导小组的“法眼”,被立为今年高考作文的第一篇标杆样卷,成为800多名作文评卷老师评卷前都认真学习揣摩的标本!

评卷场上,阅卷老师不时为展现考生才情的作文标题吸引,啧啧称妙,心花怒放。下面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2009年广东省高考满分作文或考场佳作标题的斐然文采和无穷蕴味。

一、画龙点睛,妙在一字

著名诗人北岛曾写过一篇小说《生活》,正文只有一个字:网。据说这篇文章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上最短的小说。一个“网”字,展现了生活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的社会人生百态,可谓画龙点睛,妙笔之至。今年高考满分作文出笼,广东省61万考生,满分作文只有17人次。借评卷之便,我有幸第一时间目睹不少靓丽的作文题。第一篇闪电般叩动我心弦、让我啧啧称赞的满分作文是《常识网住了谁》,不必说文章的题材和形式,也不必说文章的谋篇布局和文字风格,单是文章的标题“常识网住了谁”就让我的心深深一动:这是一个好标题!特别是一个“网”字,用得好,用得妙,把人们在“常识网”中欲罢不能、挣脱不了的情形非常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很有动感和情境感。而且,标题就有“常识”这个关键词,非常切题,“网住了谁”更让人扪心自问,含义深远,深刻警醒!广东省首先公布的满分作文《如此常识》,标题也写得很有水平,用了一个“如此”就点明了全文批判讽刺的态度。真是一字一词巧妙入境,境界立高,不同凡响啊!

二、巧用修辞,展现文采

高考是人生的一大考验。在60分的作文中,考生自然各尽其才,各出其谋,想尽办法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使评卷教师对其文章一见钟情,从而产生“读你没商量”的强烈关注。在手头的2009年高考广东省10多篇满分作文和几十篇57分以上的考场佳作中,不少好的标题令人见之则心旷神怡,读之则唇齿生香,思之则意味无穷,让人过目难忘!如《四时之景不同》用四季的变更而景物不同比喻人生不同阶段对待“常识”的不同心态;《小常识,大智慧》一小一大,对比鲜明,很好地表达了“小常识”中蕴含着“大智慧”的深刻主题;《打破常识,探索真理》巧用对偶,两个动宾式短语,对仗工整,言简意赅,表意非常鲜明;《常推常新话常识》巧用反复,共七个字的标题“常”字就出现了三次,真有点一波三折、一咏三叹、曲尽其妙之感;《常识,与我同行》和《携手常识上路》巧用拟人,非常不错,“常识”有了生命和人的感情,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息息相关……这些标题既通俗易懂,又简洁顺畅,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充分展现了考生拟题的智慧和才情。

三、化名拟题,活学活用

靓丽的标题可以先夺人眼,引人入胜,使阅卷老师的精神为之一振,眼球为之一亮,达到悦人眼目、怡人心田的效果。《考试说明》在作文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中明确指出的“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有个性特征”等要求,既是对文章内容和表达的要求,同时也是对作文拟题提出的要求。下面这些2009年的广东省高考满分或优秀之作,拟题时巧用名人、名言、名物、名事,并巧妙加以翻新,既给人亲切之感,又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如《不懂常识——〈不差钱〉新篇》巧妙化用在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大红大紫的赵本山、小沈阳的小品《不差钱》,标题新颖,内容新鲜,表达上也用了小品的形式,让人感觉到这名考生的写作慧心;《久唱前朝曲,何妨发新声》巧妙化用古诗,很好地表达了“常识须推陈而出新”的主题,底蕴深厚,见识高远;《明辨常识,成就美丽人生》化用时下流行的广告名句,鲜明地表达了明辨常识对人生的重要性;《“跳桥秀”引发的常识深思》直接化用了刚刚发生、引发众议的“海珠桥跳桥”事件,材料非常新鲜,难怪参加了21年高考评卷工作,至今担任语文评卷组组长13年的广东省高考语文科评卷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柯汉琳教授在作文点评时还特别用这一例子证明广东考生关注社会现实、留心日常生活,不得高分才怪!

四、标点符号,巧妙入题

拟题时,要认识到富有个性的文题绝不是考生信手拈来的,而是需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才能拟就的。要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和体裁出发,使题目的含义和风格都与正文丝丝入扣。在此之上,力争使文题确切鲜明、生动活泼、寓意深刻、富有文采,让自己的作文题目成为文章的一个鲜活亮点。今年的一些考场佳作中不少用了标点符号等形象的符号来拟定题目,也让人耳目一新。如《常识?常识!》巧用问号和感叹号,自问自答,疑问十分强烈,回答干脆利落,意趣盎然;《请教教我常识,好吗?》满含祈求语气,表达了生活中对“常识”的不解,无奈之状,溢于言表;《常识,易知难行?》在短暂的逗号停顿之后,来了一个对“易知难行”的强列反问,深刻表达了“易知难行仍须行”的决心;《收集·积累·运用》巧用间隔符号,形成并列式的递进层次,使如何对待“常识”的问题得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常识,无处不在》适当夸张,表明了“常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些巧用标点入题的作文题目简洁、生动而又别致,往往激起阅卷人急于探究内容的强烈愿望,从而使文章产生很好的亲和力。

五、直接提炼,直陈观点

考场作文切忌含混晦涩,要求简洁明快。特别是作文标题,一个好标题,必须是准确、切题、简明、醒目的,与其在标题上大费周折,浪费时间,不如直接把已经确定的观点提炼、浓缩为题目,让评卷者一看题目就知道文章论述的中心论点,给人一种鲜明突出的感觉。如《心记常识谨行之》提醒人们,“常识”有很多合理之处,正确理解运用“常识”往往对我们的生活有益;《高尚是一种常识》格调积极健康,很鲜明地表达了高尚是一种常识、要追求高尚、做一个有高尚思想和高尚情操的人的观点;《打破“常识”的魔咒》表达了打破常规陋识,即使“常识”的魔咒再坚固,也要打破它的坚定信念,标题铿锵有力;《理性看待常识》很有思辨精神,既要认清“常规陋习”的弊端,又要合理运用“常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人们正确全面地看待“常识”;《常识须推陈而出新》更是紧扣材料关键句入题,表达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观点,见解自然高人一筹……综观广东省2009年的高考作文,绝大部分标题都非常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使评卷老师一见即知其大略,明其大意,从而更好更快地评卷。上面这些考场佳作、高分作文可以说是深喑其意,也深受其益。

妙手拟得好标题,如夺骊龙颔下珠,实属不易。2009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出笼,好标题极为鲜见。因此,平时的作文备考,应在拟题方面多下功夫,练好基本功,让自己的作文题目成为文章的一个鲜活亮点,一下就能击中评卷老师的心!

猜你喜欢

评卷拟题常识
扮靓作文之“眼”
健康常识我知道
健康常识我知道
擦亮文章的“眼睛”
常识:哪杯更冰凉
擦亮文章的“眼睛”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网上评卷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方法种种巧拟题
高考评卷岂能草菅人命
超越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