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核武世界真的会到来吗

2009-09-27

环球时报 2009-09-27
关键词:核裁军理想主义核武器

编者按 随着美国提出的“无核武世界”决议24日在联合国安理会全票通过,“零核世界”的概念很可能成为今后世界舞台上最令人兴奋、也最难推进的主张。为此,本报邀请中美关系、军控、战略方面的专家、学者就这一主张进行讨论。

理想主义还是现实主义

彭光谦(中国军事问题专家、全球零核倡议委员会委员、少将): 我认为, 奥巴马提出的“无核武世界”主张,从他个人的政治理念来看,是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不过,这并不是他个人心血来潮,而是美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现实的需要。现在,拥有超量、超饱和、超杀伤力的核武器并不能保证美国的绝对安全,而核武器的扩散使掌握核手段的主体出现多样化的可能,尤其是非国家行为体对核武器的染指,这才是美国最担忧的,是美国面临的现实安全问题。

杨承军(核专家、 教授):现在很多国家都认为拥有核武器是提升本国国际地位、增强话语权的捷径,一旦拥有核武器,其经济需求就比较容易得到一些大国的迁就。不少国家打着民用的旗号发展核技术,使核扩散趋势愈演愈烈。对此,西方社会积极宣传“零核世界”,制造舆论,从遏制核扩散趋势意义上讲,这种理想是值得肯定的。

顾国良(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应该说,奥巴马上台之后,民主党对核军控问题的态度同共和党的布什政府是有区别的,理想主义色彩浓一些。奥巴马提出“零核世界”,既反映民主党对军控和裁军比较热衷,也显示出奥巴马上台后想要改善美国的国际形象,要发挥软实力的作用,抢夺道德制高点。这是比较理想主义的,连美国也承认“要真达到一个无核世界是几代人的事”。

李彬(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先不说奥巴马是不是理想主义者,我倒觉得布什在军控问题上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对核问题的判断,不是对美国有没有利,而是出于自己的信仰:只要是军控他就反对,即使对美国有利,他也反对。有一个鲜明的例子,中国提出核武器国家不研制新核武器,对美国而言是千载难逢的好提议,但布什对这种提议完全不加理睬。因此,美国有一些人就希望布什之后的政府能改变这种做法,别太意识形态化,得根据对美国的利弊,来判断是否应该支持核军控。换言之,布什政府对军控极端主义的反对态度,引来很多人反感,基辛格、佩里等人就提出了“零核世界”的口号。因此,“零核世界”出发点是美国国内政治现实,我倾向于认为奥巴马在核军控上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沈丁立(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我认为,虽然奥巴马也一直自称是现实主义者,但他更像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在个人成长历程中,就受一个黑人牧师的影响,这个牧师的观点包括“美国倒萨战争属于侵略”,这显然属于难被美国主流接受的左派思想。奥巴马应被看成一个进步主义者,具有理想主义情怀,他主张美国公平进步,财富应得到更合理的分配,“每一个美国人都有权看病而不破产”。他上台以来在救市、医保方面的态度,都表明他与理想主义思想更为接近。同样,在“零核世界”方面,他也认为人类应该生活在没有核武器威胁的环境中,这是消除核扩散的根本方法,而美国当前面临的大部分安全问题都可以用常规武器保障。由于现在有更多国家行为体追求拥核,对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剥除所有国家拥有核武器的“权利”。一旦美国寻求这种“道德”,将促使其他国家跟上。他赞同的这种原本由国际进步力量倡导的“零核世界”观念,显然具有超越国家安全观的理想主义色彩。

杨承军:我们应该看到,“零核世界”这个目标已成为美国政府的重要追求,但其动机并不单纯。我认为,美国想通过作为“零核世界”的发起国,改变多年在世界留下的好战形象,抢占道德的制高点,向世界宣称“美国也是追求和平的”。同时,核武器投入很大,仅维持核武库正常的状态所需的资金就很惊人,而当前美国经济受金融危机冲击,需要节省资金恢复经济活力;此外,美国拥有的核武器已经足以摧毁世界数十次,其常规军事力量很多情况下已经可以达到使用核武器的效果。应该说,在没有出现新的核威胁国家情况下,美国已经不需要再扩大核武库规模了,奥巴马更多的是从现实角度考虑“零核世界”。▲

美国带头才有意义

沈丁立:今年3月,美国参议员黑格尔邀请“全球零核倡议”的参与者联名签署致奥巴马总统的请愿信时,我的态度是非常郑重的。这是一个重大的公共政策,人类需要走向更安全的世界。手枪瞄准的只是一个人,而核武器瞄准的是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杀伤力实在可怕。现在,美国就拥有大量这种威胁全人类的武器,所以这件事情需要美国带头去做,才能创造多边核裁军的条件,最终消除人类共同的忧患。

顾国良:我认为,无核计划目前会成为奥巴马政府的一面旗帜,但共和党如果上台,会否再继续打这个旗帜就很难说。无论如何,它只是一个旗帜,更多地是为了防止核扩散,化解核扩散对美国及国际社会的威胁。整个国际社会的安全还需要有核国家在核裁军方面做出一些实质性努力,特别是美国和俄罗斯,毕竟这两个国家的核武器达到数千枚,现在各国都期望它们会削减到1000枚之下,奥巴马也做出过类似的表态,但美国军方、国防部能不能接受还很难说,何况即便美俄削减到1000枚,比起其他几个核国家来说,其核武器拥有量还是多出很多倍。

李彬:因此,这场无核运动眼下已不再停留于思想运动层面,而是应着眼于具体的问题:美国是否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美国是否能禁止生产核裂变材料,美国能否跟俄罗斯签署新的核裁军条约。不过,这些讨论会极大消耗奥巴马政府的政治资源,所以现实主义的奥巴马很难考虑采取实质性的无核化步骤,实现无核世界有1000万步,现在只是朝这个目标迈了一步。

彭光谦:不错,无核世界的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认为,如果我们真想走向无核武器世界,首先就是冻结核现状,停止一切形式的核扩散与核升级,包括质量和数量两方面的升级。第二就是一切有核国家要无条件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特别是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地区使用核武器;建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际机制,第三就是美俄两超级核大国理应首先做出实质性的裁减。第四,实现核裁军和国家安全的平衡,重视各个国家对国家安全的合理关切。第五,把推进地区无核化与实现全球无核化结合起来,通过地区无核化促进全球无核化的实现,当前特别要努力实现中东和东北亚无核化。第六,把核军备裁减和常规军备裁减、裁减核武器与停止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结合起来。

沈丁立: 我认为,核武器的功用其实是威慑,即以威胁实施大规模报复来预先防范侵略行为。随着美俄深度裁减其全部核武库,未来世界很可能走入一个低核武器数量的状态。但是,彻底销毁核武器是极其理想主义的。要实现它,就必须解决替代的国家安全保障、法律机制和惩罚机制,创制新的国际安全框架。这些问题没有解决,有核国家不会轻易弃核。因此,我认为,“零核”是一种极端的理想,但有核国家进入少量核武器的时代,有可能由理性的国家及其领导人通过合作而实现。

刘华秋(军控问题专家):不过,当前的问题是,美国国会、政界、军界对“零核世界”还有异议。从美国国会两党12名成员组成的战略态势委员会今年5月发表的报告以及媒体透露的有关美国国防部提交的《美国核态势审议报告》的信息来看,美国的核裁军政策仍是保守的,没有走向“无核世界”的具体措施,甚至都不能保证《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能得到国会的批准。

杨承军:我认为,即使“零核世界”实现,世界也并不会完全和平。即使核武器消亡,也会因为战争的需要,出现新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作为核武器的替代品。在这种假设下,美国仍然会是第一军事大国,当今与美国严重对立的一些国家仍会采取多种非对称手段或形式与其对抗。美国最怕的是,本土遭袭击、卫星被打掉、航母被摧毁和网络被瘫痪。因此,即使核武器减为零,只要美国不放弃称霸世界的企图和侵略扩张的做法,也不会比现在更安全,世界也不会因此更安定。▲

“零核世界”仅仅是个口号?

彭光谦:我想提醒一下,其实早在45年前,中国就已经率先提出了致力于全面彻底销毁核武器的主张,“零核世界”口号虽然是美国提出的,但这个思想不是它的,是它换了个提法而已。如果能真正实现无核化,人类可以从整天头顶上悬着核弹的恐怖中摆脱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这个理念,有也比没有好,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这个事情当然是值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追求和努力的目标,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也是中国的一贯立场。

李彬:的确,中国是第一个提出完全消灭核武器的国家,也是很长时间里唯一认为核武器应该完全销毁的国家。然而,现在很多人都忘记了中国一直以来的立场和表态,使话语主导权转移到美国手上。近一年来,美国变调,英国跟进,表明现在还有些人真的在考虑走向无核世界,总的来说还是一个好事。

杨承军:虽然近一年来,“零核世界”在国际社会炒得很热,但每一个国家对此都应有清醒的认识。这里面牵扯到许多国家的利益,核裁军动机是善良的,但是说服所有国家走这条路并不简单。即使美国政府积极倡导并推进“零核世界”运动,对其具体做法和效果还需拭目以待。从美俄这么多年达成的多项核裁军协议的落实情况看,核武器并没有销毁,只是转换了状态,变成了待发、整装、散装或贮存状态。一旦需要,这些核材料在很短的时间内仍能实现武器化。对这个事实,我在当面质问美国军方官员和学者时,他们都无言以对。美国是拥有核武器最多的国家,加上俄罗斯,两国共拥有全球核武器的95%左右。中国的核武器数量与之相比,那是天壤之别。我国当前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虽然不容乐观,但我们始终没有准备使用核武器解决矛盾和争端。建立“零核世界”的关键,就在于美国,即使它削减50%,也依然占据着核能力上的绝对优势。对美国的姿态,我们当然欢迎,因为我们的目标也是要最终彻底销毁核武器,但我们更期待美国做出实质行动。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能研究下一步彻底销毁核武器的问题,化剑为犁,把现有核材料转化为民用或进行彻底销毁。

顾国良:我认为,现在需要我们关注的不仅是奥巴马提出的理念,还要看美国五角大楼对核战略的认识和具体部署是怎样的。很快,美国的相关核态势评估报告即将出台,核武器的发展将会被放在什么样的地位,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布什政府当年的核态势报告就把俄罗斯等国作为核打击目标。如果美国国防部的政策还是把使用核武器放在重要的位置,所谓的“零核世界”等理念将成为笑谈。

刘华秋:我认为,走向“零核世界”的突破口是有核国家签订《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条约》,都不首先使用,就等于核武器无用,这样才可能大幅度核裁军,从而进一步达成《禁止核武器条约》。我国1994年向美、俄、英、法提出过《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条约》的草案,遗憾的是被上述四国所拒绝。因此,我建议再次提出该条约草案,它是真假走向“零核世界”的试金石。

顾国良:美国现在拥有庞大的核武库,和其他国家相比,其军事上的优势也比较明显。如果能最终实现无核世界,对美国的约束将大大超越其他国家。对美国来说,为实现“零核世界”,它需要同俄罗斯一起率先大幅度地削减核武器,这将给中国提供一个良好的国际氛围。

杨承军:中国一直在呼吁有核国家都应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以避免世界爆发核战争。相比而言,“零核世界”带有很大的欺骗性,毕竟美国并没有销毁核武器,只是进行核武器状态的转化。因此,在积极支持、参与、促进奥巴马主张的“零核世界”的同时,我们还是要听其言,观其行。

李彬:的确,鉴于美国还没有做出彻底销毁核武器等跟“零核世界”有关的实质动作,我们只能把“零核世界”看成口号,仅仅是口号,只能说有一些积极作用,会让无核国家感觉舒服点。就核问题而言,我们需要讨论的是要做哪些具体的工作促进世界和平,而不是无核世界对世界和平好还是不好,毕竟现在离无核世界还很遥远。明年将召开一个核不扩散方面的国际峰会,我们期待这届峰会会在核裁军方面有一定的突破。 ▲

猜你喜欢

核裁军理想主义核武器
网络黑客比核武器更可怕
浅析公海核试验合法性争论的产生
严爵 以最理想主义的态度做一张“现代艺术”
瑞典智库:全球现有1.63万件核武器
美俄要在丹麦签核裁军协议
理想主义的感召
校徽消失说明了什么(讨论)/自信不能带有理想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