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发展中资金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2009-09-25芮明亮
芮明亮
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煤炭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并针对煤炭企业如何加强资金管理、防范财务风险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煤炭企业 资金管理 财务风险
一、目前煤炭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财务风险
(一)煤炭企业资0
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煤炭企业资金管理在不断加强,但由于煤炭企业经济活动日趋复杂,不仅形成了多渠道筹资和多样化的资金运作趋势,而且市场因素的渗透程度也在不断扩大。长期以来,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倾向于只重生产不重管理,只重产量不重效益,而在对企业考核方面,只注重账面利润完成情况而很少关注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在这种考核体系及管理理念的支配下,企业形成一种怪现象:企业账面反映实现了利润,而企业的现金流量却出现枯竭现象,连简单再生产都无法维持,企业濒临破产的边缘。究其原因,一些煤炭企业受行业生产特点影响,长期实行粗放型管理。因此,有必要从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入手,规范资金运作,提高资金运管效率,有效盘活资金,合理负债,从而缓解企业资金困难,保证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目前煤炭企业资金管理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资金管理方式及手段落后。近年来,一些煤炭企业随着业务量的加大,现金周转量随之增加,财务管理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资金管理存在不少漏洞。企业内部财会管理方式、核算原则、货币资金筹资和管理方面没有严格规范。煤炭企业普遍缺乏严格的程序和约束机制,从而造成应收、应付款项等沉淀资金膨胀问题,财务预算管理薄弱。
二是信息失真直接影响煤炭企业的科学决策。在实践中,煤炭企业管理者主要通过及时掌握真实准确的信息来控制公司的资金流动。由于煤炭企业各部门之间出于各自的局部利益,不愿及时提供准确的相关信息,阻滞信息流动,造成信息严重不对称和不集中,或者由于煤炭企业管理技术和手段落后,信息传递速度缓慢,导致企业的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取及时、准确、完整的财务信息。
三是市场经济知识匮乏,缺少风险意识。个别煤炭企业经营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既不注意考察和研究合作方的资信程度、经营业绩及经营行为,也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把本企业的经营风险化解到最低程度,导致资金的损失。有些煤炭企业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需要,盲目投资,热衷于铺新摊子,投资方向难以把握,投资能力较弱,且缺乏科学性,导致投资失误多、损失严重,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资金状况雪上加霜。
四是“三角债”问题严重,企业有债无权。煤炭企业受铁路运力和流向制约,特别是铁路实行分局承包后,造成煤炭企业大量商品煤积压,无法及时转换成资金,而有些煤炭企业存在亏欠其他煤炭企业、铁路系统及电力系统资金的情况,使得生产下游环节不畅,进一步造成了商品煤的堆积。
五是法律意识淡薄。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个别煤炭企业经营管理者法律意识淡薄,在对外经营活动中,不注意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本企业合法经济利益。随意签订合作经营担保合同,造成资金流失。
(二)当前煤炭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一是应收账款风险。随着近几年煤炭供求矛盾的加大,煤炭企业的销量急剧上升,部分企业在注重销量的同时未注重货款回收,造成大量坏账损失的发生。
二是对外投资风险。目前煤炭企业的对外投资风险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投资收益率低;二是管理部门不明确,存在职责不清、权限不清、工作程序不清、信息渠道不通畅;三是投资监管不到位,资本投出后,无人或基本无人考虑收益。
三是项目融资风险。一是金融机构为适应股份制改造的需要而采取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内控从严、规范运作、贷款审批权限上收等措施,都加大了项目融资难度;二是短贷长用,既加大了违约风险,同时也加大了融资工作量。
四是预算控制风险。一是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等监管力度的加大,煤炭企业大多存在维简投资超预算的现象;二是项目投资预算不全面,缺少项目资金的年度及分月实施计划;三是内部资金调控力度不够,自有资金集中度小,缺少适应矿井客观需要的发展型、平稳型和退出型等不同类别的资金分配办法。
五是资产损失风险。部分企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名牌产品和畅销产品,库存积压过多,占用了流动资金,导致资金大量沉淀,企业增产不增收,不仅降低了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增加了资金成本,而且造成企业支付能力弱化,产生不良债务,加大了财务风险。
二、加强煤炭企业资金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以积极规避财务风险。资金集中统一管理是集团化集中管理中的最重要的一条主线。监控住了资金,也就控制住了企业的财务,也就控制住了企业的大局,也就基本防范了大的财务风险。
(二)完善结算中心制度,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建立结算中心制度,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保证资金管理的集中统一。企业通过建立财务结算中心,实现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结算中心一个口子对银行,下属单位统一在结算中心开设结算账户,充分发挥结算中心汇集内部资金的“蓄水池”作用,并使下属单位资金的出入处于集团的严密监管之下。
(三)加强现金流量分析预测,严格控制现金流出,保证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企业应树立“钱流到哪里,管理就紧跟到哪里”的观念,将现金流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高度重视企业的支付风险和资产的流动性风险。严把现金流量的出入关口,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严格管理。
(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事前、事中资金支出,保证资金的有序流动。预算范围由过去单一的经营资金计划扩大到生产经营、基建、投资等全面资金预算。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也为资金的全面预算和及时结算提供了可能,从而使资金的集中管理成为可行。预算编制采取逐级编报、逐级审批、滚动管理的办法,预算一经确定,即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的法定依据,不得随意更改。
(五)建立投资回报制度,变“要钱”机制为“挣钱”机制。为扭转企业向集团总部要钱、花钱,却不计回报的现象,集团总部要逐步建立投资回报机制,凡集团投入企业的资金,包括项目投资、技改投资、固定资产更新投入、科技投入、安全投入等,都要按规定计算投资回报,计入企业预算利润指标。要确立项目建设者就是投产后经营者的机制,着力解决目前项目投资普遍超概算,投产无效益或低效益的现象,彻底解决企业中花钱不承担责任这种“好事”,使集团各成员企业真正树立“投资要有回报”的观念,从财务运行机制上确保项目资金投入的回流,资金的有序循环。
(六)优化负债结构,降低企业资金营运风险。目前,煤炭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资金基本不存在压力,但企业的快速扩张和项目建设使部分企业资金较为紧张。在筹资方式上,应采取多种方式,对项目建设资金着重以获取长期借款和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方式为主,对延长产业链的资金需求,着重以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和自主经营、自主筹资为主,对集团规模扩张的资金需求应以发行企业长期债券、上市融资、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方式为主。这样,在各个层面增加长期融资方式,增加低成本融资方式,以达到优化企业负债结构、降低财务支付风险的目的。
三、防范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一)牢固树立风险管理意识。首先,要认识到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有市场竞争就有风险;其次,想成先思败,想要获得成功,在做决策之前,先要考虑如何防止失败,要考虑如何防范阻止成功的潜在危险;第三,认识和防范财务风险是单位领导人重要的责任,也是各单位财务人员的重要职责。
(二)健全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一要建立企业财务风险指标体系,选定风险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包括资本充足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担保率等。二要建立风险信息收集和报送系统,企业所属的部门和子公司应根据要求,及时报送有关数据和风险指标。三要制定科学的风险评价方法,建立风险评价体系,对有关数据和风险指标进行测算评估。四要根据测算评估结果,提出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三)积极化解财务风险。一是要勇于自我揭短、找出风险、找准风险,选出放矢之的;二是要抓住重点,在找出风险的基础上,要分析出哪些是主要风险,并把其作为主要矛盾予以确定;三是要先控制再消除,找出主要财务风险后,首先要控制风险的扩大,遏制损失的增加,然后再研究化解和消除风险的措施。
(四)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建设。企业要“从管理挖潜力、向管理要效益”,改变粗放经营的局面,建立和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特别是投资管理、担保管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制度,堵塞管理漏洞,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和不良资产比率,降低资金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五)畅通信息渠道。首先,要经常检查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认识和防范财务风险;其次,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机构的审计监督作用,对审计揭露出的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最后,发现或发生财务风险要及时向上一级报告。
(六)加大企业内部责任追究力度。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应加大责任追究的惩治力度,杀一儆百,惩前毖后。同时,加大责任追究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七)从源头上规范经济秩序。首先,要完善经济法律法规,企业在组织专门人员加大贷款清收力度的同时,要善于用法律手段清收欠款;其次,要严格结算纪律,对开具空头支票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必须严格依法处理,监督、约束企业认真履行经济合同,减少拖欠货款的行为和经济纠纷。
综上所述,在目前煤炭企业集团纷纷重新定位发展战略和战略目标、重新梳理构建新的管理机制的新形势下,资金管理工作也必须要随之变革,创新资金管理的理念、方式、方法,实现优化企业资金结构,拓宽筹资渠道,盘活沉淀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使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